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成都發生的事,全都事無巨細的出現在姜維案牘之上。
在密信到來之前,姜維已經與眾將商議完畢。
再等十余日,鐘會糧盡之後,先吞並鐘會,然後擁魏軍俘虜南下,集合永安、南中諸軍,圍剿杜預。
杜預輕兵遠來孤軍深入,連破涪城、綿竹,士卒必然疲憊,沒有攻城器械,而成都又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堅城。
不求支撐一年半載,只需十余日即可。
但這份密信,打斷了所有人的幻想。
蜀主有投降之意!
眾人又是憤怒,又是屈辱。
姜維神色陰晴變幻。
諸葛瞻父子兵敗身死,涼軍直抵成都城下。
蜀主劉禪與譙周、夏侯霸密謀投降……
各種消息仿佛驚雷一般在姜維腦中轟鳴。
綿竹關怎麼就失守了?
即便失守,成都尚有十幾萬百姓,數千禁衛,為何要投降?
只要再稍待十幾日,鐘會糧盡,漢中危局迎刃而解。
至于楊崢,姜維承認在一馬平川的關中大地上,沒有與他一爭高下的實力,但在漢中,絕對是蜀軍佔據優勢。
涼軍必然疲憊。
漢、樂二城屹立不倒。
局面已經隱隱倒向蜀國,只要再堅持十幾日,鐘會乏糧,十余萬魏軍就全部成為蜀國的精壯!
某種程度上,姜維斂兵聚谷誘敵深入的戰略已經快實現了……
然而,後方再一次出現重大問題。
「呵……」
姜維胸中意氣難平,長長吐出一口濁氣。
他太了解他的皇帝陛下了,武侯逝世之後,他便縱情玩樂,不過當年是一邊玩一邊處理國事,自從段谷大敗後,劉禪便心氣全無,只求苟安。
他幾乎能確定,劉禪一定會投降。
現在擺在他面前的難題,繼續鏖戰鐘會,還是南下救援成都?
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杜預之兵略,姜維向有耳聞,非易與之輩,若要救援成都,則必盡全力。
很顯然,天下格局就在他一念之間。
諸將看了成都傳來的消息之後,也是群情激奮。
「我等尚在苦戰,何必投降?」
「杜預只有三萬人馬,孤軍深入,南中、永安皆有援軍,成都亦有一戰之力!」
「定是黃皓、譙周等佞人蠱惑陛下!」
……
不止是姜維不願降,廖化、張翼等將也不願蜀國就這麼滅亡了。
「既然如此,諸公听吾一言,暫與鐘會結盟,使其北拒楊崢,我等南下馳援成都!」姜維眨眼之間便有了策略。
形勢很明顯,若再跟鐘會耗下去,必定兩敗俱亡。
先擊敗杜預,然後再回頭解決漢中殘敵不難。
楊崢已經自駱谷南下,鐘會月復背受敵,所以暫時結盟是最好的選擇。
十二萬魏軍,怎麼也能跟楊崢斗上十幾日。
有這十幾日,姜維自信能與南中、永安聯軍解決杜預。
「願從大將軍之謀!」眾人拱手領命。
姜維立即手書一封,派使者送入劍山之下魏軍大營中。
鐘會看信後哈哈大笑,「蜀國果然撐不住了!姜伯約好算計,欲令我等與楊興雲爭殺,他解決杜預後,再來攻我。」
「姜維之言亦有可取之處,我十二萬大軍,楊崢五萬疲軍,或可一戰而敗之!」王濬道。
「既然如此,某給你兩萬人,你去抵擋楊興雲,不求得勝,只求擋住涼軍,如何?」鐘會狹長的眸子瞥了他一眼。
王濬干笑兩聲,不敢再說話。
涼軍現在兵鋒正盛,自己這兩萬人馬上去,還不是送菜?
他甚至懷疑鐘會是在趁機排除異己。
別說兩萬人,就是五萬人,王渾也不覺得自己能擋住楊崢。
馮翊一戰,十六萬中軍,司馬昭親自領兵,還有陳泰、陳騫這等宿將。
王濬再怎麼自視甚高,也沒覺得自己比他們還強。
這一戰太震撼人心了。
鐘會白了他一眼,「傳令,大軍準備北上!」
「北上?莫非都督要與楊崢一戰?」王濬道。
「當然不是,我們堵在劍閣,姜維豈會放心南下?」鐘會陰險笑道。
王濬瞬間就明白他的意思,「都督高明!」
「姜維想讓我先與楊崢一戰,某也正想看看他是否是杜預之敵,蜀國大亂,我們正可攻破劍閣,入主蜀中。」鐘會大笑道。
「然而我軍糧草……」
上庸的糧草有時有,有時沒有。
即便送來,也不多。
王濬不敢把希望寄托在這上面。
「糧草麼,可以向姜維借一些,盟友有難,他豈能坐視不理?」鐘會揚了揚姜維的信。
劍閣大營。
姜維很快就收到鐘會的回信。
還是一如既往的表達仰慕之情,各種虎狼之詞讓姜維身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鐘會這廝有臉向我們要糧草?」董厥怒道。
廖化道︰「若我們不給,此人必然會拖住我們!」
張翼冷聲道︰「鐘會素來奸狡,我大軍南下,彼若是忽然來攻劍閣又當如何?」
司馬懿背信棄義,直接拉低了魏國的信用水平。
再說背刺盟友這種事,蜀國吃過大虧。
姜維踱了幾步,如果戰場決戰,鐘會絕非對手,但這種根據形勢轉變而施展計謀,卻正是鐘會所長。
眼下情形,鐘會唯一的生路就是入蜀,割據蜀中,然後堵住劍閣,在蜀國過起小日子。
柿子挑軟的捏,很不幸,蜀國現在成了棋盤上最軟的柿子。
鐘會就是在訛詐。
你不給,我不走,大家一起耗著。
十幾萬大軍,還有陽安關在手,至少這十幾天里,姜維肯定吃不下鐘會。
但十幾天後,成都如何,就不好說了。
明知道鐘會的圖謀,姜維還是要回軍成都,蜀國滅了,他們守著劍閣也沒什麼意義。
「給他六千石糧食!」姜維皺眉道。
六千石糧食,十二萬人吃不了幾天。
就算姜維想多給,蜀軍也拿不出來。
雙方拉拉扯扯,終于達成了一個脆弱的聯盟。
期間,鐘會一再要求與姜維劍山腳下會面,姜維哪有這個閑心?
寫了一封長信拍了鐘會馬屁之後,鐘會這才興高采烈的引兵北上,迎戰楊崢。
姜維留董厥五千人守劍閣,引三萬余大軍南下。
蜀國最後的命運即將展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