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建文元年二月,距離靖難之役成功,還有四年。
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練子寧、陳迪如今還在蹦著,朱棣也只是個手握不到一千人的王爺。
推翻朱允炆的建文朝,打造出一個永樂盛世來,貨真價實的永樂盛世,而不是被主動打仗掏空的盛世,這比乞丐做皇帝有挑戰多了。
成淵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這算是造反派吧。
朱棣請道衍上座。
方才與成淵一番談話,朱棣拋去臉上的疲憊。他神色冷峻,目光如炬,威嚴的掃視眾人道︰「方才本王與成淵商議,起兵靖難,你們都是本王最信之人,可有誰不願意隨本王起兵。」
張信見身邊都是朱棣的親信和親人,知道燕王信任他,心中不由一熱,道︰「願誓死追隨燕王。」
朱柏道︰「今上昏庸,殘害先帝之子,朝廷無道,奸佞橫行,起兵才是正途。」
張信朗聲道︰「我們願意助燕王成大事。」
「王爺,反了它娘的,王爺自做皇帝。」
大家都已經表態,其他人自然不會落後,一個個眼神堅定,喊著進京,剮了黃子澄和齊泰他們。
眾人吵吵鬧鬧,都在向朱棣表忠心,成淵听到大家還是沒有統一口徑,不由的有些皺眉。
朱能他們都是武將,左一個狗皇帝右一個狗皇帝,罵的十分刺耳帶勁。
道衍聰慧,轉頭看向旁邊的成淵說到︰「先生為何不說話。難道是還有其他想法。」
朱棣一抬手,眾人紛紛安靜下來,屋子鴉雀無聲。
起兵最終是做皇帝,但起兵的名義很重要,只能是奉天靖難,不能是起兵造反。
狗皇帝這些詞,還有推翻這些詞都用不著,大明依舊是大明,只是往後會換個臣子和皇帝而已,都是老朱的孩子坐皇位,對于天下百姓來說,大明依然是朱明天下。
起兵必須有正當理由,奉天靖難自然死最好的,旗號也要打的很明確。
他們靖難是為了除掉那些蠱惑人心的奸臣,而不是建文皇帝。
成淵朗聲道︰「自新帝登基,奸臣蠱惑,先帝親子遭變故,如今王爺退無可退,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和卓敬,練子寧,他們合謀蠱惑今上謀害藩王。
王爺為除朝中奸臣,奉天靖難于京師,清君側,正朝綱,除掉朝中奸臣,還大明朗朗乾坤!」
袁忠徹,張信他們覺得,起兵就起兵,你這小子還說的文縐縐的作甚,有必要咬文嚼字嗎。
袁容仗著是姑爺,覺得成淵在弄虛作假,搶他們的風頭,對朱棣說道︰「王爺起兵便是,不必顧慮太多。」
看到朱棣沒有吭聲,其他幾個武將也紛紛贊同起袁容的話,他們覺得武人就該直接粗暴,沒必要搞文人那一套。
成淵搶了道衍的詞,道衍卻沒有生氣,對他來說。只要在平凡盛世學朱元璋造個反就好,證明他自己的才能。
對于封王封侯之類,道衍並不感興趣,因為對成淵,他更多的是欣賞。
武將還在你一言我一語議論。
朱棣道︰「說得好。」
大家都是贊同勸反,但是成淵這麼一說,加了大義,頓時高明了許多,起兵的名義必須是為了大義而起兵,絕對不能是造反。
必須師出有名,得民心。
道衍也笑,「成先生。貧僧也認為你說的對。」
袁容有些不滿,成淵自然看出來了,不由的多看他幾眼。
袁容,洪武二十八年選為燕王府儀賓,娶朱棣長女永安郡主,朱玉英為妻,在作戰中有功。朱棣稱帝後,朱玉英封為永安公主,袁容升任駙馬,封廣平侯。
事已至此,說到這份上,朱棣索性不遮掩,直接道︰「俺大佷子年幼,齊泰黃子澄蠱惑他,要挾今上除宗藩。
本王胞弟周王被冤謀反,齊王朱槫被囚禁,前段日子,若不是成淵舍身相救,俺十二弟湘王也被逼的自焚,他死里逃生。
這次今上卻密信想殺本王,為了自保,俺身為太祖之子,豈能看著大明江山淪陷,特再此與各位為大明,為天下百姓討回大義,除掉奸臣,奉天靖難!!」
朱棣感謝道衍,但心里更加器重成淵,其中有不少原因是因為救了湘王的事情。
大家在擔心糧食問題,召兵馬的問題,成淵卻沒有說話,帶著朱棣到他住的別苑,將火室中的玉米苗給朱棣看。
朱棣有些疑惑,這黃綠色長著細長葉子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成淵道︰「王爺,這是去年夏天時,我在山上發現的一棵植物,發現它的果實很香甜,便保存了一些種子。」
「這東西能喂牛馬?」朱棣下意識這樣想。
果然不出成淵所料,看到玉米苗的第一眼,並不是問他人可不可以吃,而是牛馬能不能吃。
事實上,玉米桿葉子是可以給牛羊做草料的,到時候玉米只要種出來,能養活不少人。
因為用的火室,功效和溫室大棚效果一樣,玉米從催芽到現在幾個月,已經有手掌那麼高。
等三四月時,就可以移栽到別苑的田里,等新種子。
「這些玉米,還有地窖里的紅薯可以為王爺提供幫助。」成淵信誓旦旦道。
「小子,接下來該如何?」
「王爺,依我之見,最遲不過明天,等張信回去,那張昺和謝貴就會包圍燕王府,如果我們再如此被動,只會面臨圍困,今天就該做好準備。」
朱棣稍微思量,就用力點頭。
「小子,你說的對,我們必須做好準備,張信已經回去了,接下來就看我們的。」
隨後,成淵便將在北平城的三百多個斧頭幫兄弟召集。
道衍則是把他手下的十幾個武僧召集過來。
朱棣听著成淵安排,讓朱柏去塞外買馬。
一切都在有順序的進行。
果然不出所料,在張信從燕王府回去的第二天。
張昺與謝貴沒有看到葛誠,對燕王起了疑心,終于動手。
開平宋忠以都督身份奉朱允炆詔,統邊軍三萬,和北平都指揮使薊州馬宣,調集兵馬向北平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