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五章 楊家

作者︰蒼穹之魚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不出意外,高句麗派來使者向楊崢求饒了。

不僅高句麗派來的使者,三韓也紛紛派出使者。

馬隆攻打遼東,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就把鮮卑三部給平了。

慕容、宇文、段氏,全都成了秦軍的馬前卒,磨刀霍霍朝著高句麗。

其實在遼東,華夏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是高句麗,從他們立國開始,就一直在擴張,不斷挑釁漢朝,並向南面的三韓進軍。

國都從紇升骨城遷到更靠近遼東的丸都山城,歷史上又遷徙至平壤。

高句麗不同于鮮卑、烏桓等游牧民族,它也是一個農耕為主的文明,兼有漁獵,現在低頭,等它壯大,一定會攻佔遼東,一定會進軍中原。

一山不容二虎。

高句麗不僅侵略性強,韌性也非常強,潛力極大。

歷史上,先被毌丘儉滅國,後被慕容恪打趴下,卻依舊屹立在遼東大地上,擊敗了隋文帝,拖垮了隋煬帝,勉強抗住了李二大帝三次進攻,最後才倒在唐高宗的手上。

讓他們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高句麗又是稱臣,又是進貢,承諾為大秦的屬國等等。

楊崢全都拒絕了,不給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

「漢魏以來,寬仁為懷,我等一向崇慕中原,遣使進貢從無斷絕,陛下自恃武力強橫,窮兵黷武,一意孤行,甚失人望也。」辰韓使者拱手道。

毌丘儉滅高句麗,順手把辰韓也掃了一遍。

魏晉鼎替,大秦崛起,中原內戰,辰韓跟高句麗一樣復國了。

「你是在教訓朕?」楊崢有些納悶,他娘的自己打高句麗,關他們屁事?一個個前僕後繼的跑來當和事老。

賤不賤?

高句麗壯大,第一個要干的就是你們。

這跟後世棒國一直捧倭國臭腳一個道理,倭國崛起,肯定先干棒國……

再說他們有這麼大的面子嗎?

「不敢、不敢,陛下乃聖君降世,我國與中原一衣帶水源遠流長,願陛下息雷霆之怒,以和為貴……」

「一衣帶水源遠流長?」楊崢冷笑起來。

棒國人永遠都擺不正自己的位置,都怪東漢把他們慣壞了。

說實話,楊崢看不上他們那一塊破地方,山多田少,統治成本太大,但自己看不上,豪強們一定有興趣!

「大秦乃上國,你們也配跟大秦源遠流長?爾等听清楚,高句麗必滅!」楊崢沉聲道。

使者們目瞪口呆,沒想到中原皇帝會如此強勢,幾乎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至于三韓,膽敢收容高句麗一人者,朕必興兵討之,爾等好自為之!」原本的好心情,被這些人攪亂。

楊崢只信奉叢林法則。

你強大了,周圍遍地都是孫子,你虛弱了,周圍全是壞人。

強大的文明需要強大的武力守護、震懾!

不給它們點教訓,它們永遠不知道誰才是爹。

使者失魂落魄的退下。

衛瓘低聲道︰「莫非陛下真有攻略三韓之意?」

楊崢反問道︰「難道朕不可攻略三韓?」

「三韓土薄民稀,得不償失……陛下雄才偉略,非臣所能預料。」衛瓘委婉道。

楊崢令人抬來遼東的沙盤,「三韓這些年有統一之勢,未經大秦允許,立辰王為三韓共主,大秦滅高句麗後,必有大量北人南下,三韓實力必大增,伯玉以為他們窮困,實則不然,馬韓五十四城,辰韓、弁韓亦有十二城邦,有民十五萬戶,五十余萬口,比之高句麗猶有過之。」

高句麗被毌丘儉滅國,實力大不如前。

三韓要人有人,要城有城,比苦寒的高句麗強多了。

再說大秦想要發展遼東,就需要大量的奴隸付出心血,遼東的野人就那麼點,只能把主意打到三韓了。

這才是楊崢決定打三韓的主要原因。

有些事情,可以做,不能說。

「臣愚鈍。」衛瓘拱手。

「至于戰事,伯玉無需擔憂,最爾小國,萬余偏師加上豪強軍即可,不費中原糧食。」楊崢比任何人都在意內部的安穩。

在許昌呆了兩月,天氣已然溫暖起來。

楊崢率眾繼續東行,路過陽夏,停留數日,拜祭了老楊家的祖墳。

其實楊崢腦海里對家鄉沒有絲毫印象。

但出于政治需要,楊崢把自己裝扮成關東天子,入主關中,提高中原士民對大秦的認同和歸屬。

別的不說,陳郡百姓對楊崢的支持簡直空前絕後。

楊崢走到哪里,哪里便一片歡騰。

進貢之物堆積如山,有錢的富戶獻綾羅綢緞,尋常百姓殺雞宰羊……

盛情之下,隨行的官員怎麼勸都勸不住。

最終還是楊崢出面,才算制止了這股風氣。

老楊家的祖墳早就被修的氣勢恢宏,當地官吏還派了專人守護,伺候的無比周到,比皇帝本人還要上心……

也不知道他們對自家祖墳有沒有這麼上心。

楊崢掃掃墓,上上香,也算是對得起老楊家的祖宗們了。

「拜見陛下!」一眾楊家青年跪在御輦前。

「平身。」

「這些都是陛下本家子弟。」幾個耆老激動道。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

話說自己當年在涼州道山血海,也沒見一個本家來幫襯一二……

楊崢這麼多年經歷的事多,見過的人也多,一眼掃過,見到的只有紈褲子弟,一個個長的白白女敕女敕,眼神中傲氣十足。

真有本事,要麼從軍、要麼科舉,沒必要弄這麼一出。

大秦向上的通道暢通無阻。

無才無德,身居高位,不僅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哈哈,甚好,有賞,每人名刀一把,戰馬一匹,全部隨朕回京,入青營學本事!」楊崢也沒拒絕。

耆老卻目光一閃,「陛下,這些都是楊家的青年才俊,文武雙全。」

「文武雙全?朕的兒子都不敢如此托大,自幼入青營,看來他們比朕的兒子們強?」楊崢皮笑肉不笑道。

心中多少有些失落。

任何事沾上利益之後就變了味道。

其實不用想就知道,今日能站在自己面前的人,都在當地有一定勢力。

不是耆老的子弟,就是豪強大戶的人。

老楊家祖孫三代都入曹家為部曲,中原戰亂頻仍,祖墳是不是這座都不知道……

好在耆老也是老江湖,見楊崢語氣不對,沒把天聊死,連連告罪,「豈敢、豈敢,陛下讓他們入青營,也是愛護之意。」

「多謝陛下!」一眾楊家「青年才俊」們叩首謝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