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頂鍋的秦檜,會試五天後

作者︰刁民竟敢害朕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大膽,朝廷規制已有數百年,如今主考官未曾有錯,又如何要強行更換?」

「爾等這是在做什麼?若陛下不下旨更換主考官,你們還要逼宮不成?」

「笑話,主考官三年一選,豈有臨時更換的道理……」

反對的聲音同樣不少,以鄧洵武和高勛為主,幾乎都是蔡黨的人。

但盯上這個主考官位置的人多了去了,他們也是雙拳難敵四手,很快就被別人壓制到了下風。

李乾望著朝中這些大臣們的爭論,並未做聲,只是靜觀其變。

其他官員「攻陷」了蔡黨的陣地之後,還沒有罷休,有些膽大之人甚至將目光放到了蔡京身上,躍躍欲試。

只不過畢竟虎老余威在,即便現在蔡黨吃了這麼大的虧,蔡京的實力也不容小覷,這些人猶豫了好一會,但終究還是沒敢去撩撥他的虎須,反而一邊繼續圍攻起蔡黨的官員,一邊悄悄望著皇帝陛下的反應。

「肅靜!」

老太監一嗓子長嚎,想要結束他們的爭論。

但此舉非但對眼下的情況沒什麼幫助,反倒讓許多大臣更激動起來。

「請陛下更換主考官,否則若人人都可疏忽大意而不受罰,等到一日朝中皆為庸官!」

「今次不比以往,不只是主考官要換,其余同考官也應全數更換,免得再有考生再行陰私之舉……」

大臣們說的話越來越難听,甚至連「庸官」這樣的字眼都出來了。

稍微靈透點的人都知道,這就是在罵蔡京蔡大人。

蔡黨的大臣們面色難看,對他們回以更難听的話,但很快又被淹沒在洶涌的群情中。

「安靜。」

李乾努力地拍了拍面前的桌桉,砰砰的聲音這才壓過百官的爭吵聲。

大家可以不給太監面子,但這種時候總不可能不給皇帝陛下面子,一個個漸漸熄了聲音。

李乾好不容易才壓制下百官的激動,這才無奈地望向蔡京,面帶難色地問道︰「蔡卿家,你意下如何?」

「不若今科暫換別人作為主考官,等下一科會試之時,再由蔡卿家擔任主考官?」

蔡京似乎對這種情況不意外,慢吞吞地站起身來,拱手回道︰「臣謹遵陛下之命。」

李乾這才笑著點了點頭︰「蔡卿家深明大義,當真為百官楷模。」

等下次會試的時候,你要是還能在這里混,讓你當個主考官也無妨。

下面不少大臣則偷偷撇了撇嘴,這還叫深明大義?分明是臉皮厚到沒邊。

要是拿個品種的當楷模,全天下的官員究竟會變成什麼樣?

不過心中雖這麼想,但大家面上還是保持著最基本的尊敬,多少也夸蔡大人兩句。

「陛下,既然如此,那也該定下新考官的人選了。」

象征性的夸了蔡京兩句後,大家又把話題轉移回重點上來,一個個瞪著眼楮望著李乾。

「此事不急。」

李乾卻擺了擺手︰「此事朕會再同王宗伯商量,不宜在朝會上討論。」

這話一出,原本還躍躍欲試的大臣們一下子啞火了。

會試考官的人選確實不能在朝會上討論,否則今天討論出人選,明天就傳遍了京城,根本無法保密。

「今日朕主要還是想說一說,下次會試應當盡快舉行。」

李乾面色一肅,開口道︰「由于會試泄題一桉,今科會試已經耽擱了太久,諸多舉子滯留京城,已經給許多家境並不寬裕的舉子們造成了很大壓力。」

當然,也給京城的治安造成了很大負面的影響。

「此事不能再拖了,當盡快舉行會試。」

大臣們一時有些不理解皇帝陛下的想法,其實無論是早舉辦還是晚舉辦,對他們來說區別都不大。

但雖然如此,還是有大臣好奇地問道︰「不知陛下想在何時舉行呢?」

李乾果斷地道︰「五日之後。」

這話一出,大家都有些愕然。

這麼著急??

李乾接著道︰「兩日後主、副考官、同考官進入貢院,五日後考生進場!」

「陛下聖明。」

秦檜突然手持笏板,起身肅然道︰「陛下仁心似海,士子們必會感念聖恩。」

「散朝之後臣就令中書省擬招,告知城中考生。」

蔡京望著秦檜的背影,微微眯了眯眼楮,似乎想說什麼,但又沒有開口。

其他人則是有些愕然,尤其是嚴黨與和黨的人。

兩天後考官進場,除非嚴嵩、和珅現在就從滎陽往這邊趕,否則肯定來不及了!

這麼說,這次的主考官就是秦檜?

有人還有不同意見,但這時候事情已經定下來了,而且看這樣子秦檜和皇帝陛下似乎還有什麼暗中交易?

李乾輕輕點了點頭,接著道︰「此次能盡快查清這會試泄題的桉子,還是多虧了朕的皇叔、魏大人,還有御史台的御史、虎賁衛的將士們。」

李乾繼續對秦檜道︰「中書省盡快擬詔,商議出一個封賞的方案來。」

「是,陛下。」秦檜再次痛快的答應下來。

「好了,要是沒其他事情,那就散朝吧。」

李乾剛準備走,關鵬就突然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李乾略一思索,就猜到了他想說什麼。

「但說無妨。」他點點頭道。

「謝陛下。」

關鵬先是行了一禮,隨後才道︰「如今戶部右侍郎之位空缺,嚴相不再京城,臣一人身在戶部,對大小事務都力有不殆。」

「還請陛下另擇一人選,充任戶部右侍郎。」

王莽看了關鵬一眼,也跟著道︰「陛下,禮部右侍郎之位也空缺,請陛下擇一人選,充任禮部右侍郎。」

兩人話音落下,朝會上的官員們瞬間騷動起來。

可是兩個侍郎的位子,甚至比主考官、副考官都重要得多,只要有機會的,沒人不眼熱。

「此事不著急。」

李乾卻擺了擺手道︰「當務之急還是辦好會試,這個可以再等等。」

「至于戶部……」

他沉吟了片刻,望著關鵬道︰「關侍郎就再多加加擔子,多勞煩勞煩,朕之後再同嚴相商議一下戶部右侍郎的人選。」

「是,陛下。」

關鵬面上帶著一抹無奈,但眼里的喜色卻掩蓋不住。

「禮部也是一樣。」

李乾肅然對王莽道︰「侍郎的人選不容疏忽,必須慎重。」

「王宗伯,此事還得你多下下功夫。」

王莽沉聲回道︰「是,陛下。」

其他大臣們見此不免有些失望,但只是過了片刻,所有人就都又興奮起來。

要是當場就定下了此事,恐怕他們還不樂意呢。

現在留下了時間和余地,應該就是讓人去競爭的。

如此才好。

「若再無別的事,就退朝吧!」

李乾等了片刻,見還是無人開口,便擺了擺手,直接起身離去了。

下朝的路上,大臣們三三兩兩結伴走出乾陽殿,不少人的目光都會暗暗掠過秦檜的方向。

折騰了這麼久,原來一直不聲不響的秦相才是最大贏家。

不只是打擊了老對手蔡大人,而且還給自己弄到了一個會試主考官的位置。

這可是連任主考官,朝廷多少年都沒有這樣的事了?

「秦相,恭喜恭喜~」

不少大臣都笑呵呵地走上來同秦檜問好,至于他身旁的王次翁更是喜笑顏開,其高興程度不啻于他自己獲得了主考官。

但另一邊的萬俟笑容就有些勉強了。

「有何恭喜之處?」秦檜卻一臉不解的望著上來道喜的那些人。

大臣們只是稍稍一愣,紛紛露出「大家都懂」的笑容。

按朝廷規制,會試考官人選不得提前泄露,如果秦相現在就承認、或者默認了他就是那個人選,很可能就會給人留下話柄。

一向做事謹慎的秦相恐怕不會留下這麼大的漏洞……

在一眾官員艷羨、敬佩的眼神中,秦檜領著一眾中書省的官員們向文淵閣走去。

相比于秦檜那邊的花團錦簇,蔡京這邊卻是愁雲不展了。

通往尚書省的路上有很多官員並行,但圍攏在蔡京身邊的官員卻少了很多。

甚至還有不少侍郎故意避開了他們。

走過一道轉角,這邊通往刑部,來到這里的人就只剩蔡京、鄧洵武和高勛三人。

若從後方望去,稍顯淒涼。

「大人,這會試泄題的事定然和秦檜月兌不了關系,甚至他有可能也是主謀。」

高勛再也忍不住,咬牙切齒地道︰「要不然陛下為何把嚴嵩、和珅都排除出去,單單把主考官的位置留給他?」

至于什麼體恤城中考生的話,鬼听了都不信。

蔡京也沉默著點了點頭。

不需要什麼證據,單從誰受益,誰就有動機的方向看,秦檜的嫌疑實在是太大了,因為他得到了最大的好處。

「秦檜……」

蔡京眼中閃過一抹厲色,這次蔡黨損失這麼大,可能全要歸「功」于這人。

「老夫定不會讓他好過!」

鄧洵武也捏著拳頭、恨恨地道︰「大人,接下來不是還有變故嗎?不若將此人送進去……」

蔡京眯了眯眼楮,轉頭望了他一眼︰「此事老夫自有考慮。」

鄧洵武一下子知道答桉了,急忙拱手回道︰「是,大人。」

~~

中書省的動作很快,朝廷的詔令很快就化作布告貼在了城中的各個申明亭。

看到這消息的大多不是考生,而是他們的家人或僕從。

這些人將消息傳遍京城後,考生們的反應也各不相同。

「什麼?這麼快?趕著投胎啊?」

「這麼急做什麼?不能讓人好好在家歇幾天嗎?」

「唉,早點考也好,早考完早完事兒……」

有的考生早就被這些天的考場生活折磨出了陰影,現在一想到那個如鴿子籠般的號間,就渾身打哆嗦。

也有的考生想盡快考完,免得耽擱太久,再出什麼意外。

由于時間緊迫,考官的人選也需要盡快擬定出來。

不過李乾沒有先找王莽,而是先尋來了吳省蘭。

「吳卿家,知道朕為什麼找你嗎?」李乾面上帶著笑,負手望著吳省蘭。

這時候吳省蘭的內心是激動的。

聯系到最近的事,他心中突然想到一個可能性。

難不成要選我當副考官?

不是,我一個吏部侍郎,怎麼就當上會試副考官了呢?

當然,這要是皇帝陛下欽定,而且是和禮部共同研究決定的,那也就沒事了……

「吳卿家?吳卿家?」

李乾皺眉望著一個勁傻笑的吳省蘭,不知道他這是發了什麼病。

「啊?陛下,臣在。」

回過神的吳省蘭收起了嘴角的哈喇子,對李乾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禮。

由于剛才的異狀,李乾也沒有繼續和他多墨跡的心思了。

「這次讓你來是想請你推薦幾個同考官的人選。」

「啊?」

吳省蘭一愣,原來不是讓我當副考官啊?

「你身為吏部侍郎,想必肯定知道朝中有哪個大臣適合擔任此職。」

李乾意味深長地道︰「當然,只是做個參考而已,具體人選如何,朕還會和禮部再行商議。」

「這……」

吳省蘭從方才的幻想中回過神開,還是有些猜不透李乾的意思,試探著問道︰「陛下,臣該推薦幾個人選?」

李乾輕輕一笑︰「你看著來。」

「不過盡量多推薦些,好讓朕和禮部多幾個選擇。」

「是,大人。」

吳省蘭拋開心中的惋惜,就算沒有副考官,有幾個同考官也算很不錯了。

「筆墨伺候。」李乾對老太監擺了擺手。

「是,陛下……」

吳省蘭先是在紙上寫下了幾個人的名字,李乾看完後卻眉頭一皺,又讓老太監把紙遞給了他︰「再多寫幾個。」

「只是做個參考,人越多越好,朕不會都用上。」

「是,陛下。」

吳省蘭目中閃過幾分喜色,接過紙筆,又一連寫了好幾行,李乾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甚好。」

「陛下,臣請告退。」吳省蘭躬身請辭。

「嗯,去吧。」

李乾點了點頭,也不再留他,而是對老太監道︰「你再去把王宗伯傳來。」

「是,陛下。」

王莽似乎早有準備,來的時候還帶著一份文書。

「陛下,時間緊迫,禮部已經初步商議出了一眾外簾官的人選,請陛下過目。」

李乾接過來一看,他對于下面形形色色的官員名字倒是了解的不深,但再仔細一看,知貢舉和副知貢舉的名字還是空著的。

「知貢舉就由兵部李尚書來吧,副知貢舉則由你們禮部的司馬侍郎擔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