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可以陪他們玩玩,但其實根本沒有必要,畢竟我不需要孔聖後人氣運,只需要盡力護住孔雪笠的性命。」
蘇城看著眼前的場景,心念一動,就打算離開這個地方。
不過,縱然要離開,也不可能對周圍的人視而不見。
這里並不是幻境,周圍的人也都是活人,如果蘇城此時放任不管,這些人必然是要死去的。
「如果我的記憶被影響,還真不好處理眼前的情況,但眼下麼……簡簡單單便能解決。」
蘇城緩緩抽出了長刀,沒有絲毫廢話,向前輕輕揮動。
轟隆!
靈光浮動,虛空劇烈地震蕩著,一道道光暈憑空閃現,似天意變化,又似人道運轉,在場近千人瞬間覺得心中一空,失去了一切的感知。
這一招正是呂洞賓的三法劍之一,一念之間斷去人的思緒,蘇城此時已經是能做到了。
「讓這些忘記我的存在,忘記彼此的爭端……隨後再出現其他事情,就是他們緣分使然了。」
蘇城心念一動,長劍輕輕一動,虛空的光暈發生變化,隨後場中數千人神色一動,而後宛若***控一樣,相繼離開了這個地方。
原本一場可能出現的慘烈戰斗,便已經無聲無息間被解決。
「接下來,我倒是要看看,還會發生何種事情?」
蘇城收回長劍,身形一動,潛藏著暗中,跟隨著鏢局一行人離開。
而就在蘇城元神化身,在未知之地做這些事情時,蘇城的本體在外界也知道了里面的情況。
「里面過去了一日,外面時間卻絲毫沒有變化……看來兩個地方的時間流速,也是不一樣的。」
蘇城第一時間發現了異常,也沒有太過詫異,畢竟在此之前,他經歷過類似的事情。
「如此一來,倒也不必等待太久,應該再有一段時間,陷入其中的人,就應該回來了。」
想到這里,蘇城看了看身前的白霧,猜測著究竟是誰,使出的這種手段。
以蘇城的眼光見識,也未曾發現那個世界的異常,似虛幻似真實,著實非一般的手段。
嘩嘩!
正在此時,虛空之中泛起漣漪,而後三道身影緩緩出現,來到了蘇城幾人身前。
其中一人蘇城自然認識,此前也都見過,乃是出身狐族軒轅墳的那個蘇銘。
另一人相貌奇特,不是中原人士,身著黃色僧衣,短發彎曲,周遭虛空似有佛音響起,讓蘇城馬上想到了曾經打過交道的西域番僧。
這倒是蘇城未曾想到的,他們此前打探了不少,卻並沒有關于番僧在這里的消息。
最後一人也是個和尚,體魄雄偉,身著紅色袈裟,一手持著佛珠,一手持著缽盂,臉色沉穩,神光內斂,恍惚間猶如一輪大日在其身上升起。
不用多少,如此氣度,還與蘇銘同行的,必然也是渡劫存在。
甚至于,蘇城對來人的身份,還有了一個猜測。
「金山寺法海……」
相比較出身狐族的蘇銘,法海的名字才是如雷貫耳,當然,相比較那些傳聞,法海究竟是何性情,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見過三位前輩……不知您三人此時現身,可是有什麼吩咐?」
蘇城上前一步,神色恭敬詢問道,眼前兩人修為放在那里,無論雙方是敵是友,都值得他的尊重。
「呂祖弟子果然了不得,數日時間不見,竟然已經成就化神。」
見得蘇城的修為,蘇銘由衷稱贊了一句,到了他們這樣的境界,自然更明白,化神境界的不容易。
天賦、資質、毅力、
氣運、心性等缺一不可,能修煉到化神境界的,無論如何,都要稱之為絕代人杰,是千年難出的人物。
就如同蘇銘出身的狐族,有傳承、有資源,可以說什麼都不缺少,但最終能有所成就的,卻只有少數存在,更多的最終是碌碌無為。
「不錯,如此人物,若非是呂祖門下,老衲都想收為弟子了。」
法海雖然神色嚴肅,但言語間也是充滿贊嘆。
「的確非同凡響。」
一旁的番僧也說了句,神色淡然,看不出是喜是怒。
「都是機緣巧合,不知三位前輩?」
蘇城不想與眼前三人浪費口舌,再次問起了三人的來意。
與田道人先祖不同,眼前三人與他不是一路人,都是老狐狸一樣的人物,胸有溝壑,步步算計,與其多費口舌,還不如直截了當。
「施主進入秘境,卻未曾擾亂布置,我等三人來此,一來是表示謝意。」
法海轉動佛珠,不怒自威,突然說起了另一件事情。
「二來也是要告訴施主,為何我等要謀劃孔聖後人氣運……」
嗯?莫非不是為了突破修為?
蘇城心中一動,看了眼蘇銘,又看了看法海,覺得此前的猜測,或許有些錯誤。
本以為蘇銘是為了破除軒轅墳狐族的因果罪孽,而法海與西域番僧等是為了佛門勢力發展,或者用來突破修為。
但此時看來的話,事情似乎並不是他以為的那樣。
「還請兩位前輩賜教,晚輩洗耳恭听。」
蘇城神色一正,倒是想看看,身前三人會說出何種事情。
呼呼!
法海扔出手中缽盂,而後一陣佛光閃爍,缽盂變得巨大,凌空懸浮,籠罩了下方的眾人。
「其實謀劃孔聖後人氣運,我等的確各有私心,但……這並不是我等的真正目的。」
蘇銘看了看缽盂,隨後揮動衣袖,青光飛舞,虛空出現一道畫面,里面正是孔雪笠等人。
見得畫面中孔雪笠幾人的行動,蘇銘稍作停頓,繼續說道︰
「天地大變在即,我想……作為呂祖門人弟子,道友應該是知情的。對于這個情況,世間的勢力各有應對之策,不說昆侖、玉闕等勢力如何,我等這些人也有各自的應對之法,最關鍵的就是獲得足夠的氣運……」
蘇城聞言微微皺眉,想起了徐鴻儒與白蓮教,也想到了西湖龍君,還有慈航普度,也想到了燕赤霞與知秋一葉,心中對聊齋世界的情況,算是徹底有了一個了解。
聊齋世界天地大變在即,天地元氣會不斷枯竭,如今別說成就仙人境界,縱然是化神、渡劫修為,都會覺得不適應。
而當天的元氣進一步衰弱,甚至徹底枯竭之後,修道者便會徹底滅絕,這可以說是修行界的一大劫難,因此但凡是知曉此事的,都在謀劃著解決之法。
昆侖、玉闕、劍閣等宗門有著謀劃,徐鴻儒、西湖龍君、慈航普度也是如此,而眼前的蘇銘、法海以及番僧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