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一將無能

十多萬大軍的動向,很難瞞得住對面的敵軍。明軍開始做入蜀前的最後準備,立刻便驚動了周邊的唐軍。

之前明軍和唐軍交鋒的主戰場是陽平關。陽平關和定軍山、米倉山皆控制在明軍的手中,唐軍幾次攻擊,皆沒能成功。于是唐軍在陽平關西南一百多里外的陽安關,新設一鎮,以為金牛道的屏障。陽安關南倚雞公山,北瀕嘉陵江,地勢極為險要。南可入川,北通略陽,西至隴南,東達漢中,為軍事要地。

此地位于興州和利州交界,屬于柴紹的地盤。

柴紹所部兩萬三千余人,此軍是以李世民和柴紹從關中帶來的岐州平道軍為骨干建立的,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元從禁軍,盡是唐軍老兵,戰斗力最強。

柴紹在興州,李神通在利州,兩部相互支援,互為掎角之勢。

但仗沒打,就出了問題。

李神通鎮守利州,主要的職責是清剿利州獠,其部多是新兵,戰斗力一般。李淵把他安排到利州,也是想著讓他虐菜。

但明軍一動,目標直指陽安關。陽安關若破,下一步就是利州,這如何不讓李神通恐懼。

于是李神通立刻派人去信,讓柴紹增兵固守陽安關。

接到信的柴紹,立刻便給李神通回了一封信。

柴紹認為,陽安關一帶,地勢平坦,利騎兵攻戰,不利步兵防守,不如扼守北面的略陽重鎮,威脅明軍的後方。

略陽向北護住鳳州的後方,向東威脅明軍後方,向南還能隨時增援陽安關。

李神通接到柴紹的信就怒了。

小小一個柴紹,不听令了嗎?

李淵時代,李神通不是柴紹的上級,二人雖然品級、爵位不同,但互不統屬,李神通也無法約束柴紹。但李建成成為唐王之後,為了獲取宗室的支持,立刻大封宗室、群臣。

李神通是李家宗室之長,和其弟李神符是李氏僅存的兩個三代子弟,威望極高,于是李建成乃封其為淮安王,並擔任漢中道行台尚書令,統轄鳳州、金州、利州、武州、巴州、興州五總管一都督部。

李建成的安排其實是沒錯的,畢竟六軍各不統屬,不利大戰,設了總指揮部,方便統一指揮。但任命李神通這個豬一般的將領為統帥,只能說李建成瞎了眼了。

此時李建成和李元吉還在為爭奪王位而大戰,二人的任命書都到了北面六軍之中。

雖然李建成有殺父之名,但李元吉也參與到兵變中,況且他往日聲名狼藉,因此幾人都滿是猶豫。

六人之中,任瑰、李襲譽、李琛、陳演壽因為之前都是支持李建成的,很快便選擇接受了李建成的封賞。

而柴紹和李神通雖然支持李世民,但在大敵當前的局面下,也不得不暫時听命,以備戰御敵。

其實對于李建成弒父的說法,雖然傳得沸沸揚揚,但幾人其實不願相信。

若是李世民討逆,大家或許會支持,但起兵的是李元吉,那還算算了吧。

不過李建成弒父之事,終究對人心影響深遠,北面各軍在這種情況下,都不願再參合到李家的爭端中,基本上都是選擇了擁兵坐觀。

柴紹接了李建成的任命,名義上就得受李神通的指揮。

而且無論是鳳州、興州,都是山地,其糧食都要由利州供應,因此柴紹還真不敢跟李神通翻臉。

眼看柴紹不願意南下,李神通馬上回信一封,駁斥了柴紹的建議。在信上李神通告訴柴紹,若陽安關不保,在利州必不保。若利州不保,則巴蜀不保,這個責任他柴紹負擔的起嗎?並再次嚴令柴紹,必須無條件地退守陽安關。

再次接到李神通的命令,柴紹有些為難了。

陽安關實在不好守,唐軍沒必要在此浪費兵力。甚至利州不守,也是可以的。入川地形復雜,一直到劍閣,都可以是戰場。

于是柴紹再次去信李神通,建議對方,若是不守陽安關,利州全軍也可退守劍閣。劍閣天險,扼守金牛道,為天下雄關,兵家必爭之地。

扼住這里,將會拉長明軍的糧道,然後柴紹從略陽攻其後方,襲擊明軍糧道,必可將明軍困殺于金牛道中。

柴紹的信很快送到李神通這里,看著柴紹的信,李神通怒了。

李神通重重地將信排在桌子上,不住地冷笑。

好你個柴紹,跟我來這一手,真不把自己放在眼中啊。劍門關在哪?陽安關是利州的北大門,劍門關是利州的南大門,柴紹讓他退守劍門關,便意味著要放棄整個利州。

他一個利州總管, 放棄利州,怎麼跟成都朝廷交代。

李神通不覺得柴紹給他出了一個好計策,卻認為柴紹想故意坑他一把。利州一丟,責任就在李神通身上,利州以北的地方再丟,也無法怪罪旁人了。

李神通恨不得立刻免了柴紹,可惜他沒那個權力。

于是李神通再次寫信一封,令人送給柴紹。

這一次李神通沒給柴紹客氣,直接指責柴紹擁兵自重,不听命令,讓他立刻前往陽安關布防,否則絕不輕饒。

拿著李神通的信,柴紹覺得有萬鈞之重。

「恃功寖驕,心輕朝堂,遂擁強兵,驕亢自恣,養寇以貽憂。這淮安王,直把我說成了第二個爾朱榮、高歡啊。」

柴紹的心月復將領馬三寶也勸柴紹,淮安王畢竟為宗室之長,今唐王薨逝世,世子李建成還要借助淮安王的威望,安撫朝堂,萬不可與其發生矛盾,朝堂絕不會站到柴紹這一邊。

听到馬三寶的勸解,柴紹更不高興了。

「若今日登基的是秦國公,必不會有如此安排!」

馬三寶听了,也是嘆息。有李世民在,絕不會下這樣的錯誤命令。可惜李世民遠在巴東,遠水解不了近渴。現在的局勢,柴紹要麼投降明軍,要麼跟李神通翻臉,孤軍奮戰,要麼就只得听從李神通的命令了。

可是跟李神通翻臉,孤軍奮戰,也只能想想,根本行不通。在李淵身死,李唐內亂的節骨眼上,這個做法,幾乎相當于造反。

柴紹不想反,而李唐也經不起這般波折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