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

作者︰七月新番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趙無恤和南子都已經年過三旬,年輕時那濃濃的愛恨糾纏被時間慢慢滌蕩,雖然偷情時看著聖潔的巫女穿著巫袍羅衫半露的樣子,依舊十分刺激,但激情過後,更多的只剩下政治上的相互需求……info

然而隨著宋公糾之死,隨著皇瑗和司馬子牛的覆滅,這種政治上的相互需要也有些松動。南子在宋國的敵人一掃而空,這讓她產生了一種幻覺,那就是宋國自此以後進入由她主導的時代了,她甚至摩拳擦掌,準備效仿婦好,大干一場了。

然而在趙無恤這里,這種打算卻落空了。

趙無恤雖然是後世人,卻並非一個女權主義者。入鄉隨俗,他在個人上尊重南子,但是在政治上,他讓南子的權欲一頭撞到了高高的城牆上——在趙國主導的中原,女主臨朝、神權至上只是權宜之計,而非宋國的真正未來!

面對南子的質問,趙無恤直言不諱︰」子商成年之後,寡人當然會讓他做宋國全境的統有者,然而現如今東方有許多貴族和國人不服天道,不服你,你當如何做?「」殺!「南子咬牙切齒,她一直認為,這些試圖對她和她兒子不利的人,有多少殺不多,溺死、戮殺、車裂、腰斬、火刑,總之寧可錯殺一萬,不可放過一百!

這就是趙無恤不放心把整個宋國交給這個女人的原因,護犢心切的她很容易陷入偏執和瘋狂,宋國東部數十萬人,總不能殺光了事,若是趙無恤不護著,只怕連樂氏也遲早遭了其毒手。

所以,還不如將樂氏移到彭城去,讓樂茷與南子各治一邊。」寡人決定讓宋國變成兩個郡,一個是彭城郡,一個是睢陽郡,以芒碭山為界,汝與子商治睢陽商丘,樂氏治彭城。「

對于這個劃分,南子自然是有意見的,她認為趙無恤偏心,不顧自己和兒子,偏向外人,但趙無恤心意已決,管她軟硬皆施,都不管用。

最後南子只能接受這種現實,她曾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然而在有了兒子後,卻謹慎了許多,她寧可接受統治縮水一半的宋國,也不願與趙無恤決裂。畢竟在這種關系里,勢力強大的趙無恤無疑是主導,縱然南子不願意承認,但她依舊是一株纏繞在大樹上的藤蔓,若樹木垂倒,她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不枯萎。

「君之所願,亦妾之所願……」

南子哭得梨花帶雨,她穿著單薄的衣裳,在塌下對著趙無恤再拜而泣,然而趙無恤卻不為所動,南子只能再拜而去。

但南子心里仍有一絲不甘,她走之前幽怨地說道︰」人言,父子齊心,其家必興,然君侯卻寧予外人不予親子,他日若樂氏子不服趙國,勾結敵國叛亂,這一年多的鏖戰,君侯親征的辛苦,便將白費……「

披著深衣,注視著南子那遠去的宮燈,趙無恤嘆了口氣。」南子啊,比起樂茷,我更擔心的,是你,是被我親手放出牢籠的天道教啊……「

冉求有一點說的沒錯,這場宋國內戰的導火索,很大程度上是南子越來越膨脹的權欲,以及日益壯大的天道教。

雖然這一切都是趙無恤為了控制宋國埋下的種子,但事情發展到現在,他和冉求一樣,也認為,是時候給天道,給南子套上一個枷鎖了。

這個枷鎖,他選擇了妻族樂氏。

這種東西分治,一來不要讓樂氏陷入天道教徒的汪洋大海里,二來可以維持宋國卿權和神權的均勢,三來嘛,也是對立為太子的趙恆的一種加強。

這種制衡並不穩固,但卻是目前最可行的權宜之計。

但趙無恤也知道,南子嬌女敕的鮮花下是尖利的刺,斑斕的外表下是見血封喉的毒囊,她雖然屈服于趙無恤的命令,但是心里多半是有一些不滿的。

對此,趙無恤雖然有些失望,但讓他吃驚的是,自己心中卻並無太多波瀾。

和南子掃清政敵後不再那麼依附于趙無恤一樣,在真正將觸須伸入宋國內部後,趙無恤也變得不再那麼需要南子了,維系二人關系的,只剩下他們那牙牙學語的子嗣」子商「。」只望她能保持一貫的聰明,明白自己的處境,休要將寵愛當做偏溺,將不滿化作反叛,逼我做出殺母保子的事來罷……「

每小貓都會長大,一開始看起來都很無害,幼小、安靜,舌忝著淺盤里的牛女乃。但爪子一旦長長了,貓就會撓人,有時甚至會撓養貓人的手。

對于趙無恤這種爬向食物鏈頂端的政治家來說,絕不能心慈手軟,因為在權力的角逐里,只有一條規則︰不做獵人,便為獵物!

……

在商丘期間,趙無恤正式干涉了宋國的事務,效仿趙國制度,將處于」子商元年」的宋國分為兩個郡,一為睢陽,一為彭城,南子以大巫身份臨朝听政,在子商成年前統治睢陽;樂茷作為宋國唯一的卿,將整個樂氏遷移到東方,以「大司城」身份統治彭城,與南子分庭抗禮。

若不出意外,在子商成年親政前,宋國便能有十多年安寧了……

與此同時,趙無恤也對新奪取的徐淮泗上等地,做了後續的安排。

三條命令很快發出。

「徐、鐘吾兩處,百廢待興,寡人將擇徐人治徐土,鐘吾人治鐘吾,直到重建徐、鐘吾政權之前,皆將派兵駐扎!「」此番南征,軍中士卒因功受爵,因爵授土地、田宅,皆在徐淮!「」郯國一如其舊制,邳國助吳為孽,負隅頑抗,寡人將廢其社稷,趙國在邳地設下邳縣。「

一方面,趙無恤表示他不會像吳國一樣奴役當地人,而是會讓當地過去的政權」復國「,不過這復國後由誰做國君,卻又語焉不詳。

另一方面,趙無恤又對趙國的兵卒宣布,軍功授所授田宅,優先安排在徐淮之地,這片新征服的土地上,鼓勵新產生的軍功地主們遷移過去,還將處于宋、徐之間的要地下邳據為己有。

他還將一整個軍的武卒留在了徐淮,徐、鐘吾、邳、鐘離、善道、蔡國各駐守兩千人,防御吳、楚。

這三個頗有些自相矛盾的命令,讓一些人模不著頭腦,只有趙無恤和少數幕僚心里清楚,這依舊是將遙遠飛地納入治下的權宜之計。

治大國如烹小鮮,國家越大,行政成本越大,在識字率不高,士人群體不足的商周,方國和分封制度是不二法門,因為隨著領土與首都距離的增長,對邊疆的治理效率也會大大減弱——試想,當一個地方的信息要花費半年時間才能傳遞到國都,從國都發出的指示又要經過半年才能傳達到地方,等天家使者到的時候,地方上的叛亂、災荒、外患早已時過境遷,當地的大夫、官吏也與土王無異,故而周代在遼遠地區進行了分封,讓他們實行自我治理,以屏蔽周,這種選擇是宗法制度的必然,也是時代局限的無奈。

然而在趙無恤所知的歷史里,秦朝卻選擇了截然不同的做法︰秦始皇帝翦平六國,一有天下。听從李斯之言,以昔者王侯相爭,中國不寧,遂除封建,行郡縣。

說實話,在趙無恤看來,秦始皇的舉措雖然深受後世夸贊,可實際上,依然有些超前了。雖然在春秋戰國的基礎上修了直道,開了許多運河溝渠,但廣袤的國土,遙遠的邊郡,帶來的不止是萬民臣服,更有無窮無盡的邊患和繁雜的地方事務。秦始皇也不得不數次巡狩,向地方刷中央的存在感,為了維持對帝國的統治,更征發了數不清的戍卒去邊境,不論是對河南地的開發還是對百越的征服戍守,都極大增大了帝國的行政成本,以至于刑徒遍地,戍卒終年奔波。

最後,始皇帝一死,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趙無恤的時代,不尷不尬,正處于周秦之間,面對過去的教訓和未來的趨勢,他可以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才有了在趙國本土大興郡縣,在周邊卻廣樹附庸的局面。

對于衛國魯國,因為運河的開鑿,趙國還能稍微控制得緊密一些,但是對于徐淮泗上來說,與趙國本土距離太遠,之前沒有統治的根基,貿然化為郡縣,只怕會引發當地勢力的反撲,加大趙國的行政成本。還不如先駐軍守備,給地方勢力一個自治的承諾,再徐徐圖之。

在處理完宋、徐、泗上等東南方向的事務後,十月下旬,趙無恤讓魯軍歸魯,他自帶在外征戰小半年的趙國征召兵回歸鄴城。

在徐淮以南的群舒之地,一雙眼楮在密切觀望著趙無恤的一舉一動,當趙軍主力終于撤離北返之際,剛剛被封為」巢邑大夫「的王孫勝認為,楚國的機會來了!

PS︰前文設定有誤,王孫勝這時候應該還沒封白公才對。大家新年快樂(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