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評論里看到一個問題,爭論很大,對方很生氣,覺得俺亂寫,俺也很生氣,覺得對方是無腦噴
後來剛剛問了問一些朋友情況,發現了問題出在哪!
關于融資中使用投前估值還是投後估值這件事,其實只要雙方協商一致,明白清晰,使用哪一種都可以。很顯然,文里使用的是投後估值。
然後因為這個問題,爭議很大。直到問了問國內的一些相關人士後,才發現,咱們這好像是默認使用投前估值的
這個就很emmm
這讓我不禁想起另一個問題,就是對賭協議。兩個結合一塊說一說吧︰
關于使用投後估值,我認為沒有問題的來源是紅點創投合伙人托馬斯‧湯古茲先生的文章《Premoney vs Postmoney - Which is a Better Technique for Negotiating?》
這是一個關于融資談判技巧的文章,里面講到︰隨著債轉股作為一種新的種子投資工具的流行,以及員工持股ESOP的普遍化。投後估值對于投資者而言,更加簡單,但這不會成為未來的主流。
因為在錨定效應中,投後估值的高價更容易嚇退投資者,不如使用投前估值看看!先用一個不包含債轉股、ESOP的表面報價更低的投前估值錨定,吸引到投資者,然後再慢慢討論股權結構,商討出一個更高的價格。
盡管兩者最後可能導致的結果都是相同的,但價值看上去更低的投前估值顯然更容易吸引到投資人的注意。
在文章的最後,作者用一句話總結︰「When negotiating your next round, talk premoney.」——
綜上,我想不難做出一個判斷。那就是在美國市場上,使用投後估值是一種很常見的融資談判行為,所以他才會寫出這樣一片文章來教導創業者們,使用新的,利用投前估值的談判技巧來幫助自己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這個邏輯應該不難理解吧?
我一個99年生人,說實話不知道80年代的美國創業融資里經常用什麼,我現在寫的過程,是根據這些個資料反向推導的。既然這作者在2017年說,以後投後估值應該不會成為主流,那麼反推就是,在之前,投後估值就是主流!沒毛病吧?
這里出岔子,出分歧,我屬實有點沒想到。開始巨郁悶,巨生氣,後來看了看,又理解了這話不知道會不會說了出事,但咱們的人玩錢有時候真感覺比老外們髒得多
就是這種,嗯,有點埋坑似的小技巧層出不窮。包括在咱們這很多的對賭協議,早期在歐美是很少的。而對賭協議發展到現在,參考俏江南的例子,其實已經很變味了
就是在某牛成功以後,漸漸變成了需要融資的一方,完成了對賭協議沒獎勵;但沒完成,還要有懲罰,比如退錢,或者賠償更多的股權等等。
把這個邏輯理清楚以後,就有點無語吧?只能說算個誤會,奈何,算了
另外,關于融資會談中的具體細節,我省略了不少。但其實應該能明顯看出來︰領投方是提前半個月就談的富達,在會談開始前,回復我省略掉了沒寫;主要的跟投機構會談過程,沒有全部寫出來,一來太水,二來,畢竟是,不是商業教科書。
還有那位提到的競買氛圍︰直接拋出需融資額度所剩無幾,且波士頓資本方連續跟投,這不是在制造焦慮,烘托競買氛圍嗎?
嘛,主要還是以推進劇情發展為主。該注意,該還原的地方,我盡可能去還原。但這其實是個很令人頭禿的活,畢竟那時候的金融衍生品還不發達,一些策略也沒有現在那麼彎彎繞繞。
不把投資方聚集在一塊,擔心的是對方聯手壓價。可當你已經搞定其中某些機構時,再把人聚在一塊,那就是反向施壓了。利用一些已經答應更高估值的投資方,去壓迫低估值方趕緊思考,趕緊決定!
跟不跟上?不跟,我這邊也差不了多少,馬上發車了。等融資額達標,你們再來我也不要了!在這種環境下,我個人認為哈,一家之言,將所有投資方全部拉到一塊,沒有問題!
好了,回復到這里!
主要想表達一個意思,就和此前的銀行問題一樣。需要考慮時代背景,70年代的美國銀行,和80年代的不一樣,80年代和90年代也不一樣,現在意義上的美國銀行是99年以後的產物。同理,那時候的投資機構、策略、方法、能夠利用的工具,也和現在不同。
資料有限,又沒有實際經歷過的情況下,我只能盡我所能去推導,還原一個大致的模型!包括金融投資策略之類的,咱也不是科班出生,主要還是以商業運作邏輯、操作邏輯、經濟運轉規律的簡單科普為主。把這些內容,作為一個,嗯,調味品附加在的情節之中。
本來咱寫得也不是啥教科書嘛,該努力的地方,咱努力。實在覺得接受不能,沖突太大,那也沒轍
另外,截至目前,6月加更已經完畢。回頭我再統計一下7月份的,感謝各位的支持!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