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
不,事到如今,已經無處可逃了!
這場計劃本就已是一場傾盡所有的豪賭,別看隊伍中的大家似乎仍各有各的態度,卻也都是打從一開始就抱著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心情參與進來的。
而其中,當然也包括了他哈利‧波特在內。
退是不可能再退了,之前那次就算是有瑪卡幫忙,結果能夠所有人都全身而退其實也是運氣居多——或者也可以說,實際上還是那女巫克恩無意多費手腳,所以才隨手放了他們幾個一馬。
而到了這一回,要說還能在如此深入的情況下搞什麼「戰略性撤退」,連哈利自己都不信。
那麼,也就是說……
「即使被發現了,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上了嗎?」
一閃而過的思緒更甚于電光石火的短暫,以至于在盧娜的話音驀然響起的那一瞬間里,哈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都想到了些什麼。
他只是明白,有些事情就算明知道極有可能會以失敗告終,自己也不得不去先做了再說了!
「就算你正看著我又怎麼樣?就算你是無比強大的古代巫師又怎麼樣?事到如今,我可不會再退縮了,也不想再退縮了!如果我真的敵不過你,那就讓你的魔法將我撕個粉碎吧!可要是你不能……只要我還留有一口氣在,我就要讓你嘗嘗我的厲害!」
瞬息間,哈利終于猛地把頭抬了起來。
他已經不打算再像一只老鼠一樣躲躲藏藏了!他不是那貪生怕死的小矮星彼得,他是勇敢的、堅定的、能為自己的親人和朋友而犧牲的詹姆‧波特和莉莉‧伊萬斯‧波特的兒子,波特家最後的男人!
當哈利一把扯開隱形斗篷,將手中的寶劍筆直前舉起來的時候,仿佛有萬丈金紅光焰從他的瞳孔之中噴薄而出。那是格蘭芬多寶劍給予他的肯定,他是從荒蕪的沼澤里走出來的那個男人的傳人。
「決斗吧!名為‘死神’的女巫!」
哈利將換到了左手里的那根魔杖遠遠地扔開了,因為那支魔杖不屬于他。既然計劃已經不可能成行了,那麼至少在這決定生死的最後一場戰斗中,他要使用自己的魔杖!
冬青木的杖身,鳳凰羽毛杖芯,十一英寸長。
即便是用真正的老魔杖來換,他也不會將它交給任何人,更何況是一支赫敏臨時給他用來執行計劃的「冒牌貨」呢?
這就是哈利‧波特一貫以來的臨場決斷能力,也是赫敏很早以前就對瑪卡說過自己非常羨慕,卻至今為止都學不來的、哈利所獨有的天賦才能。
看吧!
直視一位強大的敵人,並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那個女人正一臉從容地在那里看著他,可單是用眼楮看,就能嚇退他嗎?不,並不能!
哈利‧波特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格蘭芬多,就這一點,誰都無法令他改變。
隨手拋出的魔杖遠遠落地的聲音,听起來有點清脆,它叮叮當當地彈動了幾下,而後骨碌碌地滾遠了……
說起來,每個人所擁有的天賦,實際上也未必都是好的。
就如哈利的這種決斷力,在很多時候看來其實都可以和「莽撞」劃上等號,畢竟人所作出的決定是否能夠成功,都得取決于決斷者的選擇是否是正確的。
假如哈利的每一次決斷,都只是在運氣的懷抱里翻滾徜徉,那自然會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習慣,也難稱之為「才能」——
「唰!」
利刃破空的聲音在禮堂中回蕩開來,又與下一聲交相重疊,樸素但卻非同尋常。
因為除卻無比鋒利的劍刃,此刻還有凌冽的劍光在憑空閃爍。那好似霜斑在空氣中穿插隱現的畫面,正是格蘭芬多寶劍與其主人意志相合的最佳證明。
在哈利舞動寶劍的身姿終于隱隱約約堪與當年的戈德里克重合起來的時候,即便是手握死亡的死神,恐怕也是不願意去平白挨上那麼一劍的。
但是……
當一個傳奇,遇上另一個傳奇的傳人,此番歷史性的踫撞,卻好像……並沒有字面上這一番描述所烘托得那麼激烈?
或許……不,應該說是「顯然」。很明顯,二者之間確實是存在著不小的實力差距的。而這份差距,哪怕是哈利此次意外爆發,也沒能縮短到可以讓他斬獲勝機的程度。
女巫克恩的身周隱約有流光在旋繞,乍泯乍現的綠色光芒,蘊含著比殺戮咒還要更加濃烈的死亡的氣息。
哈利的動作變得比以前更快了,快到讓人看不清他的具體位置。明晃晃的寶劍劍身在隨著他的動作而來回閃爍穿梭,可以讓旁人明白,格蘭芬多寶劍似乎擁有抵擋那些致命流光的能力。
但也僅僅是這樣了。
他的劍鋒觸踫不到敵人的身體,他閃電般迅捷的劍光也不行。既然觸踫不到,那麼就算只是想在對方身上留下一道印記,都是不可能的事。
然後忽然間!
「鏘啷——」
一聲金屬交擊般的脆響終于結束了那一記又一記的虛無破空聲,高速移動中的哈利的朦朧身影忽然一個踉蹌,而後十分突兀地空著右手,在禮堂中央的過道上停了下來。
也許那柄寶劍的歷任主人當中,很多人都曾有過比哈利更為奪目的戰績,做到過更加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必須得說,剛剛的哈利做得已經足夠好了!
只是還不夠,或者說,敵人實在是過于地強了……
所以,寶劍去到了更強者的手中。
「‘魯莽之劍’,倒是許久不見了。」克恩捏著劍身,低頭看了一眼,發絲如月兌鉤的紗簾一般無聲滑落,遮住了她的視線,「它確實,很適合你,可惜了。」
莽撞的決斷,似乎將局面引向了絕望。
剛才就說了,假如哈利的每一次決斷都只是在踫運氣,那顯然是無法將其稱之為「才能」的。
然而,當一個人的魯莽背後所依賴的不再是所謂「命運的指引」,而是一份「有邏輯的智慧的引導」的話。事情的性質,便又變得截然不同了起來。
「曾」幾何時,在暗中為他作出引導的人叫做「阿不思‧鄧布利多」;
而到了現在,取而代之的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