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難堪局面

寒來暑往,又是一年匆匆。

龍首原上,臨近傍晚的大興城,沐浴在落日的霞光之中,是別樣的絢麗多彩。

這個時分,城門將要關閉,人跡少見,喧囂了一日的盛世也要沉靜下來。一行南來的馬蹄聲輕捷掠過,踏破了傍晚的寧靜。

通化門外,黃明遠勒住疾馳的駿馬,舒了一口氣。一路風塵,晝夜不停,終于回來了。兩年未至長安,長安景色依舊。

此時二月時節,冰雪還未融化,春寒料峭,凍殺年少。只是黃明遠為北伐之時煩憂,因此豐州連日的大雪一停,他來不及等到春暖花開時節,便著急前來長安。

「進城!」

雄闊海上前向守城官吏亮出黃明遠的官印,大隊人馬跟著黃明遠直入城鄭

進城之後,已甚晚,黃明遠令雄闊海帶著眾家將返回府上安頓,他則親自去吏部報備身份。

黃明遠大馬金刀地進入朱雀門的時候,守門的郎將正是兩年前的守門官。他看到黃明遠一震,心里止不住地嘀咕。也是兩年前的傍晚,黃明遠一身血衣,匆匆抵京,在廣陽門前的一跪,讓整個大隋變了顏色。黃明遠如此大的殺傷力,今時今日又至,這郎將如何不驚。

黃明遠已不認識他,更不知道對方的吐糟,讓一名家僕上前給他展示了官印,徑直進入皇城。

此時各衙門已經下值,除了值班與巡邏的人員,皇城內也沒多少人。其實黃明遠明日來此也是合適的,只是先公後私,黃明遠不願給人話柄。

黃明遠進了吏部,按照流程辦了述職手續,便離開了。雖然是外官,但到了黃明遠這個身份,再加上那赫赫聲名,也沒有什麼不開眼的胥吏敢來拿捏。

今日在吏部值班的正是黃明遠的老丈人裴矩,听到黃明遠來了吏部,忙匆匆趕來一敘。

「見過岳父大人。」

黃明遠見到裴矩,連忙行了一禮。裴矩身為相國,主要在中書省當值,一般情況下是無需在吏部當值的。

「長屏已經到了,我算著也是這兩日的時間,正準備差人上你府上詢問一番。」

裴矩一如之前和善樣子,使人如沐春風。

「勞岳父大人掛念了!」

翁婿二人關系畢竟不同一般,裴矩倒也無需在女婿面前做樣子。听了黃明遠此次返京述職的原因,裴矩不無憂慮地道︰「自從你上次來信要來京城面見聖人,請求出兵北伐突厥,我就滿是擔心。早年我也曾幾次前往突厥,也算了解漠北的情形。突厥乃龐然大物,帶甲數十萬,不可覷。雖然這兩年突厥勢弱,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其仍舊是草原霸主,實力雄厚。北伐漠北,雖然榮耀,但自兩漢衛霍、竇憲之後,已經五百年沒人做到過,其途凶險無比,你可有把握?」

裴矩很擔心黃明遠因為之前屢次得勝而失了平常心。他沒有雄厚的家世做依靠,若是驕縱過了,莽撞行事,很可能會萬劫不復。

「岳父大人請勿擔心,北伐之事絕非明遠一時心血來潮,實乃思慮良久,準備多時之產物,如今北伐事宜明遠已經準備妥當。現在突厥四分五裂,正是一舉翦除此強敵的最好時機。」

雖然黃明遠言之鑿鑿,但裴矩並不看好女婿的此校在他看來,黃明遠雖然有能力,但是年輕人,火氣盛,沒遭受過什麼挫折,自然無所畏懼,這樣很容易載個大跟頭。若非可以,裴矩真不願意黃明遠去冒這個險,以他現在的身份、地位,安安穩穩的,等到楊廣即位,楊素去世,黃明遠就是軍界妥妥的第一人,實在沒有這個必要如此急功近利。

可惜黃明遠這個人,不是裴家的附屬,裴矩干涉不了黃明遠的行動。

裴矩也知道勸不動黃明遠,只得道︰「既然你決心已定,我也不阻攔你,但你一定要有心里準備,此事不是那麼容易通過的。雖然此事一旦成功,必將大利國家,但風險也大,朝廷之上,都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老狐狸,沒多少人敢冒這種風險了。而且聖人這兩年已經跟之前大不一樣,他也不一定會同意你的計劃。」

黃明遠臉色變了變,他也知道北伐突厥的阻力有多大,要不然也不會在此備戰的關鍵時刻,黃明遠千里迢迢地從豐州前線返回長安。

自獨孤皇後死去,楊堅仿佛什麼雄心壯志都沒了。原本倡導節儉、勤政愛民的楊堅已經變成了一個驕奢婬逸、嚴刑苛法的人;貴人陳氏專房擅寵,掌管後宮;修建宮室,大興土木;朝廷內部,傾軋嚴重,整個大隋已經變得烏煙瘴氣。

黃明遠乃躬身道︰「明遠此來,就是希望能夠勸動聖人,朝廷之上,還請丈人多多轉圜。」

這種政治態度的向背,牽扯太大,黃明遠也不能要求裴矩和他站到一條線上。

裴矩倒是並不推辭,他畢竟是黃明遠的岳父,二人牽扯這麼深,不是一份明哲保身便可以置身事外的,因此乃道︰「你也不要太過憂心,畢竟這幾年朝廷幾次大勝,軍心、民心都有了很大振奮。現在朝中有太子支持你,再加上我和蘇威,倒也力量不差。不過想來柳述、元岩二人很難支持你,這樣若是聖人不點頭,只會陷入爭執的鬧劇之鄭所以我勸長屏還是多從聖人那里下手,聖人才是決定此事能否成行的關鍵。」

黃明遠有些吃驚,柳述再是得子支持,未必可以抗衡楊廣吧。

「丈人,柳述等饒勢力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了?畢竟太子北伐歸來,得下之人望,怕是子也難以完全壓制。」

裴矩一副無奈地樣子道︰「聖人為了掣肘太子,什麼事情不會做?再你本來就是太子的人,難保聖人不會因此而遷怒,否決此事。」

黃明遠沉著臉,自己雖然知道北伐一事不會是易事,但總覺得有好大喜功的楊廣支持,倒也無妨。只是沒想到朝堂內部的斗爭如此激烈,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若是今年不能成行,明年楊堅身死,然後是楊諒之亂,烽火席卷北方,北伐之事,怕是三四年內不能成行,到時候突厥早就緩過來了,還何談北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