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回答正確。
趁著敵人不在身邊,李虎和王嘉怡又對第二個塔展開了全方位的攻擊。索性的是,這次他們並沒有得逞。而是讓妲己阻了道,「要想推我們的塔,得先從我的尸體上踏過去才行,否則,想都別想。」
在經過了短暫的眼神交匯之後,亞瑟和狄仁杰一起回城了。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滿血,像這樣的誓言,那除非是打到王者的人才能實現。
敵方的孫悟空已經將發育路最末端的一個防御塔給摧毀掉了,等他看到屏幕上跳出來的那道題以後,他很後悔自己剛才的舉動,早知道就去打野了。
像這種王者榮耀的玩法,和軍棋里的暗棋是同一個道理,你翻出來哪個棋子,那麼它就已經開始誕生了。防御塔,你如果讓它消失,那麼出來的就是題了。
其他的是高中必修題,都是課堂上學習過的,這倒是不假。但孫悟空遇到的這個題,可是和他師父念緊箍咒一樣,令人頭疼不已。
面對吧,又害怕自己答不上來。不面對吧,別人還以為自己上課拿手機看小說哩,根本就沒有好好听課。這種作風要是一直持續下去的話,將來還怎麼去考大學啊!
此時孫悟空的手顫抖著,完全和他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時兩個樣嘛,當初的那份勇氣與對抗精神已經蕩然無存了。有的,就只剩下一幅做題的心了。
雖然是美術題,估計也有很簡單的吧。要問《蒙娜麗莎》的作者是誰,直接寫達.芬奇就對了。要是萬一問它是幾幾年問世的,這個一般人還真不知道。算了,點開看看吧。要是什麼世界禁畫之類的,估計也不會被選做考題吧。與許多文字同時出現的,還有一幅畫。據科學研究表示,人對畫像的感觀要比對文字印象更深刻一些。
只見畫面上坐著一幅老人,是典型的油畫。都這個時候了,孫悟空的那位玩家宋枝霏還想著做夢的事,要是看到小哥哥的話,我一定第一時間截屏保存。至于設置成壁紙、發說說,還有朋友圈,那都是早晚的事,也不急于一時。果然,女生有的就喜歡富于幻想,想像力簡直是天馬行空。這個畫像是油畫,看上去和照片差不多,特別逼真。好像在哪兒見過一樣,他試著回憶了一下,又想不起來。隨即,孫悟空就去看圖片右邊的文字了。
這是一幅幾乎與真人等大的寫生作品,作品完成後,放在一個大廳中,教皇的下屬進來後,急忙取下帽子行禮,他以為真的教皇坐在那里。教皇本人對這幅作品的評價是︰「太像了,太像了,……過于像了!……」後來這幅作品被教皇收藏起來,從來沒有展出過。關于收藏嘛,古今中外感覺都沒啥兩樣。據傳聞,中有李世民收藏《蘭亭集序》,外有教皇收藏《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兩者不太一樣的是,一個是詩,要背的,背完還得默寫。而另一個,則不需要去背,只是去看一遍,了解一下就行。
她多麼希望那畫面上的不是什麼英諾森十世,是個小帥哥也行呀。女孩子嘛,有點幻想很正常的,嘻嘻。
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畫面中的人物是1644年登基的羅馬教皇英諾森十世。在當時人的筆記中,這位教皇似乎從來就沒有給人們留下過美好的印象,甚至他還被認為是全羅馬最丑陋的男人。據說,他的臉長得左右不太對稱,額頭也禿禿的,看上去多少有點畸形,而且他的脾氣也是暴躁易怒。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難看而陰郁的人,在迭戈‧委拉茲開斯的筆下卻成為一個絕佳的描繪題材。1650年,迭戈‧委拉茲開斯再次來到意大利,為教皇留下了這幅珍貴的肖像。畫家選擇了教皇正襟危坐的情景,這與他的身份很相稱。
看到這兒了,宋枝霏就必須得說兩句了。要是這樣的男生向自己表白的話,那必須是一萬個不答應。首先,他的顏值不過關,其次,還是顏值吧。不答應,教皇也不例外。臉左右不對稱,那不就是兩面派麼。額頭禿禿,不是光頭強就是謝廣坤。脾氣暴躁易怒,和我媽有點像,要是有這樣的男朋友,那豈不是天天得嘮叨。
哎,地拖了沒,電視還沒關啊,廚房里沒人燈怎麼還亮著。宋枝霏搖了搖頭,算了,想想就覺得不靠譜。于是,她又往下看去。
這幅肖像中,畫家既表現了此人的凶狠和狡猾,又表現了這個七十六歲老頭子精神上的虛弱。畫面上的教皇,盡管臉上流露出一剎那堅強有力的神情,但是他放在椅上的兩只手都顯得分外軟弱無力。畫家巧妙地抓住了這一點使人物形象變得更富有個性,從而給觀眾增加了很多的聯想。有聯想嗎,沒有吧。
這幅作品的油畫技巧也是十分出色的。畫面上,火熱的紅綢子表現了特有的宗教的**氣氛;白色的法衣和紅色的披肩形成了強烈的色彩對比。筆觸十分流暢自由,表現出藝術家的高超技巧。當這幅肖像送給教皇時,教皇驚訝而又不安地說了一句話︰「過分像了」。可見此畫的高度寫實和逼真。這幅真實,深刻的肖像杰作在羅馬引起了轟動,許多人臨摹它,象對待奇跡似地研究和欣賞它。
看到這兒,宋枝霏差點就看不下去了,你說這是題目還是什麼,這麼長。要不是還有幾段快要結束了,她才懶得看。揉了揉眼楮,無奈之下,她只得繼續看下去。
大多數的名畫很難激起觀眾視覺經驗的驚奇,一者因為耳熟能詳的緣故,二者名畫向來被捧得太高,以至令人厭倦。不過委拉斯凱茲的這張《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似乎是個例外。盡管問世已經三百多年,但它依然能夠強有力地震撼當代觀眾的感官知覺。從此畫的形式看,它與歐洲當時的其他肖像畫沒有什麼兩樣,人物的姿態、構圖都符合肖像畫傳統,這與此畫那種不同尋常的真實感形成了強烈對比。它令人想起委拉斯凱茲的同時代觀眾對其作品的評價︰「所有其他的作品都是繪畫,只有這一幅才是真實的。」此畫是委拉斯凱茲第二次訪問意大利期間畫的。在羅馬,作為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的宮廷畫家,委拉斯凱茲出席了教皇英諾森十世主持的1650年慶典。當時他還會見了同時代的畫家普桑,雕刻家貝尼尼等人。就是在那里,應英諾森十世之請,委拉斯凱茲畫了這幅有名的肖像畫。
這個真實顯然來自畫家對人性的觀察深度。委拉斯凱茲和十八世紀的西班牙宮廷畫家哥雅在生平經歷方面相似,藝術聲望也相當,而且都為王室、貴族畫過許多肖像畫。但是哥雅毫不掩飾他對宮廷貴族的鄙視,他著力于揭示貴族們的**華麗外表與頭腦的呆滯,內心的空虛之間的驚人對比,他的畫筆鋒利如刃。委拉斯凱茲則對各種身份的人一概平等對待,無論販夫走卒,還是王公貴族,他都能「畫如其人」。《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在這幅畫中,他只是把對象當作一個「人」來表現,畫出他的身份和他的性格。從這樣的作品上,看不到作者的好惡,因為他並不「介入」,他「觀察」。正因為如此,委拉斯凱茲的教皇肖像在那個沒有發明攝影術的年代幾乎可以說是「客觀的」寫實繪畫。畫面上沒有任何夸張,一切只忠實表現畫家的視覺所見。
介紹了這麼多,最後的問題真的很坑人,問這幅畫的作者是誰?我想,此時的孫悟空一定只想喊一句「師父,救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