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萬年!大吳萬年!」
此時,慶忌正在大司馬伍子胥、國尉孫武,以及田穰苴、胥門巢、熊子丹等一眾吳國大將的陪同下,巡視吳軍營寨。
順便進行一場軍事演習,讓慶忌得以檢閱三軍,察看一下吳軍當前的戰斗力。
吳軍的營寨,坐落在距離金陵城二三十里的秦淮河之畔,依山傍水,風景秀麗。
在這一片佔地極廣的營寨中,常年屯駐著吳國七八萬的銳士。
這是吳國的機動性兵力,即野戰軍。
吳國的軍隊,已經達到了空前的三十萬常備軍。
多嗎?
多!
但是面對吳國那龐大的疆域而言,只能算是勉勉強強。
不包括宿衛、城防軍的情況下,每逢戰事,吳國可以隨時征調出八萬兵馬投入到戰場上。
若是慶忌發布動員令,緊急征兵,在三日之內,即可召集原本已經退役,卸甲歸田的士兵二三十萬人水陸並行,趕到金陵。
等候慶忌一聲令下,他們即可奔赴前線作戰……
此刻的慶忌,站在高達三丈的點將台之上,接近十米的高度,能讓慶忌一覽無余的看見校場之上,數以萬計的吳軍將士那颯爽的英姿,抖擻的風采!
「大王萬年!大吳萬年!」
偌大的校場上,七八萬的吳軍將士,昂首挺胸,宛如瞻仰神祇一般,仰望著自己為之效忠的君王。
他們的神色異常激動,臉上都是一片眉飛色舞的表情。
慶忌站在拜將台之上,放眼望去,入目所及之處,盡是一片緋紅色的汪洋大海!
若是按照「五行德運」之說,其規則是五行相勝,即︰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循環往復。
還有一說,則是五行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環往復。
歷代王朝都很關心自己的德運是哪種五行,畢竟關乎正統、天命,豈可時不時就改來改去?
伏羲朝為木,神農朝為火,黃帝朝為土,贏秦為水,漢朝在土、火之中,唐朝為土,元朝為金,明朝為火,清朝為水,其余各朝說法各不同。
就慶忌所知道的,姬周王室,屬于土德,尚黃……
因為商朝滅夏,為水克火,周朝滅商,為土克水。
當然,五行德運之說,其實還沒有真正的形成。
只是吳國歷代君王都比較推崇紅色,固然被發揚光大。
要是按照這種說法,吳承周統,屬于火德,尚赤!
所以,吳國的旌旗服飾,多為紅色。
緋紅色!
這純粹是吳王慶忌個人的偏好。
戈矛如林,旌旗蔽空!
偌大的校場之上,數以萬計的吳軍將士,組成若干個方陣,井然有序的站立在那里,撕心裂肺的高呼著「大王萬年,大吳萬年」!
這樣的吶喊聲,早已經穿透了雲霄,響徹四野。
這,是慶忌的軍隊,是吳國的軍隊!
他們是吳國征戰天下的尖刀!
他們是所向披靡的勇士!
他們的名氣,早已經冠絕華夏,讓敵人膽寒!
只是站在這里,慶忌俯瞰下去,就忍不住血脈僨張,熱血沸騰!
「開始吧。」
「諾!」
得到慶忌的授意後,作為大司馬的伍子胥,立刻下去傳達將令,宣布軍演正式開始。
校場之上,頓時變得空曠起來。
從軍演一開始,慶忌就端坐在拜將台的前端,視野最為開闊的地方,然後將自己的龍淵劍,放在膝蓋上,注視著前方。
「冬!冬!冬!」
伴隨著一陣充滿肅殺之氣的戰鼓聲,校場之上,迎面而來的是一支數以千計的弓弩手隊伍。
不,準確來說,是弓箭手。
因為從第一輪開始,要展示的是吳軍弓箭手的箭術,而不是祭出箭陣。
「弓箭手,預備!」
排列有序的弓箭手,隨著一名都尉的叫喊聲,一步一頓的走上前,宛如一個整體。
「卡察察……」
一隊弓箭手是五十個人,他們不約而同的拉動弓弦,箭頭瞄準了對面八十步之處的標靶。
並不是每個弓箭手,都能做到百步穿楊。
實際上,在大兵團作戰中,單個弓箭手所能發揮出來的力量,微乎其微……
「放!」
隨著令旗的揮下,箭失頓時離弦而出,「奪奪奪」的一陣悶響後,準確無誤的射中了標靶。
箭無虛發!
「好!」
站在慶忌身後的一眾將領跟著拍手叫好起來。
「下一隊!」
「預備!」
五十名弓箭手一輪,一人三箭,必須要保證箭無虛發。
哪怕不是命中靶心,也不會月兌靶!
所有的弓弩手都經過箭術上的檢驗後,又都聚攏在一起,組成一個巨大的方陣——
箭陣!
這正是吳軍的拿手好戲,所向披靡的箭陣!
「預備!」
隨著都尉的一聲呼喊,所有的弓弩手,數以千計的弓弩手都紛紛裝好弩箭,踏著蹶張弩,或者是手指放在弩機的扳機上,目光直視前方。
在距離吳軍箭陣,超過一箭之地的地方,是一大片的稻草人,成片的稻草人,將遭到吳軍箭陣的慘烈「洗禮」!
「放!」
一聲令下後,吳軍的箭陣中,頓時射出了一陣密密麻麻的箭雨。
宛如蝗蟲過境一般的弩箭,遍布整個天穹,自上而下,迅速下墜。
「噗噗噗!」
「奪!」
數以千計的弩箭飛射而過,射中了稻草人,或者是插在了地上,箭尾都還在震顫,發出了「嗡嗡」的響聲……
「好!」
「彩!「
這一回,就連慶忌都忍不住站起身,拍手稱快,算是對這些吳軍弓弩手的贊許。
值得表揚!
正所謂,窮則戰術碾壓,富則火力覆蓋!
而今的吳國,已經有機會能做到,在武器裝備方面勝過敵人,甚至是完全碾壓敵人!
「轟隆隆!」
弓弩手退下後,取而代之的,則是整整三百乘投入這場軍演當中的兵車。
獨、兩輪、方形車輿(車箱),駕四匹馬或兩匹馬。
車上有甲士三人,中間一人負責駕車稱為「御者」,左邊一人負責遠距離射擊稱為「射」或「多射」,右邊一人負責近距離的短兵格斗稱為「戎右」。
吳國擁有戰車的歷史,其實並不悠久。
昔日晉景公給了巫臣三十輛戰車,大概是兩千人,親自到吳國,教吳國人駕駛戰車。
這成為楚國衰落、吳國崛起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