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吳國派系之爭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公子恆是一個酷似慶忌的雄主,銳意進取,野心勃勃。

而公子鴻則是守土開疆之君,仁德愛民,能力出眾。

慶忌選擇公子恆,可以讓吳國的國力更上一層樓。

要是公子恆活的夠久,說不定還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創舉。

不過,公子恆也可能讓吳國的霸業傾頹,甚至是滅亡,陷入到萬劫不復的境地。

若是慶忌選擇立公子鴻為儲君,以後者的品行、能力,勵精圖治,使吳國和平發展,蒸蒸日上,可以為吳國日後一統天下,實現大治,打下堅實的基礎。

公子恆,好比歷史上的漢武帝劉徹、魏武帝曹操。

有一定的性格缺陷,卻無傷大雅。

但是以吳國的國力,能讓公子恆恣意揮霍嗎?

公子鴻,好比歷史上的扶蘇、朱標。

仁德孝順,也不失剛毅。

當然,扶蘇可能談不上剛毅,這廝在接到趙高、胡亥的偽詔後,竟然真的自刎謝罪,實在是迂腐不堪……

不過,這也恰恰證明,扶蘇很孝順。

對待慶忌,公子鴻一直都是十分的孝順,這正是慶忌所看重的。

誰不喜愛一個孝順的孩子?

「大王,其實老臣還是更看好公子恆。」

季札思索良久後,朝著慶忌作揖行禮道︰「請大王相信自己的兒子,相信吳國的大臣。」

「恆公子便是會犯下一些過錯,若能及時糾正過來,未嘗不可。」

「只要恆公子如大王一般,善于納諫,能夠從善如流,我吳國的霸業,就能一直延續壯大,甚至是完成大王未竟的事業!」

「……」

听到這話的慶忌,陷入了沉思。

顯然,季札也知道,在公子恆的治下,吳國必將強大,只是潛在的風險也不小。

公子鴻則更像是一代繼往開來的仁君,不善于開拓進取,多半會孜孜不倦的為吳國謀求和平發展,卻能穩固吳國的江山社稷……

慶忌現在面臨的抉擇,好比是歷史上的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的兒子,秦武王嬴蕩,算是一名有作為的國君。

秦武王重武好戰,在位期間,平蜀亂,設丞相,拔宜陽,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築堤修橋。

可惜的是,在進入周王室的王畿之地後,秦武王與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兩眼出血,脛骨折斷,到了晚上,氣絕而亡,年僅二十三歲……

毫無疑問,秦武王是一代雄主。

在外交上連橫衛秦,聯越制楚,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此外,秦武王還善于納諫。

大將甘茂伐韓之前,與秦武王訂立息壤之盟。

甘茂攻打宜陽五個月還未能攻下,秦國大臣樗里疾和公孫奭提出反對意見。

秦武王想召甘茂回國,打算退兵。甘茂以息壤之盟,故事重提,秦武王于是增兵五萬,派烏獲前往協助甘茂。….

甘茂亦散私財以賞部下,秦軍果然士氣大振,擊退韓國援兵……

可想而知,要是嬴蕩壽命夠長,再多活個幾十年,秦國會有兩個結果。

一種是秦武王的成就比秦昭襄王更大,一種是因為秦武王窮兵黷武,導致秦國的國力一落千丈……

……

翌日,慶忌就在奉天殿的大朝會上,提出立儲之事。

對于這樣的事情,吳國的公卿大夫們,都顯得十分的積極。

畢竟,這可是從龍之功!

當然了,像是計然、孫武、伍子胥這樣的肱股之臣,則是沒有發

言,沉默不語。

因為他們早就勞苦功高,不必依靠從龍之功,來加官進爵。

至于是否能保住自己的地位,他們也都不太在意。

為何?

因為他們的年紀都不小,知天命之年!

而慶忌連不惑之年都沒到,說不定他們都將早于慶忌之前過世。

既然如此,他們又何必摻和進去?

這個時候,在吳國的朝堂上,主要是分為四個派系。

一個是吳國本土的老世族派系。

一個是楚國派系。

一個是越國派系。

一個是齊國派系。

吳國的老世族派系,以申息、被離、燭庸等人為首,勢力盤根錯節。

楚國派系,以範蠡、伍子胥、伯等人為首,佔據著一席之地,唯一能跟吳國本土的老世族大臣相抗衡的派系。

不,總的來說,楚國派系,是為吳國的朝堂上,甚至是朝野上下最大的一個派系……

越國派系,以勾踐、鹿鳴等人為首,還籠絡了一些來自宋、魯、衛、陳等中原列國出身的公卿大夫,拉幫結派。

齊國派系,則是以孫武、田穰苴等人為首,一直都是中立派,除了晏嬰一族在朝中發言,齊國派系在軍中的話語權更大一些。

四個派系中,楚國派系最強,吳國老世族派系次之,緊隨其後的是越國派系,最後則是齊國派系。

按理說,齊人在吳國朝堂上佔據的席位,不比楚國少太多,何以遜色于越國派系?

這就不得不說,勾踐收買人心的本事。

準確來說,是勾踐打著為公子恆網羅黨羽的旗號,在收攏那些中原列國的大臣士子……

因為,公子恆是慶忌的嫡長子,日後繼承大位的可能性,明顯更大!

「大王!」

郎中令勾踐出列道︰「臣以為,廢長立幼,廢嫡立庶,自古以來便是取禍之道也。」

「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無嫡長則立賢!」

「臣聞之,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五世而遷之宗,在繼高祖者也。」

「是放祖遷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稱也。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

話說,目前朗讀听書最好用的,換源,安裝最新版。

「這是宗法制的原則,大王豈可逾越?」

有夏、商、周三代,夏朝的帝位由兒子接任,偶爾也有傳給兄弟的。

商朝的帝位大多傳給弟弟,最後由最年幼的弟弟再傳給長兄的長子,或以行傳給自己的兒子。

周武王滅商建周後,都于鎬京,並改「帝」為「王」。

周王朝的王位明確規定只傳長子,而且是「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賢」。

勾踐的話音一落,御史中丞鄧析跟著出列道︰「大王,臣以為郎中令所言極是!」

「宗法何昉乎?自古以來,諸侯之嫡長子為世子,嗣為諸侯。」

「其余支庶之後,族類繁多,懼其散而無統也,因制為大宗小宗之法。」

「昔日,先王壽夢有四子︰長子諸樊、次子余祭、三子夷昧、四子季札。」

「壽夢偏愛季子,欲傳以王位,季子深明大義,辭而不受。」

「先王壽夢臨終前,囑咐長子諸樊,王位一定要兄終弟及,以便最後傳到季札的手中,諸樊感泣而應。」

「由是如此,季子三次讓國,傳為美談,卻為公子光之亂,埋下禍根!」

鄧析痛心疾首的高聲道︰「大王!公子光之亂的教訓,仍舊歷歷在目,大王

豈可相忘?」.

迷惘的小羊羔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