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漢陽之戰(七)

隋軍連克翼際山和鸚鵡洲防線,一時有些打懵了李大亮。在李大亮的計劃中,憑借這兩處防線,無論如何也能和隋軍相持一兩個月。

李大亮就沒想過這兩處防線在短時間內會被正面擊破,他一直在擔心隋軍來一場大迂回從西面或者南面殺過來。

所以面對著兵臨城下的隋軍,李大亮的心態有些崩。

以漢陽區區孤城,如何可敵得過城外數萬隋軍。漢陽城並不是一座雄城,之所以險峻難下,易守難攻,靠的是周邊地形。

而失了兩側防線的漢陽城,不過是一個被扯破了外衣的美女,根本別想抵抗的住窮凶極惡的歹徒。

所以李大亮心情平靜之後,第一時間便準備撤退。

李大亮這個人,不是一個單純的武將,亦不是一個單純的臣子。誠然以死為國是為人臣子的本分,但在明知結局已定的情況下,毫無意義地去赴死,李大亮便不願意。

之前堅守漢陽城,李大亮覺得自己已經為李唐盡力了。

至于漢陽城的重要性,李大亮則顧不得了。畢竟再重要的城池,人死光了也沒有意義。

下定決心撤退之後,李大亮便扒拉手中的部隊。

城中守軍,加上臨漳山所部,再加上逃入城的潰兵,所有部隊加起來滿打滿算不過五千人。

至于李長卿手中那五千人,李大亮則全忘了。他相信李長卿這個老油條在隋軍兵臨漢陽城下後,就會自尋出路。

隋軍將領和唐軍將領有一個很大區別。

隋軍將領多是黃明遠或是黃維揚親手提拔的,甚至很多人算得上家臣,是為了集體利益而戰。而唐軍將領一大部分是關隴世家投奔的,他們可以投奔李氏,也可以投奔其他人,這群人是為家族利益而戰。

看唐初的歷史你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李唐的地方總管、都督多以關隴人士為主,可行軍總管卻多以關東降將為主。那是因為世家大族願意為了家族利益為你守家,卻不願意耗費家族資源去幫著你開疆拓土。前者有失,世家大族也會損失利益;後者成功,會攤薄世家大族的地位。

李長卿絕不會為李家殉葬,更何況他身邊還有一大批部下是家族私兵,是家族力量。

李大亮手中這五千人,多是步兵,沒有騎兵,甚至沒有水軍,靠著這群人突圍,並不容易。

李大亮望著地圖,思索著他的突圍路線。

毫無疑問,換一個人來突圍,肯定是選擇往西,先會和李長卿部,然後順著漢水西進,這是抵達江陵最迅捷的辦法。

可李大亮很快便否決了,先不說李長卿會不會等他。

是個人就能看出往西突圍最合適,隋軍又不是傻子,自可以水師逆漢水而上,日夜不停,很容易便能截住自己。

李大亮有些惆悵,到底該往哪行。

李大亮的動作很快,雖然現在隋軍只兵臨漢陽城的東面和北面,並未完成合圍,發起總攻,但很明顯隋軍在蓄力,或許到了明天,全面攻擊就會開始。

所以李大亮當天便集結部隊,準備糧食,到了夜里便出南門向南突圍。

為了加快行軍速度,李大亮將大部分的物資都丟了,只保留了武器、鎧甲和糧食。

這些士兵很快會和了臨漳山的唐軍,然後快速向西南方向,而目標便是身側的雲夢澤。

雲夢大湖,自南北朝時期,已經被分割為大湖(今仙桃市西)、馬骨湖(相當于今洪湖縣西部的洪湖)、太白湖(今漢陽區南,《水經注》就有記載,跟李白沒關系)和若干大小不一的陂池,範圍亦不足二百里。

雲夢之名,其實只是一個總稱。

當然也因為雲夢澤逐漸淤堵堰塞,大大小小的湖泊之間,也有了無數相連的道路。當然這些小路多分布于沼澤、濕地之間,多蘆葦、蟲蛇,一般很少有人行走。

李大亮從南面突圍,便是打的這個主意。

他之前東進之時,便從當地漁民那里得知了一條湖中的小路,可從漢陽斜通向沔陽。

這條小路是最近這幾年湖泊淤積形成的灘涂地,並沒有被記在地圖上。

實際上整個雲夢澤以肉眼可見地速度在萎縮,原本是湖區的地方不知有多少成了陸地,這期間更不知道出現了多少小路。

這些湖泊之間,盡是些密密麻麻的蘆葦蕩,即使被人發現,也能藏入蘆葦蕩中,蹤跡難辨。

李大亮一路行的小心翼翼,差不多二百里的路程,唐軍整整走了五日。

這些灘涂之地,只是一些圩田,根本沒有路,且質地松軟, 荒草叢生,實在難行。一眾人幾乎是披荊斬棘,邊走邊探,不知有多少人陷入泥淖之中,這才走出這片湖區,直達沔陽城東南。

沔陽城位于群湖環繞之地,西面是大湖,南面是馬骨湖,東面是太白湖,還有無數的小湖。

李大亮有兩套計劃,若是李長卿能成功撤退至沔陽,他便和李長卿一起,固守沔陽,阻擊隋軍。

但若是李長卿沒有退回來,李大亮這五千人馬肯定守不住沔陽,那就只能撤回江陵了。

其實李大亮還是想守,畢竟事關整個荊襄戰局。在不危及到性命的情況下,還是要全力以赴。

只是李大亮並不覺得李長卿會撤往沔陽。畢竟李長卿作為安州總管,領安州、郢州,未必會來沔州。

說到底李世民有個失誤,或者是李唐常犯的一個毛病。

李唐在多路進軍時,除了以宗室為主帥外,其他各部多互不統屬。即使兩三部相互配合,也不會設一個主將。

這時因為李淵為了防止有人掌握太多兵權所定的制度,但逐漸成為常例。

雖然這一點的確是限制了權將的出現,但也導致各部互不統屬。沒有一個明確主將,常導致將領間互相爭權,甚至是互相拆台,貽誤戰機的局面。

李大亮和李長卿都是總管,李長卿自不會買對方的仗。

誰都知道這是制度的問題,但沒有人敢提。

李大亮想了想,對李長卿還是沒報多大希望。各部盡快趕往沔陽城修整一番,然後立刻趕往江陵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