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查德的小動作雷蘊榮當然也是知道的,但是他不會太在意。
李查德即將上任和黃大班,拉攏一些人這是人之常情。
韋理替換了一批人,而且都是華人面孔,在他要離職前的這一年過渡任期內他這樣做,稍微有點智商的人都知道是誰讓他這麼做的。
更何況是李查德這樣的人精,更清楚這是雷蘊榮在推動這一切。
李查德在剛開始的時候或許會有一些小心思,但是這一年多下來,他之前想要架空雷蘊榮的想法已經徹底磨滅了。
只有近距離接觸才能切實體會到雷蘊榮的手段和實力,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他突然覺得之前自己的小心思有點可笑。
韋理之前之所以能夠在和黃一手遮天,那是因為當時和黃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了,而他做到了將和黃扭虧為盈,在加上當時的大股東匯豐銀行不具體插手公司的事務。
現在的情況卻截然不同,雷蘊榮可不是匯豐銀行,他肯定不會放任和記黃埔不管的。
空降成為副總經理的馬士民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個人一看就是雷蘊榮用來接掌和記黃埔的人。
李查德甚至覺得自己之所以還能在這個位置上坐著,就是因為馬士民才剛來還不熟悉和黃公司的情況。
所以他在和記黃埔越來越本分,沒有太多出格的舉動。
不過雷蘊榮雖然了解到了這個情況,但是他在等馬士民成長起來之後還是會將其取李查德而代之。
除了馬士民是他的嫡系以外,馬士民的能力也要比李查德強得多,他可是在歷史上證明過自己的人。
看著韋理離開的背影,雷蘊榮不由啞然。
他感覺韋理這個鬼老壓根就不是過來打小報告的,可能是變相地提醒雷蘊榮不要忘了自己的承諾。
李查德的變化韋理作為每天和他一起工作的人怎麼會發現不了?
看來在香江工作久了,韋理也學會了華夏人的旁敲側擊。
雷蘊榮是真的沒有打算食言,等九龍建業和金門建築的整合工作完成,他就會讓韋理離開。
真不知道他哪來的這麼強烈的不信任感。
在和記黃埔處理了一番公司的事務,一上午的時間轉瞬就過去了。
下午,雷蘊榮來到了九龍證券公司。
此時的九龍證券公司已經不再是像剛開始那樣大小貓三兩只,現在已經是人數近百人,在香江也算得上是中型的證券公司。
雷蘊榮徑直向總經理辦公室走去,九龍證券總經理羅章見到他的到來,連忙起身相迎。
「雷生,這麼早就過來了。」
之前雷蘊榮就和羅章打過招呼,今天下午會過來。
「也不早了,我讓你準備的資料都準備好了嗎?」
「都準備好了。」
說完羅章拿出一疊文件遞到雷蘊榮面前,看著這麼厚的文件,雷蘊榮也是有點頭疼,拿起最上面的一本,說道︰
「你就撿重點的給我說一下吧,這些資料到時候我慢慢看。」
「好的雷生。」
羅章組織了一下語言,接著說道︰
「雷生,根據我們詳細的調查和估算,目前九龍建業大概價值七億五千萬港幣,金門建築價值六億六千萬。」
「等等,怎麼九龍建業的的估值比金門建築還高?」
「雷生,九龍建業旗下可是有青州英泥,這家公司經過這幾年的擴張,它的價值就不低于四個億。」
「哦對,我差點把青州英泥這家公司給忘了。」
這麼看來的話,那就比較合理了。
九龍建業在雷蘊榮剛接手的時候只值一個多億,這還是包括他們的一棟佔地近九萬平方英尺的老舊大樓。
不過後來雷蘊榮成立了九龍發展,將手里的土地資源全部放到九龍發展公司旗下,其中就包括九龍建業的這棟大樓,同時青州英泥位于紅磡的舊址同樣如此。
就算是如此,九龍建業通過這幾年的發展價值也是水漲船高,價值來到三億多港幣。
金門建築更是如此,他們在剛賣了金門大廈,但是剩下的主體價值更是達到了六億六千萬。
要知道當時雷蘊榮從怡和手里收購金門建築的時候,也才花了六個億左右。
所以說雷蘊榮在不到四年的時間,通過這筆交易血賺十二個億。
仔細算下來的話,雷蘊榮有點理解西門‧凱瑟克為什麼這麼生氣了,換了誰都會非常的惱火,更何況是一直在香江作威作福的怡和大班呢!
「你接著說!」
「和記黃埔在停牌前的股價是十三塊六,總市值大概在七十二億九千萬。」
「將九龍建業和金門建築整合進和記黃埔的話,那和記黃埔的總市值在八十七億港幣。」
「雷生你通過將這兩家公司整合進和記黃埔可以得到百分之十六點二的股份。不過同時,你之前持有的百分之四十七點二的和黃股份相對應地也會稀釋百分之十六點二,稀釋後剩下百分之三十九點五五的股份。」
「所以最終,雷生你手里將持有總共百分之五十五點七五的和黃股份。」
百分之五十五點七五?
這個佔股比例雷蘊榮覺得剛剛好,如果不是敵人從內部突破,不然和記黃埔就將永遠屬于雷家。
現在的和記黃埔除了雷蘊榮這個大股東以外,很少有超過持股超過百分之五的股東,所以也不用擔心和黃股票的市場流通問題。
後世據傳,李超人通過各個馬甲持有的和記黃埔的股票總共加起來超過百分之六十,將和黃經營地固若金湯。
雷蘊榮現在持有才五層五左右的股票,對他來說剛剛好。
和記黃埔的市值很透明,雷蘊榮對于九龍建業和金門建築的評估也是經得起查。
如果雷蘊榮黑心一點,將兩家公司的估值拔高,到時候也能操作,只不過他不想這樣做。
倒不是因為他有多崇高,而是雷蘊榮不想讓人抓到什麼把柄。
他一路走到現在,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得罪了多少人,說不定就有人一直盯著自己。
「老羅,我讓你去注冊的公司注冊好了嗎?」
「雷生,注冊好了!」
雷蘊榮讓羅章新注冊的公司叫做青山資本,是專門的投資公司,注冊地址位于開曼群島。
雷蘊榮將公司的注冊地放在開曼群島倒不是為了避稅,而是為了弱化自己的存在。
到時候,雷蘊榮除了自己主要的事業,其他的投資都會放到青山資本這家公司名下,包括一部分和記黃埔的股份,還有之前佔有的盧卡斯影業的股份。
「行,這家公司在我招聘到合適的人之前,你幫我暫時先管著。」
「好的雷生。」
對于青山資本,雷蘊榮是抱有很大期望的,不過目前或者說未來幾年它能派上用場的時候不多,主要的作用還是作為雷蘊榮的閑散投資。
「老羅,為了滿足證監會的條件,我持有的百分之五十五點七五的和黃股份將會分成三份,其中百分之五放到雷氏慈善基金會,百分之十五放到青山資本,剩下的股份就放到我名下。」
「這兩天你幫我把這件事情處理好,和記黃埔那邊公司的整合再過一個星期左右就要完成了。」
「好的雷生。」
雷蘊榮之所以將百分之五的和黃股份放到雷氏慈善基金會也是為了給雷家的未來再添一份保障。
這慈善基金會可不僅僅是做慈善這麼簡單,同時也會進行一些保值的投資,以及今後雷家的開銷都是從這里出。
今後雷蘊榮的後代有創業想法的,也可以在基金會申請一定額度的資金。
雷蘊榮相信,有了九龍發展和雷氏慈善基金會這兩大保險,雷家起碼可以維持三代的體面。
至于三代以後,雷蘊榮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就在這時,前台過來匯報說吳建明過來了,羅章連忙叫人將他請進來。
在上次酒會上,沉弼和雷蘊榮溝通問他有沒有興趣收購有利銀行之後,他就打電話給遠在阿美利加的吳建明過來香江調查有利銀行的情況,同時讓羅章全力配合。
正好今天雷蘊榮過來九龍證券,吳建明也是過來一起匯報工作。
吳建明進來之後雷蘊榮也沒有過多的寒暄,該寒暄的在他趕到香江的當天就已經寒暄過了。
「建明,怎麼樣,調查有結果了嗎?」
「雷生,有一個大概的結果,不過具體情況很難查到,匯豐對這方面看管的很嚴密。」
「那你說說有利銀行的情況。」
「有利銀行在一九七六年的時候被匯豐銀行收購,但是匯豐銀行似乎沒有花多少心思在這家銀行身上。」
「在收購之前,有利銀行在香江有七家銀行營業點,但是到了現在只有三家了。」
「目前有利銀行客戶流失嚴重,而且在匯豐收購之後就已經停止發鈔了。現在這家銀行價值不到五千萬港幣,它最值錢的反而是它的銀行牌照。」
「那你覺得有沒有收購價值?」雷蘊榮問道。
「有!就如剛才所說,就算是能夠拿下那塊銀行牌照就非常的值。雖然現在有利銀行現在半死不活的,但是收購之後,對于華人銀行來說,可以瞬間在香江立足。」
「不過唯一一個問題就是發鈔問題,想要發鈔的話,需要有不菲的保證金。」
香江這邊不是金本位也不是銀本位,港幣是直接與美元掛鉤的。
所以你要發行港幣的話,就必須要有一定的美元,當然黃金也行。
這部分錢是不能夠動用的,這也是沉弼的陽謀,消耗他的現金流,同時雷蘊榮也敢肯定,如果自己拿下有利銀行的話,匯豐銀行肯定會聯合港府向自己施壓,讓他盡快發行港幣,而且同時會有各種手段等著自己。
當然雷蘊榮之所以明知道沉弼不安好心還要收購有利銀行也是因為發鈔權的好處和價值也很大。
至于具體有什麼樣的好處看某些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的作用就知道了。
至于需要鎖定的保證金,雷蘊榮目前最不缺的就是美元。
當然如果順利拿下有利銀行的話,雷蘊榮也會全力收購黃金實物存儲起來,不管是什麼時候,黃金永遠都是值錢的。
「這方面的問題我會解決,如果將有利銀行收購下來,你有沒有信心把它經營好?」
吳建明深吸了一口氣說道︰
「雷生,我有信心!」
此刻的吳建明越來越覺得將華美銀行賣給雷蘊榮是個明智的選擇。
不然的話他現在還在加州苦苦的掙扎,哪像現在這樣有充足的資金去擴張,現在更是有機會執掌一家地區的發鈔銀行。
「好,有信心就好!既然如此的話你們也準備材料,過完春節我會正式跟沉弼溝通收購事宜。」
「好的雷生!」兩人回道。
「建明,如果收購有利銀行的話你將來就要長駐香江了,而且華人銀行的總部和注冊地都需要遷到香江。」
沒錯,雷蘊榮不打算將有利銀行和華人銀行分開獨立經營,而是準備將有利銀行更名為華人銀行,以華人銀行的名義經營。
「有利」這個名字雷蘊榮怎麼叫怎麼不順,再說了「華人銀行」這個名字不僅寓意好,名字也要好听很多。
「雷生這些都不是問題,我本來就是香江人,這樣也算是回到家鄉工作了。」
商量完正事,三人也都放松下來,愜意地喝茶聊天。
「老羅,現在九龍證券情況怎麼樣了?」
羅章笑著回道︰
「雷生,九龍證券現在已經步入正軌了,隨著現在香江地產市場越來越火熱,我們前兩年押注地產股可以說獲得了豐厚的回報,所以我們現在名氣也是越來越大。」
「不錯,現在看來不需要我這邊的支持都可以了。」
不過听到雷蘊榮這句話羅章卻訴起苦來︰
「雷生,九龍證券還需要你的支持呀。現在也就是投資業務走上了正軌,證券業務我們都還沒開始,很多想要上市的公司壓根就不相信我們有足夠的實力擔任ipo的承銷商。」
「這我幫不了你,任何一家公司上市他們的股東都會特別重視,我還沒有這麼強的號召力讓人家冒險,所以這需要你自己解決。」
「不過也不用著急,我們可以慢慢來,九龍證券才成立幾年?而且你可以放心,我有足夠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