第873章 陛下回來了?

朱媺听了郝光明的話臉色微變,道︰「如果可以選擇,我希望待在姐夫那邊,而不是大明,最好是像姐姐一樣,不再受五丈之距的限制。」

郝光明思考了下,道︰「你可以試試看,黑光環的消失速度是否會因為你攜帶東西重量不同而變化。

如果你能夠把握其中的規律,興許可以將最後一次穿越控制為‘從大明穿越到我們這邊’。

這樣,也許你就能向媺娖一樣,不再受五丈之距限制的留在我們這里了。」

雖然知道郝光明這話帶了點安慰性質,但朱媺听後仍覺心里好受不少。

最重要的是,郝光明所提,確實值得一試。

她手掌的黑光環是消耗一點少一點,所以她並沒有立即嘗試,而是準備在以後需要帶貨時再嘗試。

朱媺娖這時也道︰「媺,如今我們穿越兩界都需要依賴黑光環,還是得謹慎著使用,避免消耗太快。」

「我知道。」朱媺點頭。

朱媺娖又對著手機道︰「相公,我恐怕得在這邊待幾日,老三得由你照顧一段時間了。」

郝光明點頭,「放心,老三我會照顧好的。」

「那我們就先視頻到這兒吧,有什麼事,就跟媺聯系。」

「嗯。」

‧‧‧

朱媺娖在竹林老宅這邊生孩子的事,沒有給大明帝國造成任何影響。

因為之前朱媺娖在懷郝禧瑛、朱和塵時,就曾讓朱媺監國一段時間。

如今大明帝國從中樞到地方各部門制度更加完善,上下皆一片勃勃生機,更加成熟的朱媺二次監國,自然比第一次做的更好。

甚至,在朱媺監國的這段時間,明軍將整個中美洲都從西方殖民者手中奪了過來。

同時西洋水師也將其威懾力擴大到了非洲東海岸,以及整個印度次大陸的沿海地區,真正稱霸印度洋。

在東北,沙俄勢力則完全被驅逐,外喀爾喀三部也正式歸順大明,因北海在其內,故被設為「北海省」。

至此,從外興安嶺、北海(貝加爾湖)至北冰洋的廣袤土地,名義上過成了大明帝國的領土‧‧‧

當然,在朱媺監國近一年後,朝野確實有些人犯起了嘀咕。

畢竟上次朱媺只見過三四個月,這次如此之長,會不會是昭武皇帝出了什麼事?

只不過如今大明中樞權威極重,各方面制度、條例也相當完備,即便有極少數人生出什麼異心,一時也不敢有所動作。

所有的猜疑,最多只是成為私下里的嘀咕而已。

朝中的忠正之臣同樣為朱媺娖擔心。

這日上早朝前,李岩便跟紅娘子談論起此事——

他微皺著眉頭道︰「陛下去‘仙界’十一個月了,朝野之中雖然沒因此出什麼大事,但人心已然有了浮動之相。

若是陛下再不露面,恐怕朝局便不會如之前那般穩健,再難上下一心啊。」

紅娘子親手為李岩穿著朝服,聞言笑道︰「陛下是去那邊生孩子的,之前皇三子在那邊順利出生的事公主殿下也告訴你我了。

如今陛下只是需要一兩個月修養而已,你瞎擔心什麼?至于那些魑魅魍魎,等陛下歸朝,自然會消散于無形。」

已經四十多歲的李岩點頭,「但願陛下盡快歸來吧。」

上午八點半,也即是早朝前半小時,閣臣們便相繼來到了午門樓的內閣辦公室。

朱媺娖早就取消了常朝制度,所謂的早朝,其實就是軍務大臣、閣臣听傳一起到武英殿議事而已。

呂大器進來後,蹲著玻璃茶杯走向他的辦公室,不過在進門前,他卻看著首輔馬士英的辦公室露出了一絲莫名的微笑。

去年,原首輔袁繼咸因病請辭致仕,考慮到袁繼咸的病確實需要修養,朱媺(朱媺娖)便允許了。

之後馬士英、呂大器、堵胤錫、劉鱗長、朱之瑜由內閣擴大會議(包括各部左右侍郎的會議)廷推出來。

這五人中,在文成體系中呼聲最高的是呂大器和朱之瑜。

但最終,朱媺娖還是授意朱媺選了已經70歲的馬士英為首輔,呂大器則被選為次輔。

呂大器原本在弘光時期就跟馬士英不對付,甚至被馬士英逼得離開南京。如今眼見就要一步登上文臣之頂,成為內閣首輔,卻被馬士英擋住,自然心中不舒服。

不過在一片向公的朝局氛圍下,他也沒準備做什麼,只是將馬士英盯得更緊了——一旦馬士英犯錯,他絕對會毫不猶豫地讓人彈劾。

昨夜他得到消息,數日前馬士英的一個佷孫在貴陽城醉酒後飆車,不僅撞上了好幾個路人,被當地巡警攔截下來後,竟然還拿出馬士英的身份威脅巡警。

今日這件事就會見報。

再加上都察院那邊的彈劾,他就不信馬士英還能在首輔的位置上呆下去。

很快,時間來到八點四十五分,閣臣們相繼走出各自辦公室,前往武英殿。

身為首輔,轉任吏部尚書的馬士英走在最前面。他雖然已經七十歲,但仍舊臉色紅潤,身體健朗,精神那是相當的不錯,不像袁繼咸,六十多便疾病纏身不得不致仕修養。

作為次輔的呂大器接任的是戶部尚書之位。

然後便是禮部尚書朱之瑜(字舜水)——這位由提學司干起,如今掌握著大明帝國的禮儀之事及教育之事,且是近十年儒門推出來用于對抗自然科學的大儒。

不過,朱舜水這位新晉儒學宗師對推廣自然科學倒是不遺余力,同時致力于革除儒學弊端。

他將儒學定位為修身養性、培養忠君愛國之心的哲學,用于政治教育及在海外傳播神州文化方面,倒也算是為儒學找到了一條出路。

所以,朱之瑜如今在內閣中威望也頗高。

朱之瑜後,便是財務部尚書何騰蛟、巡警部尚書堵胤錫、工部尚書劉鱗長、交通部尚書萬元吉,以及商務部尚書沈廷揚、宣傳部侍郎黃淳耀。

其中,商務部在昭武十年便升了半格,地位與原六部齊平,故執掌商務部的沈廷揚也升官為尚書。

倒是宣傳部,執掌之人依舊為侍郎,還沒有升格。

除了各部一把手外,各部侍郎同樣得到了傳召。

如︰吏部侍郎陳子龍、申紹芳,工部侍郎宋應星、陳于階,戶部侍郎熊汝琳,巡警部侍郎錢肅樂,財務部侍郎蘇觀生,等等。

至于解學龍、路振飛、黃道周、沈猶龍等一批老臣,都在昭武十年後因年齡太大陸續致仕,其中甚至有人回鄉不久就去世了。

來到武英殿州,眾臣走到各自座位前,卻並沒有坐下,準備等監國公主過來,行過禮後,再入坐。

沒等多大會兒,便听司禮太監高聲喊道︰「陛下駕到!」

陛下回來了?

眾臣听得皆是微愣。

隨即齊齊看向武英殿丹陛處。

(本章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