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應他。」
慶忌擺了擺手道︰「來自中山國的良馬,還有牛,多多益善。此事,便交給你全權負責。」
「諾!」
陽虎立即答應下來。
以陽虎的精明能干,斷然不會讓吳國在這件事上吃虧的。
慶忌需要利用崛起的中山國,來充當「攪屎棍」,跟中原列國斡旋,以便于吳國從中謀利。
無條件援助?
那是不存在的。
中山國貧瘠,多為不毛之地,但是那里水草豐茂,牛羊成群。
慶忌看重的,正是中山國的馬匹和牛。
馬匹且不說,能讓吳國組建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
牛,可以充當耕牛,使吳國的農業迎來一次蓬勃的發展。
「伯,秦伯與燕侯那邊如何?」
聞言,伯連忙回答道︰「大王,秦人願意加大與我吳國在貿易上。」
「據秦伯所言,他打算以秦地的牛、羊、馬,以物易物,換取吳國的鹽巴、絲綢、瓷器、茶葉和紙張等物,而且需求量極大。」
慶忌眯著眼楮道︰「若條件合適的話,答應他。」
「諾!」
秦人的需求,為何與中山人不同?
慶忌心里,早就有了答桉。
他早就從黑冰台那邊得知,秦國看到了與西方國家貿易上的極大利潤空間,故而打算經過絲綢之路,跟西方國家直接通商,以此來賺得盆滿缽滿。
但,秦國又不具備生產絲綢、鹽巴、瓷器、茶葉和紙張等「奢侈品」的能力,如之奈何?
秦人能做的,只是加大跟吳國的商業往來,以便于得到吳國多年以來一直壟斷的商品,然後倒手賣出去,賺取差價……
中間商?
是的。
秦國現在就打算充當「中間商」,以此富國強兵。
不過真的靠譜嗎?
靠不靠譜,慶忌不知道。
只是吳國能趁此機會,壟斷秦國的經濟命脈!
說到做生意,秦人遠不及吳人。
「大王,還有燕侯那邊,也打算與我吳國建立貿易上的往來,跟秦、中山二國一般,燕國能拿得出手的,只是牛、羊、馬,還有一些地方的土特產。」
伯皺著眉頭道︰「大王,臣以為我吳國不需要那麼多的馬匹。」
「牛和羊且不說,畢竟羊肉可充當食物,牛更是能作為耕牛使用。這馬匹……我吳國現在得到了大量的戰馬,若是都用以裝備戰車,豈非過剩?」
聞言,慶忌輕笑一聲道︰「伯,誰跟你說,那數千匹戰馬,寡人會用以戎車?」
「這……」
「馬匹之用,寡人自有主張。」
「諾!」
範氏、中行氏、趙氏,以及秦、燕、中山三國獻給吳國,或者是跟吳國交易的戰馬,現在是數千匹,但是日後必然過萬。
全部用來裝備戎車?
不。
且不說吳國有沒有那麼強盛的國力,得以擁有數千乘戎車。
就目前而言,慶忌更加迫切的想要組建騎兵部隊,裝備了馬鐙和馬蹄鐵的騎兵部隊!
到時候,吸納了天下最多戰馬的吳國,就能組建起一支足以橫掃天下的鐵騎大軍!
「伯,以你觀之,燕侯的為人如何?」
「回稟大王,燕侯此人,以臣觀之,是為庸碌之輩。」
伯回答道︰「此番燕國之所以參與列國紛爭,怕是因為晉國一滅,天下格局變動,于燕國不利,故而想進入中原,一探究竟。」
「善。」
慶忌想了一下,這個時候的燕侯姬載,大概是歷史上的燕前簡公。
此人是為燕國的第三十位君主,燕平公之子。
跟絕大多數的燕國國君一般,姬載的事跡不為人知。
燕國與秦國一般,地處九州一隅之地,跟戎狄雜居,向來是比較神秘的國度。
相對于一度稱霸的秦國,燕國則是更加的低調、神秘。
燕國的始祖是周文王庶長子召公姬奭,周武王建立周朝後,將召公奭封在燕地,建立臣屬西周的諸侯國燕國。
召公所封的燕地在燕山之野,燕國因燕山而得名。
但,召公奭沒有前往燕地就封,而是派他的長子克管理燕地,自己則留在都城鎬京繼續輔左周王室。
召公以下九世無名無謚無年份,燕惠侯以下有謚有年份無名。
大概在公元前七世紀燕國向冀北、遼西一帶擴張,吞並薊國後,建都薊。
不過,好景不長。
山戎先後南下攻伐鄭、燕、齊等國,燕桓侯時被迫遷都臨易以躲避山戎的侵擾。
山戎對燕國大規模侵略,燕莊公不敵,向齊國求援。
齊國那個時候是齊桓公在位,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號召,向山戎大舉反攻。
而齊桓公在伐山戎時,同時把孤竹、令支也滅了,最終得以保全燕國。
燕莊公對齊桓公非常感激,不惜優禮相待,親自送齊桓公入齊境。
齊桓公于是把燕莊公所至之地為界割予燕,命燕莊公復修召公之政,如成康之時納貢于周天子,隨後燕國又自易都回薊城……
自此之後,齊燕兩國的關系一直都十分和睦。
到燕惠公那一代,想要去掉諸大夫而重用自己的心月復宋,大夫共同誅殺宋,燕惠公恐懼,逃奔到齊國。
于是齊晉兩國組織大軍討伐燕國,護送燕惠公回去。
未曾想,燕惠公剛回到燕國便死去,燕人于是擁立新君燕悼公。
這燕悼公,就是姬載的曾祖父。
燕國真正雄起的一次,還是在戰國時期的燕昭王……
別看這個時候的燕國不小,其實燕國地廣人稀,國力一向是比較孱弱的。
「大王。」
這個時候,範蠡進言道︰「天子那邊,決定致伯于大王,且答應使韓、趙、魏、範、智、中行六家分晉,與中山國一起位列諸侯,爵位都是子爵。」
「善。」
慶忌並沒有任何的意外。
畢竟,周王室這一次得到那麼多的好處,又有霸主吳國在背後撐腰,如何能不答應?
現在,慶忌要考慮的事情,便是應該怎樣解決掉趙鞅,讓邯鄲稷順理成章的以小宗取代大宗,建立趙國。
趙鞅不除,慶忌實在是不放心。
因為此人有雄主之風,麾下的名臣大才不少,一旦趙鞅抓住機會,逐鹿中原,吞並了幾個國家,吳國便很難再飲馬黃河,確保自己的霸權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