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跡起點多年,有酒徒的《明》做穿越文的啟蒙導師,之後喜歡的文雖多,但也一向以厚重樸實為主。
這類文的神髓,僅在于二字,「意婬」也。寫來極容易,寫好極困難。寫得人多了,也就雜了,至今精品文也就一雙手就夠數了。
文分派別,論雄渾厚重,寧致遠的《楚氏春秋》當為第一。
這文是三國時的曹操,邏輯嚴謹背景厚實,情節起伏又詼諧得當,雖種馬,但勝在有節有制,每個女主也個性鮮明。唯一可惜的是這文和曹操一樣,是太監之後。
建安有七子,《軍師》是曹植。隨波逐流的《一代軍師》文風清麗,較之曹操,卻缺少征戰的大氣,也有明顯的缺陷,比如上帝視角,比如作者夸主角,外人夸完了自己夸,我看得都起雞皮疙瘩。
《回明》不同于《楚》和《軍師》,此文第一卷平實順暢,不料,越往下越華麗,章節多,情節差不多,主角一步登天之後,高歌凱旋,美女足七趕八,一味的富貴絢麗,反而沒了余韻。恰似漢賦,洋洋灑灑一整張,語句華美,但讀完之後,根本回想不起什麼。這文很有名,我認為值得稱贊,但不值如此盛名。
《慶余年》則是潘岳,相貌好,文筆佳,但可惜主角三觀不正。寫文以立意最高,此文犯此大忌,最厭惡的主角莫過于文中的範閑,難得的是配角非常出彩。
《明》《新宋》猶如雙殊,可歸攏一屬,情節發展的脈絡也很相似,只是一文一理,文中人物數有挫折,但性格踏實,可惜得是文筆稍遜。梁朝沈慶之與曹景宗並稱,武將出身,也能作文,兩文用他們來比,很恰當。
與前幾者相較,《寒士》算不得最佳,但我最喜歡。
讀過的穿越架空文,無論如何裝飾,文中總有一股塵囂之氣,大概是主角無論自願或不自願,總會帶著一股現代人的優越感,他們入世太深,又兼早早得志,這種情況下,盡管志向高遠,但總覺得浮得很,這並不是指人,而是指文,《回明》便是其典型代表。如果再加上有些作者為了情節要緊湊,加快進度,更添了急切感。
《寒士》的行文非常的舒緩,陳操之投生的時代有天然的優勢,那是謝安、王羲之的東晉,那是衛玠、潘安的年代。《世說》書中風liu蘊藉的一朝。
那個時代,雅集、談玄,書法,繪畫,傅粉,服散,女裝癖,人們叛經離道,不拘俗禮,只崇尚于「美」。士族據有大量的土地莊園,青山湖泊皆是他們的後院一景,家奴為他們衣食,曲部為他們護院。那時的王謝之家啊,錢是阿堵物。他們是完全不必在意物質的,生命都傾注于精神一道,所以何晏注玄,衛與樂論夢,王氏的書法,愷之的畫。
在那樣的一個朝代,出世盛行,一舉一動都要自然雅致,陳操之如此做,作者也如此寫了。菱洲吹xiao,草堂論道,梅林作畫,大量的情景烘托出一個出塵的世間。在朝堂,只見其貴不見其俗,在農家,有其歸田雅趣,卻少了粗鄙。更難得的,是文中感情流露,亦與文風相恰。
無論是陳與陸的愛情,還是家族之間的親情,是春天的新雨嬌花,純醇清新,觀之可喜。若說其他文中感情的描寫也有出色之處,但《寒士》則遠勝一個「潔」字。
初戀的情懷,母子的情深,操之待寡嫂的敬重,佷兒待叔叔的親近。在西湖畔邊徐徐深化的情誼一如這湖水,干淨明澈,無處染塵埃。
猶記得杜道首問陳母,一生有何虧?陳母先搖搖頭,後來又慢慢地說,只虧為求小兒平安,在佛前點命燈。只有真正的信教者才知道此舉無異于猶大叛教,這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一位猶太人在大屠殺時向惡魔祈禱,以求他女兒的平安。
那麼多的日子似一幅幅畫在展開,沒有濃妝艷抹的香艷糾葛,沒有拔高夸張的高尚,只有畫中人在清清淡淡的說著他的故事。
踏踏實實,淡而有味。
蓬萊文章建安骨,此文不獨像清發的小謝耶?
————————————————
發表人︰書友square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