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做甚?」
龔鼎孳一曬,向著眾人笑道︰「沒有太子的諭令,我敢隨意公布調撥的軍需數字?漫說你們了,就算是本司的那些官吏屬員,想知道詳細數字的,保密局的人是吃干飯的?唐起龍和陳洪範人家都盯住了給抓了,咱們這些人,還是老實些好。再者說,陳百史你敢公布繳獲詳細,斬首詳細?方密之急的跳腳,他的戰報寫的妙筆生花,沒有詳細數字,人家還敢指著他的鼻子說是偽造!」
他說的當然是笑話,在場跟隨皇太子近前的人,最差也得是個副司正,都是身著朱紫的高官,而且青年新銳,正一心報效國家的時候,平素大伙兒都忙的腳不點地,也就是這種時候,能略作放松,調整一下緊張的神經。
龔鼎孳,也是故作驚人之語罷了。
這段曰子,他這個軍需司的司正每天最多睡兩個時辰,臉又干黑又瘦,簡直月兌了形,現在這副模樣,簡直就是和幾個月前的陳子龍一樣。
行營諸司也是開玩笑,皇太子用人,怕最後都是要把人用成這般模樣,才算對的起給付的俸祿了。
仿宋朝王安石變法的厚祿之法,也是已經在清江試行了。
只不過稍有不同,王安石的變法重心不是在官員上,事實上宋朝的官員俸祿太過優厚,特別是做到四品或四品以上,養活一家百口再置千畝良田,一點兒問題也沒有。
至于做到宰執的位子,那就更加不必愁子孫後代的事了。
宋人宰執,明面上的收入最少能甩明朝內閣大學士一百條街!
所以宋之士大夫有風骨而不黨的居多。這一點,和明絕然不同。
明之風骨當然也不差,但很多都在結黨之上,或是只針對皇帝而不針對同僚或是不敢損壞本集團的利益,比如東林黨和閹黨的斗爭,或是文官們與世宗或神宗的斗爭,不外如是。
象宋人士大夫那樣純粹以國事出發,以國事為先的風氣,在明朝還真的不大多見。
自然,宋末亦有黨爭,只是與明不大一樣,看似相同,其實相差甚遠。
至于朱慈烺的厚祿法,則是官吏一體。
清江涮新吏治之後,吏員人數已經大為減少,那些百年吏員世家,把持地方,與士紳勾結挾持地方官,把持地方政務的情形,絕不可能再度發生。
而只叫馬兒跑,卻不給馬兒草吃也是不成的。
官員俸祿,比如司正一級,原本按朝廷的俸祿標準不過就是一年不到四百石,折成銀,按江南糧價只是不到二百兩銀,當然,原本就沒有給齊俸祿這一說,折鈔,折物,真正到手的只有不到百兩銀和一百多石糧。
象海瑞的年代距今一百余年,他一次能領到二十三兩銀還有一些糧食物品,養活自己都困難,更不必提這其中還有人情往來,公務開銷等費用了。
朱慈烺的手筆極大,現在清江這里不論是銀子或是糧食統統都不缺,每個司都有一定數字的公使錢,比如偶爾吃個飯,或是添置公務物品,或是發點加班費什麼的,都是從公使錢里頭出。
這個錢當然不是隨意用,年底一樣報賬上來。
至于人情往來,明朝官場上最流行的打秋風一說,也是官場[***]之源頭,也是官員形成利益集團,彼此分割利益,對抗皇權的根由,這一層,是從源頭上掐了,絕不再允許。
至于個人俸祿,則是分為實物與銀兩兩種。
銀兩上,每個司正每年有六百元的實發,按糧食物價來算,也是後世的三四十萬的年薪了。
看似不少,但與這些人的能力和聲望來掛鉤的話,倒也並不算多。
實物上,按品級不同,每個官員每季都會有不同的實物發給。
糧食分米麥兩種,每年發兩次,都是一百二十石,再有炭火、絲綢、布匹、草藥等物資,也是按不同季節,不同等級來發放。
朱慈烺希望以後自己治下的王朝,官員對王朝有真正的忠誠和向心力,這種東西也是要體現在細節上的,每年冬季將至的時候,每個官員能收到一百斤或一千斤炭,這種感覺,恐怕比發現銀要更貼心一點。
甚至是元隨家僕,這一層也是和宋朝學了個十足。
每個司正可以由國家派給七個元隨,負責警衛,雜務,賬簿管理等等。
其俸祿發給,也是由國家負責。
當然,這其中是不是有軍情司保密局的人,或是有廉政司的人,這就得兩說了。
總之,在厚祿法之下,官員實際的收入最少增加了十倍,這個範圍還包括普通的吏員在內。
只要沒有被裁撤的循良吏員,在這一次重祿法下,都能得到比以前貪污舞弊還要實惠的多的好處。
此法一出,頓時天下矚目。
原本在廢兩改元之後,火耗盡數歸公,再加上厘金商稅與納絹之事,皇太子已經站在風口浪尖上。
一個月前,高弘圖這個戶部尚書就斬釘截鐵的斷定,朱慈烺這個皇太子恐怕將不安于位。
眾[***]詞的攻訐,而崇禎皇帝向來不是意志堅定忽視輿論的人。
大明很多事,就是在皇帝在不該堅持的事上堅持,而在該堅持的事上卻持軟弱態度而導致的。
最少,在很多人眼里,崇禎能放縱皇太子走到現在這種地步已經是走的夠遠了,底下如何,殊難逆料。
但厚祿法一出,頓時就是天下失聲。
大明官員俸祿太薄,此議由來也非一曰。
關鍵還在于朱元璋和朱棣這爺兒倆身上。
老朱是農民出身,舍不得那些養官的銀子,朱棣四爺則是一個狠角色,手中有鋼刀,就是要你賣命不給錢。
在朱棣的時代,賞大明寶鈔,折香料當官俸的事極多,這事兒形成了一個優良的傳統,原本就不優厚的官俸被攔腰一切,再加上物價上漲,雇佣師爺等公費開支,官員要不貪污和有灰色收入,其結果就是只能和海瑞一樣成為一個吃不起肉的變態。
明亡之後,顧炎武總結了很多東西,其中關鍵一句就是抱怨官俸太低,顧直言,自古以來,官俸之薄沒有超過本朝的。
他倒不曾想到,在明之後還有清這個奇葩,官員俸祿更是又打了七折。
當然,這種事是干不長久的,就算有八旗武力集團當後盾,清朝中期還是出了養廉銀制度,不然的話,就玩不下去。
官員是當時人中的精英,千萬人擠一個獨木橋,他成功了當然有實施自己政治抱負的一面,濟民利國,正常人都會如此。
但他更要養活妻兒,回報父母家族,你不給,他肯定就會自己想辦法。
明朝俸祿一低,很多毛病就由此而生,吏員俸祿更低,而且絕了上進之路,這簡直就是鼓勵吏員們貪污舞弊,簡直沒有比這更愚蠢的事了。
厚祿法一出,天下失聲,而私底下對皇太子魄力的議論也就是甚囂塵上,簡直是說什麼的都有。
但這種事,有識之士都知道,只要一出來,就絕對阻止不了。
哪怕是最不怕倒霉的言官,在這種事上也是不敢出聲反對的。誰出聲反對,就是和全天下的官員或吏員過不去,不僅自己要倒霉,將來還要禍及子孫!
清江這里已經開始實行,所有官員在十月底將領取自己的本月俸祿,並且因為天氣轉涼,最低等的吏員可以領十二斤柴炭,最高等的官員,則是有千斤之多。
此事由江北的新聞分司先上報,接著便是南京,江南一帶,然後到湖廣雲貴,從決定的九月中再到十月初,天下已經皆是听聞此事。
而除了厚祿法外,廉政條例,地方行政規範,提刑分司等行政法律的改革亦在商討之中,行營之中,每對淮揚徐睢一帶有所改變,都會有報紙刊登,分發各地。
朝廷大政,無形之中由人議論不禁,光是這一層,皇太子的胸襟氣度之廣博宏大,也就叫人佩服了。
再加上最近戰報不斷,明軍罕見的對清軍采取攻勢,盡管都是小規模的戰斗為主,但不可否認為,這是萬歷年間努兒哈赤起兵之後數十年間明軍唯一采取攻勢的時候!
到了此時此刻,皇太子聲望之高,也是一時無兩了。
「你龔孝升還不要拿我來說嘴,」陳名夏斜看龔鼎孳一眼,嗤笑道︰「軍政司沒有報出詳細,不過是要復核,不要鬧出笑話來。現在戰馬兵器鎧甲已經報解來不少,首級也多半送過來了,你瞧吧,幾天之內,方密之準得把臉給笑歪了。」
眾人都是感嘆,也有不少羨慕的。
原本大伙都是才子,都是江南才智之士,不過方以智討了個好差事,和一群復社同志分駐各地,每天就動筆寫寫新聞什麼的,這些東西對他們這些人來說,簡直就是信手拈來,沒人會覺得差事沉重,一想自己拼死效力,方以智這廝卻搖著筆桿子賺得大名,現在復社之中,風頭最勁的,也就數這廝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