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類的歷史經驗而言,神祗的形象其實是和人類的認知密不可分的。人類往往出于自身的原因、以自身的方式給神賦予形象和人格。
在所有的信仰系統中,人們總會尋求一個「人格化的神」,而且在人們第一次接觸到神這個概念時,這個人格化的神就已經深植人們的意識里。
很多一神信仰的信徒都認為主神是抽象的,在螞蟻世界也不例外大河兩岸的諸多部族的神就沒有具體形象。
但在大多數時候,當人們談及神靈的時候,更多是在談論人類自身,而不是神靈真正的樣子,于是神就被賦予了人們希望的那種形象。
宗教的一個基本推動力就是人們因環境刺激而演變出的反應。人們傾向于把自然現象看作是神靈與人類的一個中介。
比如說閃電就是一個長著灰色絡腮胡子的男人(比如希臘神話的宙斯)站在烏雲中,從手指間發射出來的。
而我們的祖先在采集-狩獵社會,可能會因為樹上的紋路像人臉,而覺得樹也擁有靈魂。世界各地的洞穴中保存的遠古壁畫給人類的靈性提供了最早的證據,展現了我們的祖先和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法國西南部的特羅伊斯‧弗雷爾(Trois-Fr res)洞穴繪畫精美,動物漂浮在空中,卻沒有狩獵的景象。它們的中間是一個神秘的生物︰它的身子一部分是人,一部分是牡鹿,還有一部分是貓頭鷹。這些顯然描繪的不是真正的動物,而是表現另一個超月兌于物質領域的世界。
遠古社會,隨著人類社會發展,采集-狩獵的小集團進化成為人口更密集且出現分工的農業社會,人們腦中神的形象也發生了改變。
隨著農業社會的建立,人們開始認為人類能夠支配自然,在他們的想象中神當然也是大自然的主宰。隨著文字在定居社會出現,蘇美爾文明、埃及文明和希臘文明為代表的一些古代文明對他們的信仰留下了更詳細的記錄。人們用文字描寫諸神,不僅僅改變了人們腦中神的形象,也讓人們開始清楚意識到自己的潛意識和隱秘的渴望︰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眾神。
當人們開始嘗試利用和操縱自然的力量,神也變得神通廣大而喜怒無常,像人一樣互相斗爭試圖掌控他們的神界。
到了某一時刻,眾神變得和人太過相像,于是古希臘人開始質疑起他們的正統性。神真的像古希臘雕像刻畫的那樣,長得像人類嗎?這些質疑也帶來了一種新的觀點︰也許真正的神只有一個。
這一神信仰的雛形和多神信仰相悖斥,因為單一的神和普遍存在的將神擬人化的習慣水火不容︰一位神靈怎麼可能同時既是天使又是惡魔?
不過人們的確在慢慢接受這麼一種觀念︰有一個更加強大的上神凌駕于一批能力稍弱的神之上。這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階層︰權力的大頭集中在一個人的手上,而在眾神中,也有某個神掌握著大多數的權力。
直到聖經中一神信仰的第一次被明確表達,真正的一神教才站穩腳跟。正如耶和華宣稱的︰「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除我以外再沒有真神。」
而當耶穌出現時,他代表的是具有人類特質的,人們依然需要的神。同時他也在不斷傳道,告訴人們上帝(聖父)是多麼博愛和寬容。起初,並不是所有人都接受耶穌自己本身就是神的說法,直到聖父耶和華和聖子耶穌「父子同質」的原則被確立下來。
公元七世紀,***教月兌胎于阿拉伯大漠中,與基督教概念里人格化的上帝抗衡。雖然***教否認了「三位一體」的說法,認為神沒有一個具體的形象、物質載體或者形式,但《古蘭經》中仍有些章節「充滿了對真主安拉的擬人化描寫」。一些***也提出過這樣的問題,真主怎麼會創造了萬物,又與他創造的世界隔絕?于是,大部分情況下,安拉和上帝、耶穌一樣,以人的面目出現。
可以看出,人類歷史上,宗教的發展軌跡,往往是沿著︰萬物有靈-多神教-有主神的多神教-一神教這個軌跡前進的。
而無論是哪個宗教,大多數時候,神祗的形象都是人,或至少具有人格。
即便不是人的形象,也可以推廣到人類可以認識的其他形象︰動物、植物,很少出現非生物的形象。少數幻想的形象︰龍、麒麟、獅鷲這種具有半神特征的生物,也能從人類的現有認知中找到對應的一種或幾種原型。
而主角在對比了大頭蟻「遺族」的舊世界和大河兩岸的螞蟻神話後,卻從中發現了不合邏輯的地方。
按道理,舊世界比大河兩岸的文明發達,但在宗教發展的程度上,舊世界依舊是存在主神的多神教階段,而停留在只能使用火的技術水平的大河兩岸卻發展出了一神教,信奉的還是沒有具體形象的神,這個可是非常進步的宗教階段。
另外,非常讓主角在意的,是大頭蟻「遺族」舊世界的神祗的形象。
樹神是個片狀物,風和水之神是個板狀物;火神是搖曳不定的火苗(這個好理解),但火苗下面有個圓圈;雨神是個很多洞的餅狀物。
這些形象和生物完全沾不上邊,看起來非常古怪,很少很少有一個宗教會用大量非生命物質來承擔神祗的外在形象。即便主角冥冥中覺得其中有一絲線索,但總抓不住那一點靈光。
至于主神,是一個四肢的形象,體表柔軟而光滑,很多動物符合這一形象︰蛙類、蜥蜴、果鼴鼠,甚至包括人類。
這些生物,以主角目前的經歷來看,都不存在于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最高級的生命形態就是昆蟲。
為何螞蟻要用一個不同于自身的形象來當做主神?他們從何得知的這個形象?他們見過這種生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