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十二年九月,蔡知運奉命南征淮北。
作為聯盟的老大,左才相屯聚在下邳郡的治所宿豫城,其余眾人,或是分領各縣,或是依靠左才相立營。
蔡知運第一個目標是東海郡。他很清楚,淮北盜匪戰斗力強, 流動性更強,他要是主動攻擊,追著左才相打,不知道打到什麼時候,還有可能為敵所趁。
當初董純、薛世雄就是這樣吃得虧。
所以這一仗一開始,就必須攻其必救,逼著盜匪與隋軍決戰。
東海郡治胊山(今江蘇省連雲港市南海州鎮)是杜揚州的地盤,他和好友沈覓敵二人分兵屯兵胊山和沭陽, 經營日久,未必舍得放棄。
而隋軍南下,二人不敵必然會向左才相求援。
這時候不管左才相來不來,都中了隋軍的圈套。若來,蔡知運便是圍點打援,以逸待勞;可若是不來,左才相苦心經營的這個淮北勢力小團體就要崩潰了
大家認你當老大就是希望有事的時候有老大罩著。但老大若是做不到,那要老大干什麼。
為此,蔡知運還讓滕縣的黃明儀派兵攻打蘭陵的盧公暹。
你要來救,便落入隋軍的圈套。若是不來,隋軍也可從容將這些小盜匪給殲滅。
隋軍就是要逼著左才相做決斷,甚至是分開救援。
右武侯衛主力先取了臨沂南面的郯城,然後直插沭陽城。
沭陽的位置很特殊,在胊山和宿豫之間,是沈覓敵的老巢。
隋軍主力萬余,直趨城下, 沈覓敵野戰中不敵,立刻退守縣城, 而隋軍則趁機包圍了沭陽。
之前左才相曾要求眾人,不要和隋軍野戰,更不能死戰,對于城池該放棄便放棄,絕不可留戀。要發揮他們的長處,而非以短擊長。
不得不說,左才相的計劃絕對是個良方,可是這東西不是光說就成的,尤其是左才相也不可能具體干涉各人事務。畢竟經營良久的老巢,大家都安下尾,有了家,誰能說舍棄就舍棄。
沈覓敵眼看不敵,便分別派人向左才相和杜揚州二人求救。
左才相是老大,而杜揚州是他的結拜兄弟。二人相互依存,才在小聯盟中佔據一定的話語權。
杜揚州听聞沈覓敵有難,立刻率兵南下支援。
而此時左才相就有些為難了。
左才相不願意去救沈覓敵。一方面他的主力還在下邳郡內和薛萬淑來回拉扯,力有不逮。薛家兄弟勇猛善戰,不必他們老子差。
另一方面,左才相很生氣沈覓敵不听他的話,最終被隋軍包圍。
听說南下的隋軍實力不弱, 他若是北上救援沭陽, 損失定然不小。
自從利用游擊戰術擊敗了薛世雄之後,左才相仿佛打開了任督二脈。他放棄了與隋軍主力決戰的想法,四處游擊,流動作戰,官軍皆不能勝之。
而且蘭陵的盧公暹也在求援。
這時長孫雲卻是勸他,再是惱恨沈覓敵,該出兵還是得出兵。畢竟他是淮北小聯盟的盟主,大家名義上都听他的。這次一旦見死不救,怕是以後這個聯盟就要散了。
當然長孫雲計劃的也不是白救。
此次出兵,可趁機調動彭城郡的左君行、張大虎、魏騏麟三人,漣水的蔣弘度,以及依附于他的郭方預、左孝友、陶彭孝等人一同救援,到時趁機收攏眾人兵權,最好能合為一家,當個真真正正的淮北王。
左才相一听,也動了心。
淮北王啊,听著就很厲害,比他自己自稱的「齊王」厲害多了。
于是左才相分別給眾人下令,令眾人隨他一起救援沭陽。眾人先在沭陽以西集合,再行計劃。
對此,並沒有人反對。
大家都很清楚,每人實力都不強,保不齊哪天就落了難,被官軍包圍了。若是你現在不去救援旁人,等你落難之後,也沒人來救你。
這個時候,大家可是分得很清。
眾人在北面的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西南)會師,差不多有十二三萬人馬。
一眾盜匪別的沒有,但人數就是多。一「呼啦」的便是十多萬人,讓人咋舌。當然能戰之兵肯定沒有這麼多,真正的精銳,連三分之一都沒有,其余都是湊數的。
不過這麼多人,還是能唬住不少人。
從下相到沭陽,差不多有百里左右。
左才相為了掌控兵權,將所有人的軍隊都聚集在了一起,大家一同扎營、行軍、吃飯,也一同調度。其他人雖然不滿,但亦無可奈何。
左才相的理由冠冕堂皇,方便行軍,防止敵襲。
此時左才相尚不知的是,在下相不遠,便有人死死地盯住了他。
為了這一戰,蔡知運將軍隊一分為四。
他親率主力兩個軍和部分青州兵在沭陽縣以西布防,以為決戰主戰場;侯莫陳煚率領一個軍圍困沭陽城;羅藝率領一個軍在沭陽城東北的韓山設伏,阻擊來援的杜揚州;而劉蘭成則率領一部青州兵攻打杜揚州的老巢胊山城。
單論人數,蔡知運手中兵力加起來還不到四萬,但多是精兵,遠不是這些淮北亂匪可比。
從下相往東到沭陽,乃是一片平原,無險可依,這也是左才相做大的依仗。
平原之地,往哪逃都可以,隋軍還不便設伏。一旦真的兵敗,撒丫子跑路,根本追不上他們。
只要核心不失,眾人隨時可以拉起一支隊伍。
可惜的是左才相不知道對面隋軍最大的依仗,恰恰是戰無不勝的騎兵,以及大量的騎馬步兵。
兩腿再快,也比不過四個蹄子。
蔡知運說是設伏,但也沒準備將全部的計劃都壓在伏擊上。沭陽的地形,並不是打伏擊的好地方。
蔡知運為了破敵,還從圍城一軍中抽調了騎兵,手中的騎兵加起來有接近四千人。這個數量在江淮地區,很難見到。
這一次蔡知運特意選取了一片較為泥濘的地方設伏,主力在東面列陣,騎兵則盡數分散到南北兩翼的外圍。
其中隋軍主力,又分作四陣,蔡知運自領半軍居中,半軍居左,青州兵居右,背水列陣,以待左才相。
而隋軍的一支整軍則埋伏于蘆葦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