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再來說下全面取消戶籍限制的事情。」
弘治皇帝見大家都沒什麼一件又繼續提出了劉晉提到的另外一件事情。
取消戶籍限制,推進城市化發展一事。
這事情,劉晉給出的理由是打擊地方宗族勢力,但其實這僅僅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還是為了推進資本主義的發展。
資本主義的發展,大量工廠、作坊的興起,它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在大明海外,還可以大量使用奴隸來滿足需求,可是大明本土不允許奴隸的存在,勞動力又大量的分布在農村地區。
不將這些勞動力弄到城里來的話,工廠、作坊、商行等等哪里去找到那麼多工人來。
歷史上的英國為了這事情,硬是搞出了一個羊吃人運動,大肆的圈佔土地用來養羊,一方面滿足紡織廠對羊毛的巨大需求,另外一個方面則是將大量的勞動力從農村趕到了城市之中。
在城市里面,這些勞動力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又沒有屬于自己的資產和房屋等等,自然而然一切都需要依靠工廠,必須要出賣自己的廉價勞動力來獲得生活所需的物資。
而且因為被驅趕到了城市里面,失去了原先的一切,又必須要重新置辦家家當來,無形之中,又多出了更多的開支和支出,擴大了內需,又為資本主義尋找到了市場。
現在大明的情況其實也差不多,一方面城市里面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工廠、作坊、商行、工地都需要非常多的勞動力。
另外一個方面,大明需要擴大自己的內需,這人一直留在農村,有自己的田地、菜地的話,處在小農經濟之下,內需很難拉動起來。
所以需要將農村的人口逐步慢慢的遷移到城市里面來,讓他們從農民變成工人,一旦到了城市里面,小農經濟的模式就沒有辦法再繼續下去。
進了城,房子要買吧?
買完了要裝修吧,這裝修了還要住吧,各種各樣的家具、家庭生活用品等等都要添置吧,還有就是生活所需的各種東西都需要購買吧,內需自然而然就擴大了。
其實大明的情況要比歷史上英國的情況好不知道多少倍。
至少來說,大明不需要采取強制性的手段來將人口從農村遷移到城里面來,因為大明本身的市場體量足夠大,而且還有全球市場在這里幫忙。
其次就是大明的勞動力並不廉價,甚至于可以說是非常的昂貴,即便是進了城,大明人也一樣可以過的不錯。
只要在工廠上班,基本上都包吃包住,開銷很小,工錢又高,兩夫妻一起打工的話,干一年,回家就可以輕輕松松蓋起不錯的新房子來,再做上幾年,在城里面買房也是輕松的事情。
這些都說明,擁有雄厚底蘊的大明,可以掠奪全球財富和市場的大明,它所走的道路必然要更加的順暢很多,大明人也不必經歷資本發展道路上的諸多苦難。
現在唯一擺在大家眼前的問題,那就是戶籍限制的問題。
在大明,一般人是不可以輕易外出的,想要外出必須要有官府這邊開設的路引,如果沒有路引就可能會官府給抓起來,當成是流寇、盜匪之流的。
所以在古代,一般能夠隨意的外出的游山玩水的基本上也就只有讀書人了,讀書人有功名在身,基本上都可以隨意到處游玩,而且能夠讀書的人,基本上家庭條件都不錯,有條件支持外出游玩。
至于一般的老百姓,絕大多數人可能一輩子連自己的縣都沒有出過。
當然,這些年朝廷對這方面的管控是很松的,各地官府也不管此事,因為工廠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你一管,誰還來打工?
此外就是海外需要大量的移民,朝廷鼓勵移民到海外去,對這方面的管控也是一下子就完全放松。
但戶籍的限制還是在的,有些地方的官員甚至于專門以此來敲詐勒索進城打工的人員。
此外,戶籍制度的限制不僅僅在于限制人口的流動,還限制了職業,朱元璋同志當初一廂情願的給所有人都定下了身份。
什麼煮鹽的炤戶,做工匠的匠戶,保家衛國的軍戶等等,這些也是含在了戶籍制度里面,炤戶世世代代都是炤戶,軍戶世世代代都是軍戶,不能做其它的事情。
後來劉晉進行軍事改革,全面廢除了軍戶制度,但其它一些相關的制度依然還在實行,影響了大明資本主義的發展。
「陛下,臣也以為確實是有必要取消戶籍限制,同時出台新的戶籍制度,以確保進城務工人員也能夠享受到應有的權益。」
張懋首先站出來表示支持。
他是大資本家,麾下工廠眾多,工人眾多,取消戶籍限制的好處顯而易見,沒道理不支持。
「陛下,確實是有必要取消戶籍限制,允許人口的自由流動,同時允許進城務工人員在城里面落戶,允許他們的子女就近讀書。」
李東陽也是跟著表示支持。
京津地區發展迅猛,現在也是出現了一些後世城市化發展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
比如因為人口的大量涌入,導致讀書困難,大量在城市里面購買房產的人無法在城里面落戶的問題。
這些問題看起來很小,但卻是關系著大量人的切身利益。
就好比後世,想要在城市里面落戶並不是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帝都、魔都這樣的地方,那更是難上加難。
城市發展離不開廣大前來城市務工的勞動者,但他們卻是享受不到城市發展所帶來的諸多紅利。
這本身來說是極為不公平的。
特別是在教育上面,城市發展的過程當中,教育配套明顯根本上,讀書難也是成為了時代的一個焦點話題。
進而衍變出了諸多的怪像,像什麼嫁人只嫁城市的本地土著,要求身份號碼是什麼開頭的,還要求父母也是一樣,還有諸如極其看不起外地人等等之類的,實在是太多了。
說到底其實還是戶籍制度的一種延伸和慣性,一直延伸到了21世紀依然難以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後世的情況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後世華夏人多地少,資源稀缺,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帶來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但同樣帶來了大量的問題。
在夾縫中求生存,求發展,也只能夠犧牲一代人、兩代人的幸福來換取崛起。
現在大明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大明在這方面可以游刃有余,其實更多的還是希望能夠將人從農村弄到城里面來,讓他們成為城市的勞動力,成為產品的消費者,推動大明的資本主義發展。
只是現在的大明人似乎好像並不是很喜歡到城里來。
一方面是一直以來故土難離的觀念,大家還是喜歡在家鄉過過自己的小日子。
另外一個方面是在農村同樣能夠過上不錯的小日子,大量人口都遷移到關外、海外去了,農村的競爭一下子小了很多。
很多地方,甚至于大量的土地都無人耕種,在農村隨隨便便也是能夠過的不錯,沒必要去城里面吃苦受累。
再者還可以移民去關外和海外,諸多優惠的政策依然在源源不斷的吸取大量的人口遷移出去。
這城里面需要吸引人,不出台一些優惠的政策是肯定不行的。
「陛下,是必須要出台諸多有利于城市落戶和生活的政策,取消原先的諸多種種限制。」
「現如今的南京,因為去年年底的事情,原先去南京打工的人員都不願意去南京,上百萬人口流失,導致如今的南京百葉凋敝,工廠停工,發展陷入遲滯之中。」
「這一方面說明我大明繁榮鼎盛,我大明人有諸多的選擇,隨隨便便都可以過上不錯的日子,另外一個方面也是說明,城市想要吸引大量的人口和勞動力,那就必須要出台諸多的有利政策,以此來吸引人口遷移到城市之中。」
劉晉拿出南京的事情來舉例子。
現在大明人的選擇余地很多,小日子過的不錯,但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勞動力和市場,不能采用強制的辦法,也就只能夠出台一些吸引他們的政策了。
「陛下,臣也以為應全部取消戶籍限制,允許自由流動,允許在城市落戶,同時出台相關的法律制度,規定和保護他們的權益。」
劉健思索一番,也是表示了支持。
家里面新辦了幾個大工廠,招工都是一個頭痛的問題,如果能夠讓更多人到城市里面來,工廠招工的問題就不用頭痛了。
「嗯,那就按照這個去辦吧,取消諸多不利于人口流動的限制,全面取消路引制度,允許進城務工人員在城里落戶,允許他們的子女就近讀書。」
弘治皇帝見大家都沒有什麼意見,也是拍板定下來。
「陛下聖明~」
眾人連忙起身,齊聲的喊道。
「還是現在的大明好啊,老百姓過的舒服,放在後世,人多地少,資源稀缺的情況下,人是最不值錢的廉價勞動力了!」
劉晉心里面忍不住感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