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終究還是樊子蓋被張方翼說服了。
張方翼認為朝廷的各路援軍都在路上,用不了多久便會趕到洛陽城周圍,到時候楊玄感必敗無疑。沒有必要孤注一擲,置洛陽城于陷阱。
樊子蓋遂決定堅守,他命左翊衛將軍段達率軍守衛北門,張方翼率軍守衛南門,而右侯衛將軍馮孝慈率軍守衛西門,樊子蓋自引兵鎮守東門。樊子蓋雖然是文官出身,但是曾以儀同身份統領鄉兵,又擔任過循州總管,長期鎮守嶺南,多赴戎機,因此也很擅長統兵。
樊子蓋信不過朝中諸人,因此能用的人並不多。三將之中,段達是天子潛邸時的親信,馮孝慈是楊廣屢屢超擢的將領,張方翼是黃明遠的親姊夫,勉強可用。
此時城外的楊玄感屢屢勸降城中,雖城中有不少人與之私通,但他仍舊無法和平破城。眼看時間緊迫,他因此決定進行強攻。
楊玄感為了掃清洛陽城外圍,便分兵五千人佔據慈硐道(在今河南洛陽西),又命五千人把守伊闕道(在今河南洛陽南),派開國元勛韓擒虎之子韓世諤率三千人包圍滎陽(在今河南滎陽東北),大將顧覺率五千人攻取虎牢(在今河南滎陽西北汜水鎮西)。
韓擒虎早死,韓世諤繼承爵位,後擔任涼州總管。不過楊廣討厭他,因此免了他的職務。大業三年之後,韓世諤連父親傳下來的壽光縣公的爵位也丟了,這一次跟隨楊玄感造反,正是為了復仇。
連韓世諤這種大隋的官二代都紛紛投奔楊玄感,可見楊廣有多麼不得人心了。
楊玄感又命其弟楊玄挺繼續圍攻金墉城,命其弟楊積善率領攻打北門,大將王伯仲率軍攻打南門,大將趙懷義攻打西門,而自引兵攻打東門。
楊玄感雖然人多勢眾,但軍中三教九流,老老少少,各種人都有。整個大營之中,烏壓壓一片,跟菜市場一樣,哪里能夠打仗。而這些人又都是主動投奔,楊玄感還不能對其苛刻了。
忍了這些人幾日,楊玄感實在忍不了了。這是軍隊,要死人的,不是過家家。楊玄感便命人從眾人之中挑選精壯,組建軍隊,得軍五萬。
有了這五萬兵力,楊玄感實力大增,終于可是發動攻擊。
以前的時候,楊玄感也不覺得洛陽城有什麼好的,趕緊跟大興城比差的遠了,可是到了今日,是他要攻打這座城池,楊玄感才發現,這城池真高峻啊。
洛陽外圍城牆不是磚土或者是夯土,而是真正的條石。黃明遠從濟北郡、弘農郡等地開鑿了無數的巨石,然後通過黃河運到洛陽,再利用塔吊將這些條石一塊一塊壘成城牆。條石之間也有上好的黃泥封的死死的,堅不可摧。這種城池,除了後世的混凝土,也沒有可比的了。而是使用壽命極長,即使以後洛陽城內被焚毀了,也不會影響到外城牆。
以往這種大城的設計是文臣和工匠,雖然壯觀大氣,但有時候防御功能並不突出。而洛陽城的設計卻是黃明遠。黃明遠很清楚隋末洛陽城數次大戰,為了軍事防御,更是將洛陽城牆外側設計成斜面,並在城池四角各建設處圓形碉堡。而且為了加強城門處的防御,還設置了兩側甕城以及藏兵洞,這些都大大增加了攻打洛陽城的難度。
城中本有軍隊、衙役等五萬余人,樊子蓋又命人招募城中精壯守城。洛陽城內有人口近百萬,樊子蓋得兵數萬,全都布置到城牆之上。
此時楊玄感在城池之下望著城頭上的隋軍,密密麻麻,一個接一個,根本望不到頭。他心中驚懼城內守軍竟然有如此之多。
隋軍在城頭上對叛軍不斷謾罵、挑釁,反倒是士氣漲了上來。
而楊玄感此時空有勢,但奈何手中軍隊實力實在不足。最重要的是他根本就沒有攻城器具,也沒有足夠的工匠。雖然投奔楊玄感的一些世家給他提供了不少工匠,但能夠打造攻城器械的工匠都是戰略資源,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
打造了一批攻城梯子等簡易的器具,楊玄感開始攻城。他此時所能夠依靠的,只有麾下士兵的血勇之氣。
但樊子蓋不是傻子。
樊子蓋集中了城中大量的滾木礌石,又命人取糞便燒制金湯。等到叛軍開始攻城,大量的滾木礌石往城下砸去。叛軍根本沒有井欄、雲梯,無法壓制隋軍的攻擊。
至于熱騰騰的金湯,一盆一盆的往下傾倒。攻城的士兵每每被金湯澆中,身上被燙破,然後因為感染身體發膿瘡,用不了幾日便會身死。無數倍燙傷的士兵在城池底下哀嚎不已,深深地震驚著攻城士兵的心。
樊子蓋為了訓練軍隊青壯,采取軍隊和青壯相雜,然後輪換守城。戰場雖然慘烈,但這些士兵卻因為能夠壓制攻城一方,因此傷亡不多。眾人各司其職,各個協同合作,戰斗力立刻得到了極大地提升。
「兄長,不能再這麼打下去。」
楊積善負責攻打北門,今日共發起了五輪攻擊,傷亡一千五百多人。照這種傷亡率,大不了十天他就得全軍覆沒。
「兄長,咱們沒有攻城器械,這樣傷亡太大了。」
楊玄感何嘗不知,但是攻城器械也是說有就有的。
這時李密便上前進言道︰「楚公,洛陽城急切難下,而隋軍援兵又將至,不若放棄洛陽城,取道函谷關西進關中,方是穩妥。」
李密還是沒有放棄勸楊玄感西進的計劃,他覺得繼續攻擊洛陽沒有任何意義。就是攻破了洛陽,難道還能抵抗隨之而來的援兵嗎?
「不要說了!明日再搜尋一下工匠,繼續打造攻城器械。」
楊玄感這些日子都被李密給說煩了,關中,關中,難道我不想去關中。要真能去關中,你以為我會來攻擊洛陽嗎?
楊玄感滿是無奈,他終于理解父親不讓他率先反隋的道路,可是已經晚了。
而李密眼看楊玄感楊玄感並不采納自己的意見,心中更是無奈,明珠暗投,最是奈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