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牽招揮淚相別,劉備連夜,又帶著張飛、趙雲,統領黑虎騎,往令支城方向,去面見好友公孫瓚。
關羽、田豫等人,則率大部人馬,開始往漁陽方向撤出。
而過去月許,在盧龍塞內外,與丘力居戰中,公孫瓚接受劉備勸道,暫與孟益配合,才取得大勝。
毫無疑問,借今次于幽州幾場戰事的大勝,公孫瓚于遼東威望,只會越來越高,並將得到朝廷大賞。
但同時意味著,在孟益率部班師回朝後,與幽州刺史劉虞之矛盾,會越加尖銳。
這次令支面見公孫瓚,除了告別,劉備還想盡力勸勸公孫瓚,于大事之上,還當與劉虞保持一定協作。
畢竟,劉虞只要在幽州刺史任上一日,公孫瓚也當受其制約。
何況劉虞作為大漢宗室,于朝野名望極高,若是公孫瓚因一時憤怒,而惹得天下眾怒,或將重蹈覆轍。
隔日清晨,劉備終于是見到了先一步率主力歸來修整的公孫瓚。
相比于前番見面,這數月廝殺下,公孫瓚境界,亦是無限接近二品。
劉備一眼看出,再有兩次戰事,公孫瓚即能突破二品!
見了劉備,公孫瓚心中亦是開懷,他親自將劉備迎入官舍。
一入舍內,幾人落座間,劉備便笑道︰「恭喜伯圭,氣血越加深厚,于備看來,離突破不遠!」
公孫瓚擺了擺手,道︰「我常听翼德言之,玄德你練就了一雙火眼金楮,而今所見,名不虛傳!
實不相瞞,這次平定叛軍中,我即有不少收獲,或于這幾月間,即能突破!」
忽而,公孫瓚話語一轉道︰「玄德這次匆忙到來,莫不是有他事?」
劉備便將他收到朝廷命令,將往高唐縣赴任的消息,一一告知。
小小的高唐令,公孫瓚並不放在眼里!
于朝中傳下命令後,他忿忿不平率部返回令支,此間途中,冷靜下來,實已有過思索,將劉備這位同窗好友,留在他之帳下,將來一起于遼東闖出事業。
但現在嘛!
公孫瓚眯著眼,不經意間,掃視了一下自家這同窗。
劉備于其言中,目光堅定,顯然是下定決心了。
不知不覺中,從弟公孫越一番言語,浮上腦海︰劉將軍志向高大,于弟看來,如飛舞之小鷹也!將來必成為翱翔九天之神鷹,其焉會久居于兄長手下?與兄長處事?
而想起劉備這些時日,與他處事所為,公孫瓚內心,如何不感激,同窗劉備事事多為他著想?
人各有志,他若真為之好,豈能勸阻?
公孫瓚到嘴的話,頓時打住,臉上重新浮現起笑容,來到劉備案幾處,拉著劉備雙手道︰「玄德即要赴任,我豈能相阻?
知玄德亦在籌建騎兵,此行往途中,許有叛賊生亂,安全難料。
我願贈送玄德,兩百匹烏桓好馬!
且于玄德離開,一起帶走。
但願我等下次相見,能再度把酒言歡!」
劉備聞此,雙眼早就朦朧。
他身個雖比公孫瓚要矮上不少,但于公孫瓚握著他手時,重重將此間同窗好友涌入懷中,眼淚不斷掉下,沉聲道︰「正如伯圭所言,待我等下次相見,必定徹夜把酒言歡!
此番伯圭贈馬,大恩我劉玄德,亦是銘記于心!」
當夜間,令支城內大宴。
知曉劉備明日一早要出發,今次公孫瓚未有同劉備拼酒,雖說淺飲,二人也喝得盡興。
次日一早。
公孫瓚連夜已讓人將馬匹備好,這些馬匹,也是在激戰烏桓軍中,俘獲之馬。
兩百匹,也算是公孫瓚能拿得出手的極限。
于劉備帶著馬匹離開時,公孫瓚率從弟公孫越,大將嚴綱等人,送出一百里之遠,方才返歸。
且不知下次相見,會是何年?
一日後,劉備同二弟關羽所領人馬,匯合于徐無。
張飛這幾日,領著一群戰馬,早就樂得合不攏嘴,一見到關羽,便是大聲嚷嚷道︰「二哥,快看看,俺們這次帶回了什麼?
嘿嘿,全是上好的烏桓馬,算是這些時日所備,今次終能如哥哥所願,俺們組織四百人的黑虎騎了!」
關羽初見這些戰馬,一雙丹鳳眼,也是掩飾不住地吃驚。
用三弟張飛常所言那般,當真是發了!
劉備在經過最初喜悅後,卻也冷靜下來。
手下能有四百,接近五百騎兵,算上這次收攏之步卒,還有陳植于安喜募兵人馬,不算途中戰損和歸鄉之人,留下之眾,也是他精挑細選下來的,足有三千人。
今時今日,手中所有之三千兵士,斷不能和以前相比。
他手下而今之部,最差的也是中等士兵,足可與以前的三倍之部作戰。
有騎兵作為護衛,就算遇到兩倍之敵,怡然不懼,能果斷猛沖那種,誰再叫他「劉跑跑」,他劉備跟誰急!
紀溫等將,見到這些騎兵,也都激動不已。
一些之前有訓練騎術的兵士,迅速接過空著的馬匹,隨大隊而行。
在過潞縣時,劉備則讓全部人馬,停留了兩日。並使張飛率領,最為忠誠的黑虎騎,執行了兩個秘密任務。
這兩個秘密任務,不是別的,正是尋寶。
前番他完成任務時,面板獎勵了好幾個藏寶圖,因一心于戰事上,劉備遲遲未用之。
而今馬上要離開幽州,加上他部曲人多勢大,也不懼人搶奪,與其以後讓給別人,遠不如自己拿下。
當張飛率黑虎騎尋寶回來,帶著將近四十個大箱子,劉備翻開一看,心跳不覺加快。
按照那兩張藏寶圖地點,這果然是戰國時期,燕國貴族,于此掩埋財寶!
或是想要福及子孫,好在現在為他劉備所得,也算是為大漢復興事業,做出貢獻!
相比于曹阿瞞,專門成立模金校尉,掘人祖墳,做這那些喪盡陰德之事,他劉玄德只是挖掘為人遺忘之財寶,撿撿漏,實在是不要太過于仁德!
「出發!」
同日間,劉備大部人馬,于外以粗麻布做掩飾,押運著五十多箱財物,往薊縣方向而去。
所過之地,聞其名聲的地方豪杰,前來拜望者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