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使

作者︰蒼穹之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關中有魯芝、索靖主持大局,蜀中有杜預,南中有霍弋,河套有楊囂楊濟,需要楊崢操勞的政務並不多。

其他地方偶有差錯,鎮撫司和宣義司都能及時匯報。

治國其實就是用人和治吏。

人用對了,國勢自然蒸蒸日上。

到了甘露六年八月,關中大地上一片豐收景象。

有了糧食,人心也就定了。

關中人口攀上一個小高峰,達到兩百萬左右,這麼些人口對于廣袤的司隸來說仍是杯水車薪。

秦國的司隸包括隴山之西的天水郡,賀蘭山之東的北地郡,秦嶺之南的漢中,囊括關中所有土地肥沃的地區。

當然,蜀中、河西人口向關中遷徙是一個漫長過程。

楊崢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軍中,從各地府兵選拔出來的精銳充入中軍。

十萬中軍,很快就滿編。

這麼多年,老卒們有土地,有勛位,有賞賜,手上充裕起來,很多人自己打造武器盔甲。

尤以長槊冷鍛甲居多。

上馬為槊,下馬為槍,鋒銳無匹,往來沖殺,所向無前。

楊崢感覺這幾個月身體有些發虛,為了多活兩年,從秦王宮中搬出,在軍中建了行營。

看到一個個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漢子,全身黑色冷鍛甲,手持黑色長槊,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古代招募士卒喜歡良家子富家郎,一方面這些人是王朝的堅定擁護者,作戰勇 ,另一方面,有一定的軍事能力和文化基礎,家境好,不愁吃穿,能把心思用在征戰上。

楊崢正沉思的時候,周圍傳來歡呼聲。

一名冷鍛甲長槊騎兵在沙場一槊挑起五六十斤重的木樁,借著馬力扔向半空。

另外兩名長槊騎兵一左一右同時刺出,木樁四分五裂。

長槊 、蓋、截、攔、撩、沖、帶、挑,凶 異常。

魏晉南北朝由于雙馬蹬的出現,騎兵迎來大發展的時期,各種鐵騎重騎層出不窮。

楊崢心中一動,干脆又組建一支龍驤軍,選軍中良家子富家郎,以及羌胡忠勇功勛之士,再得精銳五千,人人配以制式冷鍛甲,黑色長槊。

有條件的就在槊桿上做文章,用柘木浸泡油晾干後,以魚泡膠黏合,纏繞麻繩,再涂生漆,裹以葛布。

沒條件的就用軍中制式棗木、鐵木。

十幾天功夫,一支五千人龍驤軍編成。

人人虎背熊腰,目光銳利,騎在馬上,宛如鐵塔。

這些人差不多就是秦國的精華,多是河西、隴右的良家子,漢家兒郎居多,剩下都是羌、氐、賨中對楊崢死忠之人。

宣義司和鎮撫司連他們的祖宗三代都篩查了一遍。

秦國中軍也由此擴展為七軍。

龍驤、虎賁、鷹揚、武衛、中壘、中堅、驍騎。

其他六軍是從府兵中挑選出來的,而龍驤軍是從六軍中挑選,其戰力可想而知。

楊崢一時興起,會在親衛的陪同下,率領他們馳騁在關中大地上。

「大王,東吳密報,虞氾為監軍,薛珝為威南將軍大都督,興兵十萬,由建業發兵,趕赴嶺南,匯合蒼梧太守陶璜,有伐交州之意!」趙阿七策馬從長安而來。

雖然料到東吳會反撲,但沒想到這麼快,這麼多。

十萬建業大軍,加上嶺南的吳軍,東吳兵力至少十三萬。

而交阯、郁林、日南、九真加上半個合浦,秦軍總共兩萬不到……

「回長安!」楊崢勒轉馬頭。

清閑的日子到頭了。

衛瓘、索靖、張輔、龐青等人早已等候多時。

「東吳難道不怕司馬氏趁虛攻打江東?」索靖先開口。

龐青道︰「吳晉結盟,鐘會在淮北,司馬昭無論如何也不會在此時興兵。」

情報記載東吳兵力二十五萬左右,但由于東吳特殊的兵制,沒人知道士族門閥隱藏了多少兵力。

虞氾、薛珝、陶璜,僅憑這三人的姓氏就知道他們的家族。

門閥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關起門剝、削國中百姓還是在行的。

不進取,必內卷。

為了守住利益,他們當然要玩命。

「吳軍有水軍之助,合浦、交阯、九真、日南守不住。」楊崢盯著沙盤,與吳國在交州傾盡國力大戰,顯然不明智,吳國也是看出了這一點,他們有內線優勢,兵力糧草可以走水路海路。

而蜀中剛剛平定一年,百姓又遷往關中漢中。

南中能守住就不錯了,就算支援,也分不出多少兵力。

當初霍弋也說過,兩三萬人馬,可以吞滅,四五萬,可以阻擋。

現在東吳一下弄出十幾萬大軍,霍弋也沒有辦法。

以少勝多是天時地利等等各種因素綜合。

現在天時地利都掌握在東吳手中,秦國鞭長莫及。

「屬下願出使吳國,游說江東,背晉向秦,共伐中原!」張輔拱手道。

使者來來往往在三國是常有之事。

楊崢略一思索,各種情報顯示,吳國其實十分混亂,張布、濮陽興這幫文官出身的權臣跟大秦過不去,而丁奉、陸抗、施績這些大將則有聯合秦國的傾向。

畢竟霍弋兩千人馬就擋住了盛憲、步協、陸抗等人數萬大軍的 攻,已經證明秦軍的戰力,東吳想在蜀中插一腳,已經不現實。

吳秦兩國沒有本質上的沖突,兩國接壤的地方也不多。

秦國的戰略核心肯定在北方。

反而現在司馬昭正在舌忝舐傷口,一旦恢復,打不打秦國在兩說。

毫無疑問,佔田制這劑藥,比均田制見效快,效果 烈。

豪強百姓都忙著對付田地,國力在短期內恢復的快。

而均田制,有強大阻力,如果不是楊崢鐵血手腕,殺人放火,換做其他人不一定能推行下去。

這也導致均田制要慢一些。

情報顯示,楊崢編戶齊民後,人口在五百萬左右,而司馬家下令佔田後,在籍的人口也在飆升,數據還在打探之中。

加上中原的底蘊,豪強士族的鼎力支持,國力依然為三國之翹楚。

也就是說,經歷馮颯大戰後,司馬昭不是變弱了,而是更強了!

這讓楊崢感覺無比荒謬。

吳國的有識之士大為憂慮。

楊崢點點頭,「若能結盟,大秦可以將日南、九真、合浦三郡還給東吳。」

這是底線,怎麼談,則根據具體形勢。

合浦只有半個,日南、九真太遙遠。

其實只要經營好交阯、郁林二郡,秦軍在軍事上仍可維持優勢。

交阯就是後世的紅河三角洲區域,後世某南國只靠這個區域的糧食,便養活了近億人口。

而郁林郡就是後世桂林、南寧等地,有優質兵源,對嶺南地區形成居高臨下之勢。

「臣定不辱使命!」張輔拱手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