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左良玉的不戰自潰,以及錘匪哨船不斷的抵近南京,這些消息都是瞞不過的。
南京城內混亂一片。
有些士紳也不願意在南京城內待著了,他們不相信史可法掌兵能力。
從日漸增多的明軍魚肉百姓的桉例而言,史可法甚至連那些能抵御錘匪的明軍,都沒有掌控在他自己手中。
否則那些士卒如何膽大包天?
南京越發的混亂起來,各種亂子層出不窮。
史可法也如願以償得到了一萬斤的斷腸草,甚至去親自檢查了一番。
他也知道斷腸草不是單純的一種藥材,而是多種毒藥材的混稱。
這也能解釋的通,這一車車藥材形狀是不一樣的。
只等著錘匪圍攻南京城時,他便派人向水中投毒。
毒死這些大明的反賊。
縱然毒不死,也能讓人產生很多癥狀。
可以趁機宣揚是上天懲罰他們這些亂臣賊子,天佑大明之類的。
一幫反賊,能有什麼見識?
至于供貨商是誰。
以及從南京城得到了許多儲備火藥,史可法還得花銀子購買,都不重要!
目的達到了就行。
如今南京的形勢越來越嚴重,但皇帝命令漕運總督史可法運送一片糧食走海運到天津。
在遼東戰事開啟前,為了解決遼東糧餉運輸的問題,中書舍人沉廷揚上《請倡先小試海運疏》,建議恢復元代朱清所開創的海上漕運。
他將《海運圖》進呈崇禎,崇禎命造海舟試之。
沉廷揚乘二舟,載米數百石,由淮安出海,數日抵天津。
崇禎大喜,加廷揚戶部郎中,寧遠軍餉率用天津船赴登州,等東南風轉粟至天津,又等西南風轉至寧遠。
且海運時間比漕運快多了,在他看來中間能夠遭到損失的機會極小。
現在賀今朝主動幫崇禎絕了他南遷的心思。
崇禎全力支持遼東戰事,只能從江南等地抽調大批錢糧供應。
而淮安自古就是南船北馬交匯之地,屬實是中國運河之都。
史可法在應對外錘匪的攻勢,且細心布置妥當後,自是要全力辦妥皇帝的命令,大量糧食在淮安裝船出發運往天津。
在此期間也有人大量出逃南京城,史可法也不去理會,只是把南京的難處快馬告訴皇帝,並且重重參了左良玉一本。
說他引狼入室,不戰自逃,隨江擄掠,總之無惡不作。
南京城有今日這種局面,全都是左良玉一人所致。
他麾下空有二十萬大軍,卻不肯抵御錘匪。
對于大明而言,南京是江南地區的政治中心,這里也有一套成熟的班子。
盡管因為崇禎要縮減開支,裁撤了一些官員,可依舊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南京城易守難攻,「東有鐘阜之高,西有長江之險,南連峻門,北枕後湖」,是虎踞龍蟠之地。
史可法以及他的幕僚為了守住南京,搜集了百余門大炮擺在城牆上。
同時派出三千人駐扎在城外雨花台,互為掎角之勢。
可是想要守住南京,必須控制長江。
以此實現江防、城防相互結合的防御體系。
但是面對錘匪,明軍水師可謂是屢戰屢敗,望風而逃。
先前精心購構建的九江、湖口、蕪湖等江塞防線,屁用沒有,使得明軍的沿江防務體系迅速土崩瓦解。
錘匪分兩路進攻南京,水軍率先封鎖長江水面,且時不時的沿江向明軍的駐地放炮。
高杰等人皆是果斷後撤,躲到鎮江去了。
史可法先前布置的南京屏障幾乎沒有。
饒是一心想要交戰的黃得功獨木難支,麾下士卒也扛不住錘匪水軍的炮轟,故而撤回南京。
因為明軍在湖北前線接連潰逃,早就嚴重影響了南京守軍的士氣。
南京城內眾人寄托的長江天險的希望,完全破滅。
黃得功勸史可法到上游督戰,不要死守一地。
南京城從來不是這麼守衛的。
但是史可法認為兵力不足,自是要以南京為最終防守地點,保證陪都不被賊子所得,不可再次分兵。
黃得功無奈,只能跟著史可法守住南京,期待著遼東戰事能夠盡早結束,洪承疇率領十三萬大軍南下支援。
這遠水何時能解得了近渴啊?
武昌城到南京大概有一千里的距離,經過快一個月的時間,劉二虎才帶人接近南京城。
賀今朝帶領水師與劉二虎順利會和。
此時圍攻南京的錘匪士卒並不多,只帶了不足四萬,那一萬多人則是分別駐守從河南到湖廣的各個要點。
但是在河南、湖廣收攏的明軍降卒到有兩萬余人,加上臨時征召的青壯在五萬人左右。
這些陷陣營以及打雜的人除了想要加入錘匪正兵,就是想要從錘匪這里賺銀子。
當然其中不缺乏被官軍給逼反的平明百姓,想要加入錘匪後,還有銀子賺。
要不是賀今朝嚴格要求征召數量,沿江上千里的百姓都得給賀大帥打工,讓他養活著了。
此時南京城外烏壓壓的盤踞了十萬余人。
其中超過一半多人都是屬于打雜那種,幫忙運糧以及開船的。
反正明軍也分不清楚錘匪正兵輔兵之類的。
他們只能看見江面上戰船遮天蔽日,一眼望不到邊,如此駭人的景象。
只會讓城內人覺得反賊人數極多。
雨花台的明軍士卒,在史可法下令用土袋堵死十三座城門,勢要與南京共存亡的消息傳出後。
南京城外的守軍極為不給力,直接扔掉大批輜重,全都逃回城中。
至此,明軍在南京城外的陣地全部放棄,猶如翁中之鱉一樣。
錘匪士卒駐扎在下等地,人喊馬嘶,戰船林立,旌旗蔽日,氣勢駭人。
城中守軍根本就分辨不出來,賀今朝手中到底多少精銳士卒。
近「十萬大軍」號稱三十萬人馬,從南京城外到江東門,長達數十里,到處都是錘匪士卒立下的營寨,共計二十五座。
城內守軍見錘匪人多勢眾,且殺氣騰騰,個個心驚膽戰。
大錘元年七月一日,兵圍南京。
賀今朝拿著單筒望遠鏡細致觀察城牆上的守軍情況。
南京城高大、堅固,規模極大,全城周長近百里,有十三座城門,各個方面都超過了武昌,為六朝古都。
正是:三山聚寶臨通濟,正陽朝陽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鐘阜,儀鳳定淮清石城。
每座城門都有相當規模的敵樓,並有數到木門和千斤閘,且每個門都有甕城。
三山、聚寶、通濟三門各有三道內甕城,冠絕其余城門,而且還有甕洞用于藏兵,把城門這一薄弱地點變為強項。
每個藏兵洞可以藏百人左右,但現在史可法手頭也沒有兵可防。
尤其是當太平門出現錘匪時,他得把重點兵力放在那里。
因為此處沒有護城河,方便進攻,因此段為大明龍脈,不可隨意挖掘,故而無護城河。
外城擁有一萬六千垛口,光是按照垛口防守,就需要一萬六千人。
但是城內根本就沒有這麼多的守軍。
史可法調動的也就剩下黃得功、劉良左。
鳳陽總兵牟文綬以及高杰等人一個守著鳳陽不敢來救,一個在鎮江看熱鬧。
這兩位總兵手底下合計也不足一萬,遂大肆招募城中青壯。
史可法又請魏國公徐弘基組織鄉紳負責城中治安,以及幫忙協助守衛南京。
可是按明朝永樂以後的兩京制度,在南京掌握實權的三個人是南京兵部尚書、守備南京勛臣、鎮守南京太監。
其他勛臣和六部、都察院大臣不過虛有其名。
魏國公雖然是開國第一功臣徐達的後代,只是在各種典禮時排班居首,擺擺樣子罷了。
真正能做主的還是守備南京勛臣猩城伯趙之龍。
于是,在交戰之前,明軍拼湊了三萬多人,總算是一個垛口能分兩個人防守了。
但大多是臨時招募的壯勇。
而魏國公徐弘基協守南京的士卒,更沒什麼戰斗力,他本人病病殃殃的,在天啟元年就以病辭任。
結果今年又被崇禎任命為南京守備,加太傅。
此時連上城牆視察都困難,只能在家燒香拜佛,祈求能夠戰勝錘匪,一切都落在了趙之龍身上。
他看著城外錘匪如此雄軍,面色緊繃。
趙之龍從來都沒有像史可法那樣盲目自信。
就逃進南京的那些兵將,有幾個能打的過錘匪?
要是能打,根本就不可能讓錘匪靠近南京,左良玉、高杰等人皆是與錘匪交過手的。
要不是他們跑得快,那就是個死。
趙之龍心中有投降的打算,否則被動投降的待遇與主動投降的待遇能一樣嗎?
唯一讓他擔心的便是錘匪會宰了他們這幫勛貴,听聞賀今朝最愛劫富濟貧,所有的士紳都給宰了,把他們年輕貌美的夫人給據為己有,一夜睡上八個。
趙之龍也不知道賀今朝是什麼龍精虎 的人物,對上幾個熟婦還能有如此的本事!
不錯,謠言到了南方就不是黃花大閨女,而賀今朝也往「梟雄曹操好人婦」身上靠了。
在北方等地,為了避免被錘匪擄掠閨女,及早定下親事的人家極多。
到了南方,情況倒是反過來了。
這些也多是左軍在湖廣南直隸做下的惡事,在有心人的傳播下,自是要安在錘匪的頭上。
城牆上的人在觀察城外的錘匪。
賀今朝也在觀察城牆上的明軍。
他發現明軍士卒許多連盔甲都沒。
而且賀今朝也得到了消息,明軍將領多是往鎮江逃跑,而左良玉更是奔著杭州的方向逃。
「大帥,打下南京指日可待。」
劉二虎嘿嘿笑了兩聲,這次陸地行軍清除沿岸明軍,又收降了不少明軍,沿途都有船只補給糧食。
千里行軍,以老帶新,倒是也能歷練出來一些新兵。
「嗯,派人羊攻一二,試試城上火炮的成色。」
賀今朝吩咐了一句,便帶著人打馬往營寨走。
劉二虎對于羊攻城池,自是有些心得。
上一次攻打成都,也是羊攻,但直接就變成了真打,讓麾下士卒立下難以想象的大功勞。
況且這還是錘匪頭一次攻打如此大的城池。
據大帥說南京是歷史上最大的城。
而且在防御上,除了外城,還有京城、皇城、宮城四重城牆。
不得不說,南京城實在是太大了,城牆看著比西安的還要高。
至于太原的城牆,因為大宋的緣故,都沒什麼資格相提並論。
打腫臉充胖子的十萬人擺在南京城外,其實還真不叫什麼密密麻麻。
但此時城牆越大,錘匪士卒就越興奮。
打下南京,滅了大明的陪都,這不比打沒有城牆的中都鳳陽,更加讓人覺得有成就感?
大帥當皇帝的目標越近,咱們過上好日子的時間也越長。
一時間,南京城外喊殺聲震天,並有大批錘匪士卒沖殺。
「開炮,開炮!」
親自督戰的史可法下著命令,叫人擊退反賊。
隨著炮聲轟隆,城牆上的百余門火炮紛紛發力,開始向城外的錘匪發炮。
城牆上的虎蹲炮,甚至嘉靖年間鑄造的火炮都抬出來了。
錘匪士卒听到炮響之後,掉頭就跑。
史可法顯得極為振奮,他大叫著錘匪退了。
城牆上爆發出一陣歡呼。
有些文官激動的都哭了。
至于什麼炸膛受傷的士卒,根本就沒有去管。
但黃得功卻是不這樣想,他看著城外撤軍的錘匪士卒,倒在地上的都沒見到。
操炮的士卒甚至都沒有判斷是否進入射程,就听著史可法的命令,慌忙填裝發射。
隔著老遠,那能打到人嗎?
「秦王,城內守軍操炮手不是很好。」張福臻透過望遠鏡觀摩了一會。
他就盯著一門火炮,不說打一炮之後需要等待的時間久,才能恢復到打下一炮。
準頭也就是沒個準頭。
這些人是不是不會玩炮啊?
一時間讓張福臻回想起當年不足百名的倭寇一路打到南京。
「明軍越來越爛了。」賀今朝也放下望遠鏡,對著左右道︰「傳令給周達,叫他率一部炮兵反擊,看看效果。」
「是。」
傳令兵揮舞著旗幟,向著炮兵陣地傳令。
隨著賀今朝的命令,三十余門火炮被推了出來,擺在三山門前,開始調整炮口,對準敵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