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你去問問前面的人為何不去撿錢呢?莫非皆是那視金錢為糞土的君子?」項羽還真有些好奇,前面四人兩兩一對,分出去一人撿錢,留下一人排隊正好。
排在項羽和虞姬前面的男子听見了項羽的話,不等虞姬發問就轉身說道,「這位壯士,在下不敢稱君子,說實話,在下對金錢也很看重,只不過家母身體虛弱,留她一人在此我不放心罷了。」
項羽打眼一看,說話的中年男子體格壯碩,只穿了一件打著補丁的坎肩,手臂的肌肉線條分明,而且皮膚上有很多麻點和疤痕,想來應該是和他從事的職業有關吧。
「喔,原來是這樣,百善孝為先,真君子所為。夫人,賞其黃金五兩,為夫最欣賞的就是孝子。」
「正當如此。」虞姬二話不說拿出一錠五兩的金子。
那黃牛祖師的眼楮都看直了,五兩金子啊,就這麼輕易送人了?
「這可使不得啊,咱們萍水相逢,豈能受此賞賜?」那老夫人氣喘吁吁的說。
中年男子咽了口唾沫,「母親大人,孩兒實話實說,咱們的藥費盤纏都不甚充足,若能得此賞賜,問題可解。方才這位壯士也曾十兩買這第一的位置,不如我們就先用換位暫作報答,等孩兒他日賺得金錢,再行厚報不遲。」
老夫人聞听此言也陷入兩難之境,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雖然古有不食嗟來之食的典故,但是眼前這對夫妻看上去卻是感嘆其子孝順真心賞賜。更何況,他們母子是真需要錢。
「既如此,那我們夫妻二人就謝過二位了,我們遠道而來,正想早些看病回返。」項羽微微施了一禮。
虞姬也把金子遞給了那老夫人,「老夫人之病可是急診?若是因此耽誤了病情,我們夫妻可就是辦了壞事了。」
「並非什麼急病,都是老毛病了,排第三第四都無甚差別,若不是剛剛前面的人都去撿錢了,我們也排不到第三。」老夫人沒有再推辭。
中年男子接過金子揣進懷中,「還請二位留下名謁,他日方孝必有厚報。」
所謂名謁實際上就是古代的名片,別說項羽身上沒帶,就算帶了也不會給。
「不必了,若是有緣,你我還會再見的,好生在家孝敬你母親吧。」
方孝沒有堅持,扶著母親讓到一旁。
項羽也在虞姬的攙扶下前進了一位,現在前邊除了那個眼楮發紅的消瘦男子之外,還有一對夫妻,女子相貌平凡無甚稀奇,但是男子卻是一副算命先生的裝扮,只不過稍顯年輕了些,胡子也不夠長。
「敢問兩位是否也想和我夫妻二人換位?」不等項羽和虞姬開口,這位算命先生已經主動開口了。
「正是,而且我也同樣有此一問,你們緣何不去撿錢呢?」項羽沒有否認,他的目的就是如此,時間寶貴,耗在這排隊算是怎麼回事啊。
「哈哈,我們夫妻二人家境尚可,那些金錢看似不少,但對我來說則不然。不過,只要壯士回答我幾個問題,我們就答應換位,決不食言。」先生爽朗一笑。
「喔,先生請問。」項羽看對方這身打扮還真看不出來是有錢人。
「第一問,那邊灑錢的可是你指使的人?」
「然也。」項羽直言不諱。
「第二問,你為何要如此行事呢?直接拿出那些錢財或是其中一部分換位,豈不是更容易排到這個位置?」
項羽心說這家伙到底是誰啊,問題問的有點水平,竟然和韓信想到一塊去了。
確實,直接用錢買更容易也更節省,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會像排第一的黃牛祖師那樣貪婪。
但是,項羽差錢嗎?他追求的是效果,多花些錢也無所謂。
除了得到第一的排名之外,項羽還有其他目的要達成。
當然,只是回答這個陌生人的問題也沒必要全盤托出,隨口編幾句就成了,若是此人真有些本事,再拉攏一二不遲。
「原因有三,其一,我試過直接用錢買,非但沒買到,反而還激起了對方的貪欲,漲到了一百兩,大概這也不會是最終的價格。
其二,十兩已經不少,排在前面的其他人若是想賣自然會主動提出來,但是我考慮一百兩的時候,沒有一人有所表示。
其三,我不知道諸位的真實情況,貿然提出用金錢買位置,恐怕會惹人不喜,若是遇到個脾氣暴躁的覺得是我侮辱了他,那就麻煩了。」
那先生點了點頭,「喔,原來如此,蒯某受教了。」
什麼某?莫非是蒯[ku i]這個字?這個姓氏可少見的很啊,而且此人有些不凡,又踫巧也是個算命的,該不會是他吧……
若真是,那自己這錢灑的可就賺大了。
項羽的心跳陡然加快,「其實,還有一條,說不說皆可,但你若是想听,也需回答我一個問題才行。」
「喔?蒯某願聞其詳,壯士請問。」
「敢問閣下名諱?」
「喔,這倒是在下疏忽了,吾乃蒯徹是也,趙國範陽人士。」蒯徹拱手道。
果然是他!
項羽沒想到竟然會在安陽見到歷史名人蒯徹,這也太巧了吧,他怎麼會來安陽呢?
要知道,蒯徹這個人在秦末漢初這段歷史的名氣可不小,他可是韓信帳下的第一謀士,為韓信出過不少良策。
特別楚漢爭霸的後期,韓信能立下那麼大的功勞,多半都和蒯徹有關。
比如韓信受了劉邦之命出兵平定齊國,可是當他率軍走到一半的時候,劉邦的使者酈食其就已經說服了齊王舉國投降。
故此,平定齊國的功勞本已不屬于韓信了,但是蒯徹說服了韓信繼續進攻,最終平定齊國,奪得了天大的功勞。
後來又因為韓信功高蓋主危機四伏,蒯徹就勸說韓信自立門戶,與項羽和劉邦三分天下,結果韓信犯傻沒听,蒯徹就離開韓信繼續做他的算命先生去了。
等韓信被貶之後再想謀反就已經晚了,無兵無將也沒有蒯徹幫他,最終落得個淒慘的下場。
有意思的是,劉邦听說了蒯徹曾經獻計韓信三分天下的事,就想秋後算賬殺掉蒯徹,于是就派人把蒯徹給綁上大殿審問。
可蒯徹卻大呼冤枉,劉邦一听就火了,這事韓信都親口承認了,哪里還能有假?
不過,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劉邦也得給人一個解釋的機會。
然後,蒯徹就拋出了他那各吠其主的說辭,並未否定自己曾經說過三分天下那樣的話,而是強調自己當時只認可韓信,並不知道劉邦才是真命天子。
身為韓信的謀士為韓信考慮有什麼錯呢?天底下為自己主公獻計的人多了,殺的盡嗎?
劉邦一听覺得有道理,而且蒯徹話中已經有了服軟的意思,或許此人將來有用,所以就放了他。
正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蒯徹後來不但兒孫滿堂家大業大,而且還一直活到了漢武帝時期,並且為了避諱劉徹之名,改名蒯通,他的後代也一直活躍到了三國時期,都是了不起的謀士。
至于,蒯徹是怎麼跟隨韓信的,項羽倒是沒有半點印象,也可能是現代歷史文獻中根本就沒有記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