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廢黜王後季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最終的結果是,父師、少師選擇了留下,與殷共存亡。

微子啟則選擇了離開。

與之相關的另兩個人物是,箕子仍然勸諫紂王,紂王不听,箕子乃羊裝瘋狂,被貶為家奴。

而比干冒死直諫,結果被紂王剖心而死。

微子離開紂王之後,投奔了西伯姬昌。

周武王伐紂克殷後,微子便手持祭器來到軍門,袒胸露肉,兩手綁在背後,讓人牽著羊(犒勞周師),拿著茅,跪在地上前行向武王謝罪求告。

茅草是祭祀時沾酒用的,交出茅草,表示交出祭祀權,真心投降。

于是,武王就釋放了微子,恢復了他原來的爵位。

武王死後,成王繼位,之後發生了管叔、蔡叔之亂。

周公平定管、蔡之亂後,大封諸侯,封微子啟于宋地,建立宋國,以代殷後,並作《微子之命》來告戒他。

微子啟身為人臣,在國家即將滅亡時,雖然沒有像父(太)師、少師那樣選擇與國家共存亡。

也沒有像箕子、比干那樣犯顏直諫,但由于紂王暴虐無道,後人對微子啟的評價也還是很高的。

在周武王伐紂之後,微子又投降了商朝的敵人,按一般常情來說,這是不對的。

但是紂王從來都是被當作暴虐之君,而周文、武王卻是仁義之師,所以微子的降周也被稱作是仁者之舉。

歷史上的孔子從來不以「仁」字輕易許人,但孔子說「殷有三仁」,說的就是微子啟、箕子和比干。

在孔子看來,他們三人的做法盡管不同,但都是符合「仁」的要求的。

此時,伍子胥固然言之鑿鑿的讓慶忌選立公子鴻為儲君,卻又提出帝乙遵循立嫡立長原則的事跡,告戒慶忌……

若嫡長子不賢明,未必不可以改立庶長子。

但,以公子恆的能力,完全可以勝任吳國的儲君!

本質上,伍子胥還是在明哲保身,有著兩不相幫的原則。

古往今來,因為立儲問題所發生的禍亂,不可計數。

最典型的,莫過于伍子胥適才所言的殷商「比九世亂」。

眾所周知,商代的立君制度是「兄終弟及,父死子繼」。

從天乙即湯開始,先後有十四個王是按照「兄終弟及」的原則繼位的。

但是從湯算起,第十一世商王仲丁到陽甲之間的五代商王,分別是外壬、河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小乙、小辛共九世,有五位都是「兄終弟及」的。

在這期間,兄弟子佷為繼承王位一直爭奪不休,造成了政治混亂,國力衰弱的局面,致使眾多方國不來朝拜,方國反叛也此起彼伏。

甚至在仲丁至南庚期間五遷其都來避免政治上的進一步惡化,擺月兌舊勢力,緩和國內矛盾,選擇有利的地理位置控制四方。

在這九位商王中,只有祖乙遷都于庇後,商國中興,政治穩定,生產力得到了發展,對方國的控制能力較強,沒有發生反叛的現象。

在陽甲之後,其弟盤庚也因同樣的原因遷都于殷,「自盤庚徙殷至紂之滅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

可以說,殷商的「比九世亂」,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咎由自取……

「國尉,汝有何看法?」

慶忌又將目光,放在了國尉孫武的身上。

原本也想置身事外的孫武,只能緩緩的站起身,朝著陛台之上的慶忌躬身行禮道︰「大王,臣以為,立公子恆,或立公子鴻,皆無不可。」

「若不以嫡長而論,大王或可如周幽王一般,廢黜王後,立如夢夫人為後,再順理成章的立公子鴻為儲君,未嘗不可……」

「放肆!」

此言一出,頓時滿座皆驚。

朝堂之上的所有公卿大夫,都不禁瞠目結舌起來。

顯然,他們都沒有想到,這種大逆不道的話語,孫武都說得出口?

郎中令勾踐更是憤憤不平的道︰「國尉!王後是為大王之結發,一國之母,又未犯錯,怎可輕易罷黜?」

「正是!」

治粟內史曾點更是勃然變色,跟著道︰「自王後入主六宮,諸夫人、公子一片和睦,並無差錯,且相王教子,甚為朝野上下贊許!」

安卓隻果均可。

「如此賢後,何處尋匿?」

「咳咳!」

曾點的話音一落,坐在不遠處的孔丘,就不禁咳嗽出聲。

直到這時,勾踐與曾點這才反應過來。

孫武這是在勸說慶忌廢黜季蔻的王後之位嗎?

不!

絕不可能!

孫武的政治情商是極高的,怎麼可能說出這種無腦的話?

他這是在以周幽王廢申後而立褒姒,再廢太子姬宜臼,立姬伯服為例子,告戒慶忌。

慶忌要是想以公子鴻更加賢明為由,私心作祟的話,可以先廢了王後季蔻,改立公子鴻的生母如夢夫人為王後。

這樣一來,公子鴻就成了嫡長子。

孔丘、曾點、勾踐、鄧析等群臣也都不會再爭論,以「立嫡立長」的理由,相互攻訐……

只不過,讓慶忌廢了季蔻的王後之位,這可能嗎?

「立儲之事,暫且擱置。」

慶忌沒有做出最後的決斷。

他只是想借著這一次嫡庶之爭,來試探一下群臣的立場。

顯然,在各方面能力上,還有人望方面,公子恆都比不上公子鴻。

只是,一個庶長子的身份,就堵住了公子鴻入主儲君之位的通道。

如之奈何?

慶忌心中,對于公子恆、公子鴻也是一樣的看好。

偏愛公子鴻,這是大忌。

慶忌自己心里都清楚。

……

下了大朝會後,慶忌並沒有第一時間返回滋德殿,處理日常政務。

因為,吳國的太保晏嬰,已經臥病在床,命不久矣。

作為國君的慶忌,又怎能不去探望一下晏嬰?

「大王……」

「太保,躺著即可,不必多禮。」

慶忌親自扶著病榻之上的晏嬰,拿出一個枕頭,讓晏嬰靠著躺下。

此時的晏嬰,早已是垂垂老矣,年過八十,耄耋之年,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壽星公的存在了!

值得一提的是,晏嬰的年紀,比季札都要年長兩三歲……

歷史上的晏嬰,死于公元前500年,而現在是公元前496年。

得益于吳國較為健全的醫療條件,以及優美的環境,平和的心態,晏嬰比歷史上的自己,已經是多活了四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