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步步緊扣

你的時間不多了。」

高務實這句話一出口,劉守有就不由得心頭一緊。他不知道高務實意指何處,心里難免揣摩,究竟是打算調動家丁強行反抗,還是請了「援軍」?

劉守有眼珠一轉,沒有答話,心里卻暗暗盤算︰強行反抗應該不可能,當著余廷、王士騏這幫士人的面,高務實不可能做這種自絕于天下的蠢事。那就只能是他找了「援軍」,可援軍會是誰呢?

劉守有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陳矩,因為陳矩雖然只是內廷的第二號人物,但他是東廠提督,如果他親自趕來,不管自己正在做什麼,他都有權強行壓下——其實也不能說是「有權壓下」,而是一旦陳矩下令,錦衣衛的人的確不敢不听,哪怕劉守有當場表示不服也沒用。

這種局面就好比某省巡按御史強令該省某知府暫停某事一般,即便知府的上司布政使有令在前也不管用,這知府肯定得先听巡按的,不然挨了巡按的參多半就要被罷官了,而相對來說布政使即便參劾知府,知府通常也就是被吏部記上一筆,挨一頓批評罷了。

這個理由很簡單︰巡按的本職就是監督,我現在發現你做得不對,「小事立斷」之權就可以拿來用了,而你若拒不執行,那就視同不遵聖意。至于我「斷」得對不對,事後自然有皇帝聖裁,跟你沒關系。

東廠提督之于錦衣衛,情況也就和這類似,他是監督錦衣衛的,他讓你立刻停止,你就只能停止,否則就等同于不遵聖意。至于他的這個命令究竟算不算聖意,反正你也管不著,只能在事後由皇帝來聖裁。

陳矩和高務實的關系有多親密,劉守有當然一清二楚,他也不懷疑陳矩在這件事上肯定會相助高務實。

不過,劉守有在斷定高務實並不是打算武力反抗之後,就顯得並不十分驚惶了,因為他也是有後手的。

就在高務實任由劉守有搜查白玉樓的同一時間,朱翊鈞也剛剛進了慈寧宮。

此時已經是下午,朱翊鈞當然不能以請安為由來慈寧宮,他用的理由是「問武清侯疾」。

武清侯李偉是慈聖李太後的生父,也就是朱翊鈞的外公,今年已經年近六十了。此公由于早年生活困頓,等女兒發達之後又貪財好逸、沉迷享樂,這兩年身體不是很好,最近正生著病,所以朱翊鈞便用問疾這個借口前來。

不過這也就是個借口,朱翊鈞對自己這位外公談不上有多深的感情,而且也知道他名聲很爛,平時除了一些禮儀活動如代皇帝拜祭歷代先帝、先後之類,其他事基本不讓他參與。

李太後倒是對父親感情挺深,因為她的母親去世得早,而她本人昔日能進裕王府做宮女也是父親決定的,所以听聞兒子為此前來,倒也甚為高興。

只不過,她暫時還沒時間和朱翊鈞談這件事,因為方才有人前來向她稟報了一件大事︰永寧長公主悄悄溜出宮了!

李太後不是不知道自己這個女兒的遭遇,她雖然是個傳統且典型的重男輕女的母親,但母親終究是母親,她對女兒的婚事也挺內疚。可是在她看來,這也並不是女兒偷溜出宮的理由!

尤其是,李太後經過了之前那麼多事,現在心里也很清楚,自己這女兒出宮絕對不會是無的放矢,她鐵定是去找高務實了!

其實李太後何嘗不覺得高務實足夠優秀,但對于天家而言,這種優秀要想用好,絕不應該是拿公主去換的。至于個中原因,其實李太後倒沒有深思過,因為她的政治才干實在很一般,她這麼做只是固執的維護歷代先帝所訂立的規矩罷了。

畢竟在她看來,天家的規矩大于一切,正如同她的兒子一定會是皇帝一般,這都是規矩所決定的,因此對她而言,維護規矩就是維護一切。

朱翊鈞來到慈寧宮時才知道母後不在正殿,也沒在寢殿,而是在花園。他也沒多想,直接便往花園而去。

到了花園,慈寧宮的宮女告知皇帝,慈聖太後在含清齋,皇帝于是右轉。這含清齋本來在明代是不會出現的,如今這地方是前幾年高務實建議朱翊鈞給慈聖太後所修建,用的名義是太後聖誕(沒用錯詞)。

含清齋的大門處掛著楹聯,上書「軒楹無藻飾,幾席有余清」,這幅字是朱翊鈞親自御筆所書。以往他來此都會看上一眼,但今天朱翊鈞沒有多看,而是匆匆而入。

一進含清齋前房,朱翊鈞就看見母後手里正捏著念珠,一下一下輕輕轉動,他本想搶先上去請安,誰知道李太後卻先發問了︰「皇帝,堯在哪兒?」

朱翊鈞心中一凜,暗道︰果然有人告密。

不過他面上卻是一臉詫異,愕然道︰「堯?她不在長嗎?」

「你不知道?」

朱翊鈞搖了搖頭,一臉無辜。

李太後微微蹙了蹙眉,朝身邊的一位女官道︰「去,請皇後來一趟。」

朱翊鈞趕緊先攔住了,然後問道︰「母後,究竟出了什麼事了?」

李太後看了他一眼,道︰「听說日前皇後賜了一塊坤寧宮宮禁鳳牌給堯,哀家想問問皇後這麼做的用意。」

「那倒不必問皇後了,這件事是兒臣的意思。」朱翊鈞示意那宮女退下,然後對李太後道︰「母後,兒臣是看近來春興,天氣也好,所以借皇後之手,讓堯有機會出去踏個青,好好散散心……母後您也知道,堯近來的情緒很是低落,兒臣是擔心她悶出個好歹來。」

李太後不置可否,淡淡地問︰「公主出宮踏青這種事,雖然外廷可能有人會嚼舌根,但畢竟只是小事,你下道口諭也就是了,何必假皇後之手?還是說,這踏青的地方敏感得很,你也知道不能被外人得知?」

「母後這話,兒臣有些不太明白。」朱翊鈞不慌不忙地道︰「兒臣近來事忙,又是春闈又是滇戰的,也沒時間去問堯想去哪兒散心,所以那夜就順口對皇後說了一句……怎麼,她出宮了?」

李太後微微眯起眼,但面上看不出什麼喜怒,只是淡淡地道︰「听說是去了,而且還是裝成宮女的模樣出去的……」

「是嗎?兒臣剛從乾清宮來,倒是不知此事。」朱翊鈞現在的演技進步也很大,面不改色心不跳地開始胡說八道︰「不過她好端端的出宮踏青,裝成宮女做什麼?哦,對了,兒臣听說她還搞了個慈善基金,莫非是想白龍魚服一番,體察民情?」

李太後道︰「哀家倒不想管什麼慈善基金之類的事,畢竟也都是積德修福,總歸也是好事。但她若是做出什麼有損天家聲譽的事來,那哀家就是想不管也不行了。」

「怎會如此。」朱翊鈞笑了一笑,又問道︰「母後已經確定她的去向了?」

朱翊鈞這一句,把「確定」二字說得格外重,顯然意有所指。

李太後心中一動,道︰「哀家只是剛剛得到了這麼一個消息,還沒派人去長查證,恰好皇帝你就來了……」

「既未確定,現在說這些也沒有什麼意義。」朱翊鈞笑著轉身,吩咐陳矩道︰「立刻派人去長,看看永寧在不在,若在的話,就請她過來一趟,若是不在,即刻前來回稟。」

陳矩躬身應了,出門安排人去長不提。

按理說這件事到此就可以暫停一下了,畢竟接下來總要等長的消息。好在長離慈寧宮不遠,一來一去也要不了多少時間。

這個時候,朱翊鈞如果真是來「問武清侯疾」的,現在就可以開始「說正事」了。

然而朱翊鈞卻根本沒提這茬,反而遲疑了一下,似乎有什麼想問卻又不太方便開口的樣子。

李太後皺眉道︰「有什麼話就說,吞吞吐吐的,哪像個皇帝的樣兒?」

朱翊鈞等的就是這句話,聞言「郝然一笑」,輕咳一聲,道︰「兒臣只是有些奇怪,不管堯有沒有出宮,這件事連兒臣都還不知道,母後怎麼這麼快就知道了?」

李太後臉色一變,不悅道︰「怎麼,皇帝是在說哀家這個做娘的在宮里管得太寬了?」

「母後誤會了,兒臣豈敢又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兒臣只是就事論事。」朱翊鈞正色道︰「雖說後宮之中,有兩宮太後和皇後主事,兒臣尋常時候的確不必過問什麼,但堯是我大明的長公主,她若真是微服出宮,這樣的事下頭難道不該首先向兒臣稟報麼?為何兒臣尚未得到消息,而母後這里反而得到消息了?」

朱翊鈞說著,朝李太後躬身一禮,正色道︰「兒臣想問的是,這來稟告消息的人,是母後早有安排的,還是……」

「哀家終日禮佛,閑得慌了去安排這些?」李太後被兒子這麼一問,也有些覺得不對勁起來,皺眉道︰「你的意思是說,有人故意要讓哀家比你更早知道這個消息?」

朱翊鈞心道︰更早是不可能更早的,不過對方的確是這個意思。

「兒臣的確有這樣的懷疑。」朱翊鈞畢竟已經掌權一段時間了,而且這段時間里還連續取得了對外戰爭的勝利,尤其是漠南大勝這種讓大明一舉扭轉北方邊境形勢的大勝,他現在對母後的畏懼已經少了很多,至少不必擔心母後再拿廢君新立來威脅,因此言語之間的自信明顯變得充足了很多。

出乎意料的是,李太後對兒子的態度倒並不十分反感,只是略微有些新奇,想了想,問道︰「先不說是不是有這種事,姑且假定是有的——你覺得此人為何這樣做?」

朱翊鈞道︰「很難說,這也正是兒臣剛剛一直在想的。」他微微一頓,道︰「早幾年兒臣和求真論史,他曾經提到過一個觀點︰但凡是個腦子正常的人做事,就一定會有其目的,這個目的通常都是為了獲得某種好處。那麼,如果要反推是誰做了某件事,關鍵就在于誰能在這件事之中獲得好處。」

李太後問道︰「既然如此,誰能因為這個消息先被哀家知曉而獲得好處呢?」

朱翊鈞微微一笑,道︰「好處麼,通常有兩種,一種是自己直接獲利,另一種則是對手倒霉。母後,兒臣以為,那人應該是料定這件事被您先得知之後,就會有人倒霉,而這個倒霉的人,就是那人的對手,或者至少也是對手之一。」

這話乍听有些繞,其實倒也挺簡單的,李太後一下子就明白過來,思索著道︰「如果你剛才沒來,事情按照那人所想的發展,誰會倒霉呢……」

朱翊鈞笑了笑,沒說話。

李太後則很快變了臉色,沉聲道︰「哀家剛才懷疑堯是去了高務實那兒,所以你的意思是說……那人希望哀家遷怒高務實?」

朱翊鈞嘆了口氣,道︰「求真這個人,要說有什麼缺點,兒臣實在說不出什麼來,頂多就是有些愛賺錢罷了。但他雖然愛財,卻是君子愛財,歷來取之有道。可惜世人死抱著‘銅臭’二字不肯放手,總覺得愛財就是壞事……所以求真是‘譽滿天下,謗亦隨之’。」

李太後有些詫異,問道︰「你是說,高務實攔了別人的財路,所以有人要陷害他?」她微微有些不信,搖頭道︰「哀家听到的說法可不是這樣,連你三舅那種性子的人都說高務實為人大方仗義,向來不吃獨食。」

朱翊鈞沒有立刻回答,苦笑了一下,這才微微搖頭道︰「母後有所不知,所謂商場如戰場,戰場則總有敵我之分。若是能站在求真一邊,大伙兒自然覺得他仗義,因為跟著他做買賣總能賺錢。但反過來呢?總有些人沒法和求真站在一邊,而是只能站在他的對面,偏偏求真做買賣又厲害得很,他們要是因此虧了錢或者少賺了錢,您想他們能不恨求真麼?」

李太後這才明白過來,點了點頭,道︰「剛才來報信的人是……」

她的話還沒說完,外頭忽然有宦官扯著嗓子高宣一聲︰「永寧長公主殿下到——」——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1樂觀向上好青年1」、「笑看人生」的月票支持,謝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