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如果徐應偉真打下盛京,那遼東可就盡歸大明了!」
眼下建奴在遼東的駐軍非常之少,除了盛京有五千駐軍外,其余的像遼陽、撫順、開原等都只有幾百駐軍,像海州、鳳凰城、錦州等地駐軍都不滿百,可說聊勝于無,所以只要打下盛京就相當于打下了遼東。
想到這,朱慈烺就難掩心中興奮。
朱慈烺興奮得兩只眼楮閃閃發亮︰「遼東不光是所謂的建奴‘龍興之地’,更是聯系建奴與朝鮮的唯一通道,而更為不利的是,一旦遼東全境光復,建奴的鐵桿盟友科爾沁蒙古也將暴露在我軍的兵鋒之下!這可不得了!」
崇禎森然一笑又道︰「所以建奴一定不會坐視。」
朱慈烺緊接著說道︰「所以父皇要親率兩萬新軍前往大沽口,擺出攻擊北京的架勢?還把八萬新軍調到了徐州,擺出北伐架勢?」
說到這,朱慈烺的目光便不自禁的看向輿圖。
這個時候再看輿圖,朱慈烺的腦海之中就勾勒出了一幅畫面。
當多爾袞接到消息,舊都盛京失守,準備盡起滿漢大軍報復。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大沽口又來了兩萬明軍,徐州更是增加了八萬新軍!
徐州的八萬新軍加上三十五萬鎮兵,就像是一柄巨大的鐵錘,擺出大舉北伐的態勢,而大沽口的兩萬五千明軍,則更像一柄鋒利的匕首,隨時準備刺向建奴的咽喉,面對如此這般局面,多爾袞想必會感到十分的難受吧?
這時候,多爾袞是保遼東還是不保?
如果不保遼東的話,建奴處境就會急劇惡化。
可如果保遼東的話,搞不好連北京都會丟掉。
想到這,朱慈烺就越發的興奮,父皇用兵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烺兒,局面並沒有你想象當中那麼樂觀,就算是三路出擊,也不過只是給多爾袞增加些麻煩而已,想讓多爾袞顧此失彼是不可能的,至少到目前為止,建奴相對我們大明在軍事上仍舊佔據著明顯優勢,我們絕不可盲目樂觀。」
「但是至少可以達成大量消耗建奴的意圖。」
「這一點倒是沒錯,今年年初的兩次出擊,沒能夠達成調動以及消耗建奴的意圖,尤其是徐應偉的那一萬新軍,幾乎沒有發揮出作用。」
「但是這一次,就不信多爾袞還能沉得住氣。」
頓了頓,崇禎又道︰「只要建奴大軍被調動起來,糧餉軍械就會源源不斷的消耗,憑建奴的那麼點兒家底,幾個回合下來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更重要的是,還能打擊建奴的囂張氣焰。」朱慈烺奮然道。
「對,還能打擊建奴的囂張氣焰。」崇禎重重點頭,又說道,「三十多年了,咱們大明終于扭轉了攻守之勢,轉入到戰略進攻!」
從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對兩軍信心士氣的影響是很大的。
頓了頓,又道︰「只可惜,火器數量還是有些不夠,要不然,今年冬天就能提前發起跟建奴的決戰。」
「父皇,火器的數量其實已經不少了。」
朱慈烺扳著手指頭計算道︰「截止到現在,不算已經裝備的,內務府軍械庫里邊儲存的燧發槍數量已經超過了2萬支,4寸野戰炮更是已經達到300門,此外還有超過600門虎蹲炮以及超過1000具的神火炮。」
「不夠,還是不夠。」崇禎搖頭道。
「內務府庫存的再加上已經裝備的,總共也才4萬多支步槍,600多門4寸野戰炮以及900多門虎蹲炮,這麼點火器遠遠不夠。」
「這些還不夠?」朱慈烺道,「那得多少?」
崇禎默算了下,說道︰「至少得有6萬支步槍、800門4寸野戰炮、1200門虎蹲炮再加上1000具神火炮。」
有了這些火器,差不多可以編成15個步兵旅外加40個炮營。
15個步兵旅加上40個炮營,也就是10萬多人,再算上騎兵、車營、醫療營以及神火炮等各種輔助兵種,也就15萬人。
有了這樣一支人數達到15萬人的近代陸軍,崇禎就有十足把握碾碎建奴,而且無論多爾袞召集多少軍隊,結果都是一樣。
但是如果現在就決戰,就只能武裝10萬人。
而且這10萬人里邊,真正的步兵只有4萬。
而更麻煩的是,這4萬步兵還沒辦法召集齊。
其中的5000步兵正在廣西鎮壓土司叛亂,4000步兵駐守在大沽口,8000步兵駐守在蓋州衛,再然後朱慈炯又帶了3000人去朝鮮。
注︰大沽口和蓋州除了步兵,還有炮兵
換句話說,現在能投入決戰的步兵不到2萬。
這點步兵打建奴肯定是不夠的,打偽順都吃力。
……
與此同時,多爾袞也在王府的東暖閣里看輿圖。
只不過擺在多爾袞面前的輿圖,不僅尺寸很小,而且還是以前的抽象派輿圖,就是地圖比例嚴重失真。
不過多爾袞的想法倒是差不多。
多爾袞也想削弱大明戰爭潛力。
只不過多爾袞的手段就比較低級。
崇禎采取的手法是通過軍事打擊消耗建奴的戰爭資源,而多爾袞采取的手法,則是通過間諜的破壞行動摧毀大明的戰爭資源。
只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取得太大的成果。
潛伏南京的駱祚昌、駱祚久兄弟甚至捎回一個壞消息。
「主子,有個不好的消息。」侯方域小聲稟道,「崇禎這個狗皇帝剛剛在內務府下設立了一個密偵科,專門負責反諜以及保護皇室成員安全。」
「這麼說崇禎已經意識到了危險。」多爾袞心下多少有些遺憾,因為這一來,再想行刺崇禎就難了。
頓了頓,多爾袞又接著說︰「這樣,立即回復駱家兄弟,讓他們暫時放棄刺殺崇禎,將全部的力量都投入到破壞行動,重點破壞南明的自生火銃作坊以及紅衣大炮作坊,朕要讓南明的軍隊沒有火器可用,到時候看崇禎拿什麼跟大清兵抗衡?」
「!」侯方域恭應了一聲,到外間去給駱家兄弟寫回函。
多爾袞的目光卻又轉向剛林,問道︰「剛林,兵仗局現在總共有多少鐵匠了?每個月能打造多少支自生火銃?多少門紅衣大炮以及多少門駱駝回旋炮?還有就是,現在兵仗局的軍械庫里已經儲備了多少自生火銃,多少紅衣大炮及駱駝回旋炮?」
多爾袞一口氣問了多個問題,不過剛林對于這些數字早已經稔熟于胸。
所以,剛林都不用翻閱賬冊,就直接回答道︰「回稟主子,兵仗局現有鐵匠五萬余,每月能打造三千多支自生火銃、五十門紅衣大炮外加一百門駱駝回旋炮,迄今為止,兵仗局的軍械庫里已經儲備了五萬支自生火銃、六百門紅衣大炮以及一千多門駱駝回旋炮,此外,遵照主子您的旨意,兵仗局還打造了五萬多把刺刀。」
說到這一頓,剛林又道︰「不過主子,兵仗局發現了一個問題。」
「一個問題?」多爾袞問道,「是刺刀存在問題嗎?什麼問題?」
剛林低聲說︰「就是我們造的刺刀沒有辦法像南明的刺刀那樣做到通用。」
「什麼意思?」多爾袞皺眉道,「南明的刺刀可以換著用?而我們的刺刀就不可以?」
「是的,根據駱家兄弟所提供的情報,南明的刺刀做了標準化,就是每把刺刀的套筒孔徑跟自生火銃的銃管外徑是一致的,所以可以換著使用,任何一把刺刀配給任何一支自生火銃都沒問題,但是我們的刺刀不行。」剛林說道。
多爾袞︰「我們的為什麼就不行?這點小事也辦不好?」
剛林道︰「倒也不是不能標準化,如果做標準化的話,就需要對銃管外徑以及刺刀的套筒內徑進行精細的打磨,這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這一來,自生火銃、紅衣大炮及駱駝回旋炮的產量就會出現下降。」
「這樣。」多爾袞一下蹙緊眉頭。
一邊是標準化,一邊則是產量,怎麼選確實是個難題。
崇禎十分堅決的選擇了標準化,為此不惜犧牲掉產量。
因為崇禎是穿越者,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標準化的好處。
但是多爾袞不知道,他根本就不知道火器時代的後勤保障跟冷兵器時代的後勤保障根本不是一回事,這兩者有著天壤之別。
多爾袞就舍不得犧牲火器產量,于是問剛林道︰「剛林,朕記得南明兵工廠的火器產量也跟我們差不多吧?」
「回稟主子,根據駱家兄弟提供的情報,南京共有十余家兵工廠,全部加起來也有差不多六萬多個鐵匠,數量要比我們大清國略多。」剛林點頭說,「只不過,南明一個月只能造兩千多支自生火銃,三四十門紅衣大炮再加上七八十門虎蹲炮。」
多爾袞說道︰「南明的鐵匠比我們大清多,自火生火的產量卻反而不如我們大清,可見這個標準化也不是什麼好東西,那就還是算了。」
「主子明鑒。」剛林附和道,「火器的數量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