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都城,洛陽。
一輛馬車駛過繁華的街道。
馬車內鐘會臉色越來越陰沉。
衛瓘似笑非笑的勸慰道︰「嵇叔夜一向蔑視官宦權貴,見不到他也在情理之中。」
事實上,鐘會懷揣四本論,想見嵇康,又怕嵇康拒而不見,便把四本論從院外拋入,掉頭就走。
鐘會一臉郁悶,「去尋司馬子元。」
衛瓘的眼神不由得生出幾分怪異。
夏侯玄、嵇康、司馬師都是美姿儀的名士。
司馬師少流美譽、雅有風采,與夏侯玄、何晏並稱于世。
諸多名士中,也只有司馬師賞識鐘會。
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
鐘會自然對司馬師親近。
「目今大將軍與太傅不睦,我等現在去見司馬子元,是否有失思量?」衛瓘眼神中閃爍著一道精光。
在此刻,衛瓘還是把鐘會當成知己的。
一旦涉及正事,鐘會瞬間就變得清明,低聲道︰「難道伯玉以為大將軍能斗得過太傅?莫說是太傅,就連司馬子元,大將軍也不是對手!」
衛瓘耳邊仿佛電閃雷鳴一般。
自司馬師任中護軍以來,定選才之法,舉不越功,吏無徇私,軍治為之一清,為時人稱頌。
就連司馬昭當年也是跟隨司馬懿南征北戰,亦非泛泛之輩。
二人都是人中龍鳳。
「朝中大事,不是我等能私下議論,多日勞頓,身有不適,瓘先告退。」衛瓘拱拱手。
鐘會也不勉強,「伯玉自便。」
馬車就在當街停下,衛瓘下車,鐘會直奔司馬府。
司馬師親自出門迎接,頗為熱切,「听聞士季四本論問世,未曾拜讀,甚為憾事。」
這一年,鐘會二十二。
這一年,司馬師三十有八。
一個青春正盛,一個儒雅風流,二人站在一起,宛若一雙璧玉……
兩人談論了一番玄學。
枹罕。
春耕臨近之前,楊崢與木匠、皮匠制作了四個橐龠,又把鐵匠連同其家人遷往積石堡。
有了風箱,還要有木炭。
所幸西北不缺木炭,枹罕城中就有人販賣。
楊崢挑上乘貨色買了兩車。
積石堡中熔爐、器具都是現成的。
楊崢先讓狄道城鐵匠煉一次。
四個鐵匠來自各地,多年隨軍,服從性極好。
楊崢承諾他們的待遇比狄道城高了三倍,又前所未有的尊重他們。
四人自然賣力。
不過效率實在低的驚人。
從上午巳時到傍晚酉時,整整四個時辰,八個小時多,才加工出一小方鐵錠。
生鐵大多灰色,這塊鐵卻是淡褐色。
比胡人鐵匠熔煉的強上不少,跟枹罕城的鐵礦也相差無幾。
采用木炭之後,鐵錠已經在向鋼轉變。
但楊崢不想止步于此。
軍隊的品質實則取決于鋼鐵的品質。
漢末至魏晉,戰火不斷,裝備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具裝騎兵、長槊、明光鎧、鈍器也逐漸在戰場上出現。
蜀國以一州之力北伐,壓制曹魏,諸葛武侯制造的各種先進武器佔了很大原因。
「純度還不夠,繼續。」楊崢仔細端詳著鐵錠的紋理。
雖然不知道怎麼鑄造,但一定的物理知識還是有的。
魏晉時代,盛行的百煉法,爐火中反復淬煉鍛打,錘去其中雜質。
不過這種方式只適合淬煉神兵利器。
所以三國時代名刀名劍層出不窮。
楊崢只知道一個道理,想要高品質的鋼鐵,必須提高煉爐的溫度以分離鐵和渣,讓碳快速滲入。
忙了一整晚,楊崢一步步的來,先將煉爐改造,又增加了兩架橐龠,然後檢查木炭。
眾人齊心協力,到凌晨雞鳴的時候,終于又得到一塊青黑色的鐵錠。
硬度和韌性都得到了極高的提升,品相不錯,勉強夠用。
以目前的條件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
「樊鐵夫、許異、張孟兆、薛元祖,你們四人現在是鐵坊主事,胡人鐵匠和礦山都歸你們管,在這塊鐵的基礎上,每提升一次,或者產量增加,我賞你們百斛糧食!」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有了激勵就有了動力。
四個鐵匠大喜。
漢五銖錢本來是一個成熟的金融體系,信用又高。
但董卓把持朝政之後,為了掠奪民間財富,收取五銖錢重新鑄造小錢,能怎麼偷工減料就怎麼來,既不鑄字,也無輪廓。
兩漢盛行了三百多年的金融體系瞬間崩塌。
吳蜀都鑄造大錢掠奪民間財富。
反倒是曹魏死守「五銖錢」,但民間五銖錢不多,金銀帛糧食成了貨幣。
楊崢手上能拿出來的也只有糧食。
不過要達到量產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之後幾天,楊崢一直呆在鐵坊,將人手分為燒爐、鍛打、淬火、雜物四組。
胡人鐵匠中不乏能手。
只不過一直沒入門,有了風箱和木炭,一些人就開了竅。
鐵坊中熱火朝天。
楊崢為他們提供食物,肉湯,在生活上盡量滿足他們。
半個月過去,二十把量產的環首刀出爐。
刀身青黑,品相不錯,比軍中制式環首刀強上不少。
產量實在有些低。
想滿足軍中用度大大不夠。
不過矛鋒有三百多把,讓楊崢略感安慰。
甲冑只能慢慢來了。
幸虧俄何燒戈的運輸隊長干的不錯,明月峽一戰,收繳了一千多付蜀甲和各種軍械。
鐵坊的事告一段落,楊崢回到枹罕,已經進入三月下旬。
忙碌起來,不知道日月飛轉。
西北的冰雪已經消融,春耕即將開始。
如今枹罕不缺人,也不缺地,糧食在這時代就是生命線。
有了糧食就能招撫更多的羌人。
楊崢自然不敢輕忽。
黃河之南,灕水兩側,民營全部上陣。
無論羌漢賨氐,全都投入土地之上,頗為融洽。
共同勞動自然能培養出感情。
周煜這個民營統制當的不錯,在楊崢出征明月峽、積石山時,把枹罕城打理的井井有條。
比起沖鋒陷陣,也可能他的長處更多的在管理之上。
西河大營有張特,積石山有姜伐野,枹罕有周煜。
三地在西北構成一個鐵三角。
楊崢的基本盤算是搭建完成了。
即便日後曹魏劇變,楊崢也能從容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