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城]里的三座要塞里,遠程的投石機火力向遠離要塞處延伸,以免誤傷而寄生螞蟻們則在用擂石滾木直接阻擋東征軍的進攻。
隨著西端要塞前攀爬的繩索逐漸固定和加粗,攻擊準備已經就緒,進攻部隊隨後發起了攻擊。
數以千計的螞蟻攀爬在繩索和岩壁上,冒著密密麻麻的投擲物向上攀爬,短短的垂直崖壁很快就被越過,她們來到了西端要塞的圍牆下。
寄生螞蟻們張開大顎,背上的絲線般的寄生菌絲隨風飄搖,和仰攻的東征軍進攻部隊在牆頭廝殺起來。
一開始,進攻部隊的形勢不利,她們很難在牆頭找到落腳點,而攀爬在繩索或牆壁上的同時進行廝殺,也讓她們很難發力,就算是全副甲冑的神使王戰士,也只能靠著防高甲厚硬撐,尋找著突破機會。
但隨著投入廝殺的進攻部隊越來越多,一些神使王步兵也找到了牆腳上的落腳點,在這里停下來,投擲投石索協助直接發起攻擊的同伴。
巨大的進攻壓力,讓寄生螞蟻守軍略有退卻,而在圍牆牆頭佔據了一席之地的東征軍進攻部隊,則更加攻勢凌厲。
在「蘭博飛二世」的嚴令下,一個個神使王戰士不懼犧牲的勇猛沖在前頭,硬生生把牆頭上的陣地一點點擴大,把敵軍一點點擠壓下去。
一名神使王戰士,她還在站立著,但肉眼可見她已經身負多處重傷。作為第一批登上圍牆的進攻部隊的成員,她幸運躲過了一路上的投石機轟炸和擂石滾木的沖擊,但在登上圍牆後,便遭到了數只寄生螞蟻的圍攻。
憑著甲冑的保護,這名神使王戰士以傷換命,硬是反殺了2只寄生螞蟻,掩護身後的同伴慢慢擴大了圍牆上的落腳點。
她的復眼里,記錄著剛剛的戰斗畫面,見證了第一批敢死隊的英勇和悲壯。
激烈的戰斗還在持續,這名神使王戰士的兩條節肢和一根觸角都受了傷,感官正變得遲鈍,她身上的甲冑也破損了,就連底下的甲殼都碎裂,那是一只體型巨大的寄生日本弓背蟻大顎的杰作。
要不是有甲冑保護,日本弓背蟻那一下,就足以把她給切成兩段。但即便扛下了這一次廝殺,這名神使王戰士體內也受了內傷,她感覺到了自己生命力在快速流逝。
戰斗還沒結束,剛剛給自己造成重創的那只寄生日本弓背蟻,還在牆頭耀武揚威,在這樣的小範圍戰場上,這只大個的寄生螞蟻的威脅很大。
剛才,是另一名神使王戰士不顧寄生菌絲正在鑽體的痛楚,撕咬著寄生日本弓背蟻的節肢,才讓對方暫時放過了受傷的她。
如今,那個救了自己的神使王戰士,已經變成了寄生日本弓背蟻大顎龐掛著的殘骸。
這名神使王戰士靜立在場,無悲無喜,廝殺是她的本能,死亡已經司空見慣,哪怕是自己即將到來的死亡也無法讓這名普通的神使王戰士動容。
她突然動了,撲向前去,身邊奮戰的戰友此時正好吸引了火力。她無視四周緩慢游動逼上來的寄生菌絲,也無視其他正在廝殺的友軍和寄生螞蟻,就這麼直直的撲向那只寄生日本弓背蟻。
個頭小有個頭小的好處,這名神使王戰士靈巧的鑽進高大的寄生日本弓背蟻身下,咬住其尾部,猛地昂起頭,那只大個子的日本弓背蟻剛剛還在和其他進攻部隊的戰士廝殺,重心不穩,居然一下就被小小的神使王戰士給舉了起來。
螞蟻能夠舉起比自身重很多倍的物體,一只大頭蟻舉起一只日本弓背蟻也不算難事。但是,這里是激烈的戰場,日本弓背蟻在劇烈的扭動掙扎,其他寄生螞蟻在虎視眈眈的逼近,而這名神使王戰士卻負了傷,勉強舉起對方後,已經沒有自保的能力。
她卻毫不在乎,清澈的復眼里最後一次倒映出圍牆上血戰中的同伴們的身影,然後身子一傾,讓自己和被自己高高舉起的寄生日本弓背蟻,一起向要塞外的萬丈懸崖墜落。
兩只敵對的螞蟻依舊糾纏在一起,在天空中翻滾著,在崖壁上踫撞著,在凸起的障礙物上彈跳著,這名神使王戰士的復眼里的畫面中,天和地都在旋轉,無數攀爬中的友軍的身影深深映入她的眼簾。
等到她倆一起落到地面時,本就重傷的神使王戰士更加慘不忍睹,但她的的大顎依舊牢牢咬在寄生日本弓背蟻的腰上,一直沒有送來。雙方都血肉模糊,寄生日本弓背蟻也頑強的還沒死去,但是模樣無比淒慘。
寄生日本弓背蟻的的觸角和節肢幾乎全部折斷,渾身上下滿是傷口,就連十多根寄生菌絲都大部分在墜落踫撞中死掉了。
底下正在列隊等到支援的東征軍戰士立刻圍了過來,他們殺死垂死的寄生日本弓背蟻的身影倒映在彌留的神使王戰士的復眼里,也不知道她能否欣慰的看見這一幕。
風聲嗚咽,蟲鳴淒幽,仿佛在為這名英勇的犧牲者吹奏一曲贊歌。
其他東征軍戰士顧不上為戰死的同伴哀悼,殺死寄生日本弓背蟻後,她們繼續向前,等待自己這支部隊被投入戰場的那一刻。
如果需要,她們中的大多數也會像剛剛犧牲的那名神使王戰士一樣,從山巔回到這處山腳,和敵蟻同歸于盡。
類似的戰斗在[三座城]的各處戰場上不斷上演,戰斗最激烈時,雙方的戰士仿佛雨點和滾石般抱在一起從高處墜落。
在進攻部隊的奮戰下,三座要塞的圍牆都先後被攻破,進攻部隊一面肅清圍牆上的殘敵,一面逼近寄生要塞的蟻冢,準備進攻要塞內部。
「蘭博飛二世」得到報告,懸著的心落下來,以他之前的經驗,一旦進入寄生要塞內部的巷戰,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神使王戰士更能發揮優勢,一點點磨掉守軍的力量。
勝利,這滴甜美的蜜露,似乎已經垂在「蘭博飛二世」的大顎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