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5.開鑿關道
嶺南現在就是整個嶺南道了,大唐對于嶺南的統一是和平手段的,並沒有經歷過戰火,當年盤踞嶺南的任瑰,馮盎等人見得大唐統一在即,也是識趣的主動歸附了,使得嶺南免遭戰火,對于這一點還是很有功的,但是這樣子的後果也很嚴重,那就是各種勢力都保存延續下來了。
唐初為了招撫這些盤踞嶺南的勢力,都是極力安撫的,只要求不反叛就行,只要你表示你是大唐的領土就行,為了安撫當地實力,特地設置了許多總管府都督府,要知道總管府/都督府的權力是很大的,督幾州的軍政大權,完全就是當地的土皇帝了,軍政一把抓,而且由于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發布政令甚至都不用請奏朝廷的,朝廷政令也是下達不了嶺南各地。
由此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半獨立王國勢力,此如桂州總管李襲志,高州總管馮盎,欽州總管寧長真等等勢力,實行的懷撫政策導致嶺南一地在政區設置上形成了九大都府(總管府)——廣府、循府、南康府、高府、桂府、欽府等等,而且這些都府都是很自然的成了世襲的,此如欽州大總管寧猛力死後,其子寧長真繼任,高州大總管馮盎死後,其子馮智戣接任,完全就成了獨立于皇權之外的家族勢力了。
為此李世民登基以來也是做了許多手段,此如強勢罷廢一兩個都府,取消都府總管的職權,派遣官員執政等等,溫水煮青蛙的當時削弱嶺南實力,但是李世民的強勢卻是激起了越州刺史寧道明等人的數次叛亂,派人去攻打打到一半他就又投降了,嗯,老大我是鬧著玩的別當真,要是在中原,這肯定得直接給你剿滅了,造反叛亂這玩意兒還能鬧著玩兒?但是一來他表示認錯了二來大山過不去,這怎麼能不讓李世民頭疼。
要管他吧,他就給你蹦,給你找不痛快,你去打他吧又是山高路遠,來去不易,武力平定嶺南那是需要花費無數的人力物力。不管他吧,嶺南名義上統一了,但實際上混亂著各自獨立,這讓皇權之上的皇帝陛下怎麼能容忍,因此,一提到嶺南,李世民就是不爽。
李世民直將筷子放下,眉頭緊皺,「嶺南之地,自秦始皇遣任囂、趙佗等人率五十萬秦軍南下平定以來,就是混亂不堪,當地僚任俚帥都是不服王化,三天兩頭的叛亂,動則殺官自治,繞是朝廷的羈縻政策如何懷撫,他也是不感恩德,著實可惡」。說著李世民那是氣的不行。
李破軍听得也是了然,也是成竹在胸的笑道︰「在孩兒看來,若要解決嶺南,並非難事」。
李世民听了就是不爽,眉頭一擰直啐道︰「狂言妄語!」
「哈哈,阿耶別惱怒,你听我細細道來」見得李世民少有的這些如同孩童一樣惱怒,李破軍也是笑了。
「在我看來,嶺南之所以統而不能治,無非是就是三個原因。其一,山高路遠,道阻且長,交通不便,不利于溝通交流。其二,嶺南多土人,幽居深山,不學經史,不服王化。其三,嶺南轄境,地域遼闊,東起浙閔,西至雲桂,北達荊楚,南抵交趾,如此大的疆域里的漢人卻是寥寥無幾,漢人少而多僚越人,這就是根基瘦弱而枝葉肥大。有此三條,嶺南統而不治也實屬正常了,只要解決了此三條,嶺南可定」。李破軍頗有諸葛亮隆中對的感覺,只是諸葛亮手里拿的是羽扇,風度翩翩,而他手里拿著的是雞腿,滿嘴流油。
李世民听了倒是沒反駁,點點頭嗯了一聲便是淡淡說道︰「說的倒是容易,此三條有識之士都知道,然而呢?有沒有實用的措施,只會夸夸其談卻是無用的」。
李破軍被李世民的話給噎著了,一言不合就是受教育了。
「阿耶別這麼懟我啊,既然有臉說出來,我就有對策的」,李破軍直苦笑說道。
「說說看」,李世民仍是對此並無興趣,盡管他很相信李破軍,但畢竟自秦趙佗以來,歷經兩漢兩晉,無數能人智士都拿嶺南這塊沒辦法。
這地方就是一塊滾刀肉,歸附你吧,他又听宣布不听調,你說話我听著但是我就是不行動,搞急眼了就直接反叛了,反正隔著五嶺大山,又打不過來,這地方就是這麼磨人,五嶺險阻就是天然屏障,任你中原風雲變動,我嶺南都是獨居世外。誰得了天下我就歸附誰,繼續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見得李世民這麼不重視的模樣,李破軍也是來勁了。
「其一,道路的問題,就是我剛才提及的突厥民眾安置的問題。自古以來,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以及大庾嶺以南的大片地域被稱作嶺南,此五嶺就是秦朝任囂趙佗的五十萬秦軍南下行軍路線上的重要戰略駐地,一般去往嶺南也從此五嶺經過,五嶺的連綿大山,有的不僅是豐富的資源,更有高山密林、毒蟲猛獸以及那令人生畏的瘴癘之氣,《水經注》記載︰五嶺者,天地以隔其外。所以嶺南一直是世外桃源……」。李破軍坐直了身軀,滔滔說著,然而說著說著李世民擺擺手指著一旁摞成堆的奏本打斷道︰「說重點,這還一堆奏疏呢」。
李破軍一噎,只得結束了他的鋪墊,「五嶺的山雖多,但是並不大,只是連綿成片的,而且這群山大多都是並列排列,崇山峻嶺間多有平坦丘陵,形成溝通南北的孔道,嶺南之地降雨豐足,水網密布,多以孔道相連,可水陸並行,經過研究我發現,可由大江入贛江,經大庾嶺進去嶺南,大庾嶺上有秦築的橫浦關、陽山關和湟雞谷關三關,地理位置十分顯眼,其中最為雄峻的關口就是橫浦關,橫浦關就在梅嶺之上,梅嶺山勢嗟峨,層巒疊嶂,而且形狀扁長,也就是說從此處入嶺南,距離最短,僅有百多里,並且此地本就有古時關道,所以我想開鑿梅嶺通道,在此遭出一條溝通南北的通道」。
李破軍終于說出了他的意圖,開鑿梅嶺關道,也就是聞名于世的梅關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