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路線被人掌握,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這說明敵人對他們了如指掌。
一般按照正常情況下的做法,此時阿巴泰最正確的決定,應該是改換行軍路線。
畢竟,大明防線現在就好像是篩子一樣,千瘡百孔,清軍從哪入關,都不算難事。
可問題是,阿巴泰現在卻有不得不保持原先進軍路線的理由,那就是大明皇帝就在他的行軍路線之上。
不管大明皇帝出現在這里究竟是不是誘餌,他都絕對不想錯過。
更主要的是,在他心里,根本沒有把如今的大明放在眼里。
他對自己,還有大明現存的將領十分了解。
他或許算不上什麼名將,但這一生大多都在征戰中度過,就算是只靠經驗,他也能算是一流的將領了。
而大明現存的將領,或許有比他強的,但像那種超一流,足以站在史書最頂端,能在統兵能力上碾壓他的將領,根本就沒有。
更何況,如今雙方士卒實力絕對可以說是差了一個等級,就算是有那種將領,他也不見得就怕了對方。
《仙木奇緣》
「博洛,原定行軍路線不變,探馬範圍擴大一倍,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立刻停止進軍。」
阿巴泰想了一會之後,最終還是決定按照原先定下的行軍路線不變,只是行軍要更加小心一點。
如今打仗,只要將領不是草包,想要中埋伏已經很難了。
畢竟以弱勝強這種戰役在整個歷史上也都是少數,而那些刁鑽的埋伏方法,也都大多都已經被前輩們親身試驗過了,後來者們只要看過史書,在遇到這種地形的都會提起十二分的小心的。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現在的兵書寫的越來越詳細了。
就好像是戚少保的紀效新書之類的兵書,從練兵,到放斥候,再到遇到什麼敵情應該怎麼應對,寫的詳細無比,幾乎是手把手教你怎麼打仗了。
按照兵書行事的話,往往一支大軍在行軍之前,十幾路的斥候,都已經探查了數里,甚至數十里的情況的情況了,想遇伏沒有那麼容易。
「對了。」
阿巴泰看著準備去安排探馬的博洛,又開口說道︰「讓那些蒙古人分出來一半,走在最前面。」
這次出兵,除了五萬八旗軍之外,還有五萬蒙古軍精銳。
其中圖爾格那支軍隊帶了兩萬本部人馬,和一萬蒙古士卒,共計三萬人。
而他這邊則是有三萬本部八旗軍,另外還有四萬蒙古精銳。
對于阿巴泰來說,蒙古就算現在被他們降服了,也是外人。
在如今前路不明,甚至有可能有埋伏的情況下,阿巴泰肯定是要蒙古人先頂在前面了。
「我明白了,阿瑪,我這就安排下去。」
博洛對于阿巴泰的安排,自然沒有任何異議。
反正那些蒙古人,本就是被他們打服的,就算是知道讓他們走在前面承擔風險,他們又能如何?
果不其然,在博洛將命令傳下去之後,蒙古營內雖然稍有騷動,但卻根本沒人敢說什麼,事情很快就平息了下來。
阿巴泰雖然決定繼續按照原定的行軍路線走,但卻並沒有打算去死磕老朱鎮守的黃崖口。
雖然他們八旗兵不怕攻堅,但除非萬不得已,沒有人會去對去死磕城池的。
因此阿巴泰準備用他們最擅長的方式,那就是圍點打援。
這戰術皇太極用了很多次,只要圍住一座城池,崇禎皇帝就會死命的催其他將領前去救援,最終迫使大明只能放棄城池的優勢,跟他們在平原上打遭遇戰。
所以阿巴泰準備不走黃崖關過,而是按照計劃,試著繞過黃崖關,找個口子直接鑿穿長城,讓大軍越長城而過,然後直奔京畿而去。
對于崇禎來說,圍點打援幾乎是百試百靈,如今「崇禎」本人就在黃崖口鎮守,想來對于救援這事肯定會更加積極。
就憑大明那些新卒,只要出城了,憑借著八旗士卒的勇武,滅掉他們,擒住大明皇帝,還不是輕輕松松的事。
……
自從老朱到了黃崖關之後,先是滅了一部分商賈,然後開始將原先的黃崖關駐軍,全都打散重新編到了軍中。
經過老朱的整頓,黃崖口的軍紀頓時變得十分嚴明。
之前因為人少而半荒廢的烽火台和長城各處垛口,此刻也重新恢復了其用途。
因為彼此之間的士卒差距太明顯,所以老朱這次也沒有打算出城伏擊阿巴泰大軍的意思,而是靜靜的等著阿巴泰大軍的到來。
只是在烽火燃起之後,老朱看著傳令兵將烽火台的消息傳過來之後,不由得微微皺起了眉頭。
「這方向,不太對啊。」
老朱走向地圖,看著烽火台傳遞過來的阿巴泰大軍行軍方向,沉吟了片刻之後,便猜到了阿巴泰的打算。
「想要繞過黃崖關嗎?未免也太看不起咱了吧。」
阿巴泰這個決斷,如果是在之前的話,黃崖關駐軍數量少,而且還有很多都是被晉商買通的,所以他們可以大搖大擺的鑿穿長城,穿長城而過。
可現在,自己八萬大軍駐守在這里,他居然還有這個打算,未免也太看不起大明的軍隊了。
「白廣恩。」
老朱轉過頭來,看著白廣恩,開口下令道︰「咱令你帶四千騎兵,兩千神機營士卒和兩千弓箭手,去阻截建奴大軍。」
大明在山嶺之間建長城不是沒有道理的,除了阻擊敵人之外,更多的是為了運兵方便。
而大明修建的城牆,最矮也有三四米,高的地方甚至達到了七八米,跟城牆比也絲毫不遜色。
白廣恩帶兵過去,根本就不用做什麼,只需要依托長城攻擊建奴就是了。
老朱想了一下,然後又開代道︰「記住,不要硬拼,等到長城失守,讓神機營和弓箭手都撤回來,你帶著騎兵在後方騷擾他們,盡量針對他們的輜重和糧草。」
「記住,不要貪功,一切以騷擾為主,只要能拖住他們,那咱就給你記一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