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商會、淡馬錫模式

作者︰寂寞劍客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從小作坊到規模化經營的積累過程,也叫原始積累。

正常情況下,從家庭式小作坊進化到規模化大工廠,需要幾代甚至十幾代作坊主的持續努力,一點點的積攢本錢,逐一吞並掉其他的小作坊,讓其他的小作坊主成為他們家廠的雇工,這個過程真十分漫長。

小作坊如此,大到國家層面亦如此。

但是這個過程是可以通過暴力手段加速完成的。

比如圈地運動,黑奴貿易以及對殖民地的掠奪,都可以加速資本的原始積累,幾個西方老牌工業強國的原始積累幾乎都靠這個。

除了掠奪之外,犧牲數代人的福祉,節衣縮食一樣能完成原始積累,普魯士和棒子國就是以這種方式完成原始積累。

其實在這方面,大明真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因為到了明末,土地兼並已經極其嚴重,這個其實就是更大規模的圈地運動,所以現在大明擁有足夠多的可用雇工,只要戶籍限制一放開,大量的失地農民便會潮水般涌入城市成為工人,根本不愁沒有雇工。

然後就是資金,西方國家還要通過掠奪殖民地以及黑奴貿易來積攢,但是大明靠著無可替代的絲綢、茶葉及瓷器貿易早已經攢下海量資金。

超過七億兩的白銀本金,就沉澱在大明的民間。

擱以前,大明要想調動這七億兩白銀幾乎不可能。

但現在,這個難題也已經被大明皇家銀號給破解掉。

大明皇家銀號在經歷了一次擠兌風波後,賬上的存銀又在穩步增長,到現在已經恢復到一億兩以上,這一筆銀子已經足夠撐起初期的工業發展。

就是說,從國家層面上,大明其實已經完成原始積累。

現在唯一阻礙大明工業發展的不利因素,就是金融層面。

再說得直白些,就是縉紳地主以及海商鹽商手里積攢了大量的銀子,但是他們寧可把銀子藏在地窖里落灰,也不願意低息借給小作坊主去擴大工業生產規模。

而小作坊主呢,求爺爺告女乃女乃也借不到低利息銀子來擴大生產規模。

幾個月就要九出十三歸的高利貸倒是大把,但這種借貸對手工業就是滅頂之災。

所以現在,崇禎要做的就是打通中間環節,將縉紳地主海商鹽商手中的銀子借過來再轉借給小作坊主,去幫助他們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提高產品工藝。

關于這個,崇禎早就吩咐過康曦,讓她全力扶持小作坊主。

當下崇禎目光轉向康曦︰「太子妃,朕不是讓你扶持小作坊主?」

「兒媳有扶持。」康曦急忙起身說,「兒媳按照父皇的意思,足足準備了三千萬兩足色銀用來扶持各個行業,但是根本沒人來借。」

「這又是為何?」崇禎又問許國道,「許翁,皇家銀號有銀子,也願意出借,你為何不向皇家銀號借支呢?」

「呃,這個麼……」許國有些猶豫。

崇禎誠懇的道︰「許翁,請務必直說。」

許國腦子一熱,便說道︰「因為從皇家銀號借銀子,要拿小老的作坊做抵押,萬一到期還不上銀子,作坊就歸皇家,這個就……」

康曦道︰「不拿作坊做抵押也行,但需要有人作保。」

崇禎又問許國︰「許翁,你能找到為你作保的人麼?」

許國嘆口氣說︰「聖上,小老找不著人作保,而且銀號的利錢太高。」

這才是許國最擔心的,他反復的計算過,借來銀子擴大規模,多賺的利潤僅夠支付皇家銀號的利錢,這也就是說他許家累死累活一分銀子沒有多賺,盡給皇家銀號白干,所以他完全沒有從皇家銀號借銀子的意願。

就算經營好了,也不能多賺銀子。

萬一經營不善,直接就連作坊都賠進去。

正因此,許國根本就不想從銀號借銀子。

說白了,這個就是小資產階級的局限性,雖然知道規模化經營能提高生產效率,可以賺取更多利潤,但是他們的眼光也就僅止于此。

負債經營這樣的理念,對他們來說太超前了。

不過這種小事,根本難不住一顆穿越而來的靈魂。

崇禎的腦子里很快就泛起五個字——淡馬錫模式。

崇禎雖然瞧不上鼻屎國,但是對淡馬錫模式還是頗為推崇。

所謂的淡馬錫模式,其實就是以國家形式(投資公司)控股各行業並注入資金,進而推動這些行業的快速發展。

當下崇禎問許國道︰「許翁,如果有這麼一筆銀子,不用要你拿作坊作為抵押,也不用擔保人作保,甚至不用支付利錢,直接就能交給你支用,唯一條件就是得根據銀子數額的多少佔據許氏作坊一定數額的股份,你可願意?」

許國很警惕的問道︰「股份數額由誰來定?不會由官府來定吧?」

「當然不可能由官府來決定。」崇禎想了想,又道,「你們各省的商人在南京不是都有本地的會館麼?要不這樣,各省的商賈先成立各自的商會,然後推選出一個商會會長,然後由各省的會長組成總商會。」

听到這,康百萬等大商賈頓時眼前一亮。

說實話,創辦商會他們其實老早就想了。

只是擔心朝廷反對,所以一直沒敢創辦商會。

卻萬萬沒想到,聖上今天居然主動提出來了。

這對于整個商賈群體而言,真是破天荒的大事件。

頓了頓,崇禎又道︰「這個股份的數額,就由總商會派人裁定,當然了,如果你覺得數額定得太高,可以拒絕,許氏作坊仍舊是您一個人的。」

「這樣的話倒是可以。」許國點點頭又道,「小老還有一個問題。」

「許員外?!」康百萬已經有些不高興了,心說許國你別太過份。

崇禎卻擺了擺手說道︰「欸,既然是談話就得開誠布公,話都不讓人說,國舅爺你也未免太霸道了些。」

「聖上,臣並不是這個意思。」康百萬嚇得站起身。

盡管已經是皇親國戚,但是康百萬並沒有恃寵而驕。

「坐下。」崇禎示意康百萬落座,又對許國和聲說道,「許員外你接著說。」

許國定了定神,問道︰「小老想問的就是,拿了這筆銀子之後,許家的造紙坊還有印書坊誰說了算?是小老我呢,還是入了股的股東?」

「當然還是許員外你。」崇禎不假思索的說道。

說到這里一頓,崇禎又接著說道︰「說到這里,朕就直說了吧,朕打算在大明皇家銀號之外再辦一家銀號,名稱暫時就定為工商實業銀號。」

「工商實業銀號?」康百萬、方文箴等商賈不由面露期待之色。

大明皇家銀號是皇家一家獨有,大明戶部銀號則是朝廷的銀號,他們這些商賈就是有銀子也沒有辦法參一股,卻不知道這個工商實業銀號可不可以參一股?

「對,工商實業銀號。」崇禎點點頭,又接著說道,「這個工商實業銀號的股本金暫定為五千萬兩,大明皇家銀號意向出資兩千萬,剩余三千萬股本金面向全大明的商賈籌集,有意向的商賈皆可認繳股本金,什麼時候三千萬認繳完畢什麼時候截止,如果認繳數不足,則不足的部分由皇家銀號補齊。」

听到這,許國這樣的小作坊主還沒什麼特別的反應。

但是像康百萬、方文箴、翁之義這樣的大商賈卻不禁怦然心動,如果能在這個工商實業銀號佔據一定股份,不僅鐵定可以賺大錢,更重要的是,如此一來他們家就跟皇家變成了生意合作伙伴,這個名頭就不是銀子能買到。

當下這些巨商大賈已經在盤算要拿出多少銀子入股。

崇禎接著說道︰「工商實業銀號原則上不做民間小額借貸業務,專只做一項業務,那就是給像許員外家的造紙坊、印刷坊這樣的作坊注入股本,如果賠了,那自然就是賠了,而如果賺了利潤,則按照入股的股數抽取利潤。」

「這些作坊、礦山、工廠上繳的利潤就是工商實業銀號的利潤。」

「這些利潤除了每年拿出一定數量分紅之外,剩余全部計入工商實業銀號的股本,繼續擴大業務的範圍及規模。」

這其實就是淡馬錫模式。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不僅可以有力的扶持工商實業的快速發展,而且可以通過工商實業銀號對各行各業實現強有力的控制。

說白了其實就是實現國家壟斷。

壟斷的好處,就是對上游有議價權,對下游則有定價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匹絲綢,通過對全產業鏈的壟斷,向上可以無限壓榨桑農,向下則可以無限制薅終端消費者羊毛。

當然,這只是舉個例子。

至少崇禎還活著的時候,絕對不會對內壓榨。

但是對外肯定得薅羊毛,絲綢必須大漲一波。

但是現在就辦不到,既便三大織造局也沒形成產業壟斷。

所以,工商實業銀號前景可期,未來必定會膨脹成為一頭資本巨獸,在世界範圍內呼風喚雨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本來,崇禎也有想過獨佔好處。

這樣一樁注定能賺大錢的生意何必與人分享?

但是老話說得好,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皇家如果只想著把所有好處都佔盡,那麼最終結果就只能被人背刺。

只有把好處分攤給盡量多的相關方,進而形成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皇家的統治根基才能夠穩固,才不會因為利益而被人推翻。

未來,就連皇家銀號也得釋出股分讓人入資。

未來的大明江山,政治上是皇帝與內閣的二元並行制,經濟上則是通過大明皇家銀號以及工商實業銀號打造的以皇家為核心的龐大既得利益集團實行壟斷,軍事上則是以國子監、士子營為基礎的獨立武將體系,最後是事實上的大明憲法皇明祖訓。

在這個架構之中,皇帝在政治上受憲法約束,不得干預內閣的政務,經濟上也必須爭取多數股東的支持才能調動皇家儲備基金,軍事上也必須獲得內閣支持才能直接從各省的鎮台調動鎮兵,這樣一來,皇帝的權力就被關進了嚴密的籠子。

只有皇帝、內閣、財團意見一致時,才能真正的動用國家戰爭機器。

皇帝尚且是這樣,內閣、武將或者財閥那就更不用說,完全沒有篡權的可能。

當然,這是未來的架構,至少崇禎有生之年不會這樣,在崇禎還活著的時候,財團必須無條件服從他的命令,內閣也只能有名義上的獨立政務權。

不過在他死之前,會以憲法的形式將皇權關進籠子里。

在他之後的皇帝,除非能在文治武功上遠遠的勝過他,否則恐怕是很難沖破他所設計的權力牢籠,成為新一代大帝。

不過,這些都是長遠的計劃。

當下還是先創立工商實業銀號再說。

這個工商實業銀號的大掌櫃就不能夠再請商號的掌櫃。

因為商號的伙計或者掌櫃魄力有限,很難做到對工商業的全力扶恃,只有士子營的勤王士子能夠完全領會他的意圖。

而且必須得是商賈人家的子弟才行。

將熟悉的士子過了一遍,崇禎很快就有了合適的人選。

「高伴伴。」崇禎扭頭吩咐高起潛道,「你去趟鈔庫街,將鄭遵謙給朕叫回來。」

高起潛領了聖旨直奔鈔庫街,很快就把鄭遵謙帶回來。

「聖上。」鄭遵謙向著崇禎長長一揖。

「鄭遵謙。」崇禎問道,「朕記得你家是釀酒的,對吧?」

「回聖上。」鄭遵謙道,「學生家就是釀黃酒的,每年也能釀造個幾百石黃酒。」

崇禎又道︰「你鄭家釀酒也有幾代了,想來手藝也算是不錯的,可為何每年釀造的黃酒仍只有幾百石?而沒有擴大釀造的規模呢?」

鄭遵謙道︰「擴大規模需要大本錢,學生家拿不出這麼多銀子。」

听到這話,崇禎就知道找對人了,當下便說道︰「鄭遵謙,朕打算籌銀子成立一家大明工商實業銀號,你可願意去當大掌櫃?」

跪求月票

(本章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