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二章 態勢的變化

作者︰半章水墨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塔山距離寧遠城,真的不遠,數十里距離,甚至立在寧遠城頭,都能將如今塔山的戰事看個大概。

此戰,注定將在青史之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遼鎮總兵力近十萬將士,近在咫尺之遙,卻坐視友軍被圍,卻無絲毫動作。

如此,莫說天下輿論沸騰,縱使是遼鎮內部,亦是有不小的疑惑,乃至于反對聲。

這些反對聲,若是在以前,還能起到一些作用,可,在現如今遼人守遼土的戰略貫徹已久,曾經在遼東頗具影響力的滿桂,趙率教,皆是被調離遼鎮。

隨後在那京城勤王之戰中,死的死,落寞的落寞,如今,這些反對的聲音,在遼人大權皆掌的局勢下,根本鬧不出什麼風浪,便消失得一干二淨。

至于最底層的將士……

那從古至今,都只有听命的份,縱使有不解,有疑惑,也只敢憋在心里,更何況,任何一個時代的軍事團體,對底層將士而言,消息渠道皆是閉塞的,見識,亦是短淺的,看得明白的,終究只是極少數,影響不了大局所在。

塔山腥風血雨,寧遠,錦州,乃至整個遼鎮其余鎮堡,皆是一片安寧,似這場戰爭,根本不存在于遼東一般。

當然,放眼整個遼鎮,除了塔山,還有一處地方,同樣也不平靜。

那就是山海關!

忠義伯趙武,本是坐鎮京營,領京營剩余大軍,當與皇城禁軍互為犄角,穩固京城。

如今,他自然是在天子的命令下,統領著剩余幾萬大軍,開赴了山海關。

這無疑算不上一個好差事,遼鎮雖敞開山海關,願讓京營大軍入駐,但塔山之戰正打白熱化,他,是支援還是不支援?

不支援,對不起袍澤,對不起心中道義,以後恐怕也無顏在這京軍之中立足了!

可若是支援……塔山為何會被包圍?遼鎮,是繞不開的問題。

可慶幸的是,大軍剛抵達山海關,源自漠南草原的軍令,便已抵達。

掌控山海關,無需支援塔山!

有了這道軍令,趙武才總算是松了一口氣,大軍進駐山海關,與遼鎮一起,駐守于這天下第一雄關之中,皆為大明兵將,卻是勢同水火。

當然,這一切,還只是開始,軍令如山,掌控二字,已是清楚說明了李修的心思,趙武自然明白,雖說如何把握其中平衡也是不容易,但總比出山海關,面對四面八方的陰謀算計,稍有不慎,便會全軍覆沒要容易得多。

而事實上,自京營大軍入駐山海關之後,京軍與遼鎮邊軍的沖突,就從未停止過。

雖說雙方的領軍主將皆是笑臉相對,保持著最後的一份臉面,但中下層的將士可不同,尤其是京營將士!

同為京營袍澤,如今被後金徹底包圍,陷入苦戰,是因為什麼,這已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上層的將領要顧及影響,在局勢未曾明朗之前,要維持最後的體面,但中下層將士可不會這樣想,若非趙武極力壓制著,在京軍進駐山海關之後,京營的兵鋒,恐怕就對準了這山海關的遼鎮邊軍。

饒是如此,雙方將士,每天的沖突亦是不斷,對遼鎮邊軍,京營將士儼然已經沒有將其視為友軍……

山海關每一處,存在遼鎮邊軍之地,便存在于京軍將士,如防賊一般,整個山海關,在這勢同水火的局勢下,亦是一片烏煙瘴氣。

在這般局勢之下,這場戰爭的局勢,亦是再次趨于明朗。

原本為朝野上下所期待的滅國之戰,已是妄想。

如今,對大明而言,要做的,那自然是如何保住現如今的戰果,甚至如何不丟失目前所取得的戰略優勢。

如此之下,戰爭的態勢,亦很是顯然,

重心有二,漠南與塔山!

亦或者說,現如今,就看是鎮北侯先解決漠南的後金蒙古聯軍,還是後金先解決塔山的京營大軍了。

其他因素,在遼鎮的影響下,已經難以影響到戰局的變化。

戰爭的局勢,再一次天下矚目,當然,在這矚目之際,對遼鎮的輿論討伐,自然依舊是沸沸揚揚。

只不過,相比較民間的輿論風波,朝堂之上,再經歷了最初的洶涌後,亦是逐漸變得平靜起來。

朝臣們自然看得出,現如今這局勢,嘴炮沒有任何意義,若是此戰鎮北侯贏了,是必然會對遼鎮秋後算賬的,到時候,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就行。

若是輸了……

遼鎮,依舊是遼鎮,嘴炮再多,也傷不了遼鎮絲毫。

相比較朝臣們的不確定,忐忑不安,只能坐實局勢發展,對李修這個此戰的策劃實施者而言,這一切,雖有超出預料的意外,但總體而言,還在掌控之下,倒也無需太過憂慮。

塔山能不能守住,他並不確定。

但,撐到他解決漠南的這蒙古後金聯軍,在李修看來,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

畢竟,有一點,是後金與遼東那些賊子絕對沒有想到的。

那就是,在戰爭一開始,李修就對遼鎮保持著警惕,嚴順一部,從京城,到遼東,一路上磨磨蹭蹭,行軍速度極慢,如此情況之下,大批的軍械糧草,皆是隨軍而行。

如此情況下,現如今雖被圍困,但僅僅是隨軍攜帶的糧草,供應京營大軍一兩個月,還是沒有問題的。

一兩個時間,已經足夠他解決漠南這支後金蒙古聯軍了。

一旦他掃平漠南,只要遼鎮不撕破這最後的臉面,舉鎮叛變,那大明對後金的戰略優勢,將注定是必然。

後金對塔山的圍困,也注定將會無疾而終。

不過,有了遼鎮這一次膽大包天的行為,對遼鎮的節操,李修實在不敢再抱絲毫希望,這也是為何他下令趙武,命其掌握住山海關的最重要原因。

只要山海關握在手中,待他這邊將漠南平定,遼東這邊,是遼鎮舉鎮叛變,還是塔山大軍全軍覆沒!

不管亂成什麼樣,也能將影響鎖死在遼東這塊地方,不至于糜爛天下。

當然,若局勢最後真的演變到了那個地步,這場戰爭的戰略目的,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已經可以算得上失敗了,甚至,就整體戰略局勢而言,是惡化了!

帥帳之中,凝視著眼前懸掛的大明乾坤圖,李修眉宇之間,亦是難掩憂慮之意。

若真演變到了那個地步,遼東走廊,這條對後金來說,可以稱得上不可逾越的天險,將成為坦途。

如此之下,後金又豈會費勁心機還去繞道蒙古,那定會是死磕山海關,畢竟,山海關之後,就是一片坦途,距離京城,也不過數百里,且,無險可守!

對後金鐵騎而言,那可比繞道蒙古,跨越秋千里,面對無數艱難險阻,要劃算不知道多少!

而且,山海關,現在還不是完全被他所掌控,遼鎮,在山海關,亦是囤積了重兵!

「山海關,必須要掌握住……」

喃喃自語一句,李修往椅背一靠,全身癱倒,揉了揉額頭,疲憊之色,亦是難以抑制,他所要面對的,可遠不止這些。

縱使山海關握在手中,但原本無需他理會,任由遼鎮扛著的後金兵鋒,將全部需要他扛著。

驅虎吞狼之策,將于親自下場並行,這無疑,又是超出了他的謀劃。

畢竟,他掀起此戰的最終原因,就是為了天子駕崩後,能夠有一個良好的外部戰略環境,能夠讓他安心整頓大明內部,穩固局勢。

而現如今,這般變化之下,無疑是內憂外患,盡皆俱在,天子若無恙,有天子坐鎮中樞,穩定局勢,他統軍平定四方,這些憂患,再洶涌,也吃遲早能一個一個的解決。

可,天子又還能撐多久?

若天子駕崩,幼主即位。

那才是真正的沸騰之時!

歇息片刻,思緒收攏,李修強行將心中那濃濃的憂慮壓下,將注意,再次匯聚在眼前的漠南戰局之上。

路,他已經選擇了。

再艱難,也只能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人活一世,無愧于心,便足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