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作者︰千年龍王l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朝廷的新政策,在遼東連個水花都沒翻起來。可在河北和山東,卻掀起了滔天巨浪。尤其是濟南,因為隆武帝剛剛頒布了開恩科的旨意。此時此刻,濟南城聚集了大量山東各地的士子。

「太過份了!官紳不納糧不服徭役,這是太祖爺與讀書人的約定。如今,新皇說改就改。難道說祖宗成法也是能隨便改的?」站起來說話的是一個長著青蛙一樣眼楮的瘦小少年郎,看樣子應該還不滿二十歲。

「黃小鋒說得沒錯,當今萬歲得位不正。完全就是李梟、孫承宗等奸臣的傀儡。國家奸臣當道,吾輩讀書人應除之而後快。」站在起來響應黃小鋒的,是一個身材微胖的中年人。黎胖子已經考了十幾年的功名,可還是只能做一個秀才。仗著家里有些田產,日子雖然不算大富大貴,可過得也算是不錯。

「無量天尊!二位所言甚是,自古以來方外之人就不在納稅之列。現在連我們方外之人都得納稅,貧道不明白。百姓布施的善意也要上稅?」說話的一個老道。

「南無阿彌陀佛!陳道長所言甚是,貧尼以為朝廷這樣做,簡直就是倒行逆施。吾等出家人本不應介入凡塵間事,可今日之事吾輩方外之人,也要為黎民百姓眾信徒出頭。貧尼不才,願以佛法感化冥頑。讓這朗朗乾坤山東靈秀之地,恢復以往的模樣。」

說話的是積香庵主持陳庵生,剛剛說話的那位道長陳老君也不是外人,正式陳庵生俗家干爹的哥哥,算起來陳庵生還得喊陳老君一聲大伯。

這陳庵生可算是濟南城的風雲人物,這年月的婦人信佛的很多。出入男人的寺廟太不方便,于是尼姑庵就成了婦人們經常進香的地方。積香庵就坐落在大明湖畔鐵公祠下,算是濟南的黃金地段。來進香的官宦婦人自然不少,陳庵生的心思活泛。總是能幫著婦人解決問題!

例如某官員不小心染上了花柳,又不方便出去看。經過陳主持的妙手回春,也算是藥到病除。還有的婚後多年不育,陳主持貼心的推出了代孕服務,積香庵里面養了不少妙齡女尼,專門就是幫著客人代孕的。靠著靈活的商業頭腦,先進的經營理念陳庵生迅速發財致富。

在濟南城外,置下了不少田產。因為是廟產,所以多年來從未繳稅。現在眼看要繳納巨額稅款,她怎麼能不著急?

陳老君的情況跟陳庵生差不多,不過陳老君先生研究的是春要,按照科學門類劃分,他這一行應該屬于有機化學。

濟南城里的官員,有個難言之隱的一般都去找陳老君幫忙。男人嘛,誰不想大展雄風。于是陳老君就成了濟南城內最大的保健藥品批發零售商,自從認識了陳庵生這個干佷女之後。兩個人通力合作,積極開拓濟南市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一道一尼都是地主,知道隆武朝最新政令之後,那是出離的憤怒。

老子是出家人,你他娘的皇帝還敢收出家人的錢。今天不攪合的你天翻地覆,老子就算沒念過經。

躲在屏風後面的吳昌時,看到場內慷慨激昂的模樣,心里是樂開了花。

他是周延儒的學生,當周延儒知道李梟開始施行一體納糧一體當差之後,立刻這位學生寫了封信。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克,周延儒是個明白人。他和史可法交情莫逆,對于南京禁軍了解非常深。

李梟這家伙以武力起家極其生猛,對于在軍事上擊敗李梟,周延儒根本不報任何希望。多年的政治經驗告訴周延儒,年青人總是會犯錯。他在等李梟犯錯,也終于等來了這一天。

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這可以說是動了全天下讀書人的女乃酪。當年凶悍的蒙古人都不敢這麼干,朱家王朝二百多年也只能是順著前朝的脈絡走。朱由校唆使權傾天下的魏公公只是試探了一下,天下就換了皇帝。那位說一不二,號稱九千歲的魏公公落得個死無全尸。

李梟雖然能打,但也絕對不會是全天下讀書人乃至于地主的對手。周延儒心里樂開了花,李梟居然出了這樣的昏招兒。而孫承宗之流居然沒有阻攔,或者說沒能阻攔得了。太好了,這是擊敗李梟的好機會。似乎也是唯一的機會!

周延儒去信給吳昌時,讓他借著恩科的機會帶著生員們在濟南先鬧起來。然後由濟南為中心,向整個山東、河北擴散。只要李梟敢派兵鎮壓,那全天下人的吐沫星子就能把李梟淹死。就算是李梟手里還掌握著兵,可天下民心一旦喪盡,等待他的只能是毀滅。

坐天下最重要的就是民心,而民心是跟著輿論走的。輿論,掌控在讀書人的手里。讀書人,以東林黨為龍頭老大。

因為學識上的優勢,讀書人可以很輕松的忽悠那些愚笨的百姓。這也是讀書人自詡可以不納糧不當差的重要原因!老子比你聰明,為毛要跟你干一樣的活兒。

礙于李梟的凶惡,身為學政的吳昌時還不敢親身犯險。畢竟對頭很生猛,光著膀子自己上非常危險。聰明的吳昌時很快就找到了一個代言人——黃小鋒。

這個黃小鋒腦子有些不靈光,如果不是財主老爹花重金把他弄到吳昌時門下,到現在秀才能不能考得上都難說。現在這個關鍵時刻,不利用一下這個笨蛋學生,吳昌時都覺得對不起自己。

好鋼!就是要用在刀刃上才對。

黃小鋒第一次主持這樣的高端研討會,與會的各界同仁。不是道觀的觀主,就是尼姑庵的主持。還有學生領袖黎胖子這樣的偶像型人物,至于下面好多平日里仰望的讀書人,連發言的機會都沒有。

「諸位同仁,諸位手足!今天我們為了百姓的利益抗爭隆武朝廷的暴政,我們要掃除萬歲身邊的奸佞,讓天下重歸文明的大路。諸君!努力!」

「努力……!」下面的人齊齊跟著高聲叫喊。

「奮斗……!」

「奮斗!」口號聲再次響起。

「抗爭……!」

口號聲此起彼伏,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了打雞血的狀態。就連陳老君和陳庵生,都擼胳膊挽袖子準備大干一場。

第二天一早,濟南城人流密集的地方紛紛出現了各種版本的告示。平日里都用鼻孔看人的生員們,這一次傾巢出動向路邊的人進行演講。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李梟不顧千古祖訓,他帶的兵都剃了頭。這是悖逆祖宗,就算是死了也不會被祖宗原諒。你們說,這樣的人死後能進祖墳嗎?天上的祖宗都在罵你們!」黃小鋒站在上馬石上,慷慨激昂如同瘋狗,雙手揮舞宛若抽筋兒。

剃頭!一直都是遼軍的傳統,也是遼軍區別于其他軍隊的顯著特征。

最先剃頭的是李梟,他的借口是為了寄托對死去父母長姐的哀思。當然,實際原因就是李梟不喜歡留長頭發。

既然李梟剃了頭,又有這麼充足的理由。李家兄弟也都把腦袋剃了,敖滄海為了表示尊重一下,另外也是全家死光光不在乎。跟著李梟也剃了頭,滿桂是蒙古人,根本就沒有這概念,看家敖爺剃了涼快,他也給剃了。

于是剃頭的風氣在遼軍中迅速蔓延,許多軍官以此向李梟表達效忠。最後,居然成了不成文的慣例。只要進入遼軍軍營那就得把一腦袋的長毛給剃了。

為了當兵拿高薪,那些被招來的兵也就認了。反正頭發這東西,今後還能長出來。只要不當兵了,回家留兩年也能留一腦袋的大長頭發。

可這種行為,畢竟有悖于華夏千年傳統。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孔夫子的一句話,把剃頭這件個人衛生問題,上升到了孝道的高度。大明以孝道立國,這一條孔夫子立下的紅線。除了和尚和月兌發患者之外,沒人敢于逾越。現在黃小鋒拿這事情出來說事兒,實在是打蛇打七寸,一打一個準兒。

黃小鋒這種公開演講,多少還算是摟著說。私下里傳揚的留言,絕對符合廣大人民群眾濃烈的八卦口味。

「俺听北邊來的人說,在遼東都把人圈在圍欄里面。被稱作人圈!婦人被強行許人,如果當官兒的看上你老婆。二話不說拉著就走,只要敢出聲反抗,當場格殺勿論。有錢有勢的三妻四妾,沒錢沒權的連個老婆都混不上。」

「看你那身窮酸樣兒,好像你有老婆似的。」旁邊有人打趣。

「哈!我沒老婆,那也不去禍害人。你知道不,在遼東沒有老婆。可以大家伙用一個老婆,上半夜睡一個漢子,下半夜再睡另外一個。生了孩子,都不知道是誰的種……!」

「啊!真有這樣的事情?他們那里就沒個禮法?」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公公吃驚的問道。

「禮法?禮法多少錢一斤?那些當官兒的,都是李大帥手下的兵。因為打仗立了功,就可以隨便魚肉百姓。這幫粗人管什麼禮法,董卓進長安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吧。遼兵在遼東,連董卓的涼州軍都不如。

這還不算,進了人圈每天就要像牲口一樣的干活兒。修橋修路,下地耕田,蓋房子,鏟地皮。好多人都是被活活累死的,不听話的大冬天就被吊在樹上活活凍死。遼東好多路邊上,都吊滿了人。狼都不喜歡吃人肉了!」

「呃的個老天,這也太慘了吧。」一個中年鼠須男子縮頭縮腦,眼楮里面滿是好奇。

「這還不算,這些人每年都要繳稅。收成幾乎都被收走了,想活下去就得靠吃野菜過活。」

「哎呀呀!這遼東可真慘,那地方那麼冷,光吃野菜得餓死多少人。」一個老婆婆,挎著菜籃子為遼東百姓憂心忡忡。

「不對啊!我听說土豆和玉米都是從遼東來的,咱們這吃土豆都吃得飽。他們那里就不能種土豆?」一個中年人開始質疑。

「這位大叔,你真不知道?遼東的土豆雖然豐收,可遼軍愛吃肉。為了吃肉,都把土豆喂了豬也不給人吃。」

「這可就缺了大德了。」中年男子一臉的義憤填膺。

「遼東每年冬天,都要餓死很多人。你們去年也听說了,官家號召大家移民到遼東去。好說什麼闖關東,說什麼遼東棒打 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

哪有那麼好的事情,那是因為遼東人被餓死的太多。遼東沒人種地了,我听去遼東回來的人說。好多地方用耙犁一拉,地里面你猜翻出啥來?」

「啥?」四周的人都瞪大著眼楮問。

「死人骨頭,白花花的一片一片的死人骨頭,也不知道有多少無邊無沿的。你說說,那得死多少人。」

「真的?」所有人都瞪大了眼楮長大了嘴,好些家里有人響應號召去遼東的,眼圈兒已經開始泛紅。

「真的,比珍珠還要真。這些都是我親耳請到了,那個老張家小子的三舅媽的大姨姐的小舅子的三姑夫,就是從遼東回來的。」說話的人信誓旦旦。

「遼東那地方還真不是人去的。」所有人都驚恐的互相看著,好多人都慶幸當初沒有離開濟南,響應官府號召去山東。

「諸位!我可听說了,現在已經沒人上當受騙去遼東。遼東都快沒人了,李大帥現在快被急死。官府正準備從咱們濟南抓人,官紳一體納糧那是為了給遼軍籌集軍糧。一體當差,那可就是去遼東當差。九死一生啊!」

「真的假的?俺不去,還能硬抓俺?」一個小伙子梗著脖子吼道。作為壯勞力,他很有可能會被抓到遼東。

「那有啥不敢的,槍桿子在人家手里。到時候火槍頂著腦門兒,你敢不去?陳提督殉難那年,在城外一口氣砍了多少腦袋,你看看遼軍連眼皮都不眨一下。」

「……!」所有人都無語,當年滿爺在濟南城外殺人的場面至今仍舊歷歷在目。

「那怎麼辦?難道說就這麼等死?」

「等死!那就只能是個死!要我說,大家伙一起團結起來鬧。工人罷工,商人罷市,生員們罷課。咱們都上街去,圍住巡撫衙門,讓李大帥給個說法。如果不給說法,咱們就繼續鬧。

要是不想死,就跟著鬧。誰不跟著鬧,咱們就砸他的鋪子,燒他的房子。只有事情鬧大了,李大帥才會害怕,才會不敢在咱們濟南抓人往遼東送。」

「對!罷工、罷市、罷課……!」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