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淡淡然掠過,神秘又美麗 第479~480 上帝教、教王之亂、夏多

五個混沌五方星球中,夏星面積是最小的,以「格」為計量單位的話,夏星面積約「1670」億格。

衍星約5萬億格,殷星約20萬億格,燧星約60萬億格,而虞星卻是五個星球中最大的,約170萬億格。

格不是以「面積」計算,而是以五方的完整,也就是被計算為一格的區域,必然存在東西南北中。

太上執兵御器真厲譜失控,就是因為五方崩碎,而重新穩固,則是混沌五方星球的發現。

世界領土的割裂,必然是領土五方的缺失,而世界整體失控,則就是世界五方的殘缺。

從而清楚,被定義為一格的區域,就是一塊穩固、難以割裂的領土,且對于自然或外力干涉形成的創傷,都有一定免疫或自愈能力。

但每個格的東西南北中,就算是相鄰的格,東西南北中也不一定就是相同的,這與區域的地理環境、資源分布、種類等等,有直接關系。

簡單的說就是,在夏星的話,被定義為格的區域,必然是蘊藏金木水火土五行,缺一不可。

同理,在虞星被定義為格的區域,必然蘊藏光、暗、虛、空、微。

外界說虞星人的塵緣是五行五元,其實並不正確,虞星人稱此為五乘。

五乘在虞星的文獻中,大意就是,廣大無量,眾生皆可容納于其中,皆可度月兌、超月兌等等。

從五乘的解讀就可發現,虞星的「佛味」極為濃郁,而它也因此極重「信仰」,這就是虞星人為何在太上諸界少見的原因。

殷、夏、衍三個星球的修者,深受方族影響,而方族是由方降臨、誕生的,方數量不知多少,自然存在高低。

方族也因此認為,地位決定境界,這就是王侯將相皆有種規則,但方族也認為這並不是恆定的規則。

若是恆定的話,十帝是不可能出現的,方中可不存在帝,最高就是王,帝種及皇種,都是在篡位之戰後才出現的。

如此就有存在王侯將相皆有種規則的同時,又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規則,燧星部分「人」一出生就是上祇,也是蘊含著這個規則。

而夏星人的塵緣寸數,獲得的譜牒,等等,也是蘊含著王侯將相皆有種規則。

這就形成夏、衍、殷、燧四星修煉者的共同認知,即是種源若是不行,就要自身去努力,去改變,而「信仰」是無法改變「種源」的。

這就導致虞星人行走在太上諸界,會遇到不計其數的無信仰者,這對于虞星修者而言是難以忍受的,忍不住要去傳道,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隨著大量修者在外行走時死亡,也知道太上諸界皆是「無」信仰者,虞星就進入類似「閉關鎖國」的狀態,也產生「排」外的現象。

虞星人的五乘塵緣,倒確如其文獻記載的「廣大無量」,它兼具其它的能量,這也是外界為何認為其是五行五元塵緣的原因。

但王侯將相皆有種規則是不可打破的,除非虞星不通過方族進行修煉,就如夏、衍兩個星球的修者不融合譜牒。

虞、殷兩個星球的修者,雖然不是融合譜牒,但依然要通過融合方族,才能夠讓塵緣發揮應有的作用。

篡位之戰造成的影響是久遠且深刻的,世界衢間、洞天福地、五色六御、七使十譜等等,都是篡位之戰所產生的不同後果。

也可以說,是方族的整體崩解,造成難以知曉的種種後果,從而形成如今的王侯將相皆有種,或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又或兵器兵備使修煉體系、昊種、不同屬性的塵緣,等等。

篡位之戰,讓不計其數的方族,出現三種結局。

一種是陷入沉眠,成為如今通過祭祀典禮降臨的昊種。

一種是逃往方族十譜,方族十譜是就是後來的十譜,它最早是做為記錄所有方的載體,譜牒就源自這些方族。

一種是自我放逐,也就是無法沉眠,又沒有及時逃入方族譜,更無力修復自身,就只能听天由命。

自我放逐且不知數量的方族,大部分都流落到虞星。

夏、衍兩個星球是通過譜牒,與塵緣融合踏入修煉。

殷、虞兩個星球則是通過昊種,與塵緣融合踏入修煉。

四個星球實際上都跟方族,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但對于修煉的理解,對于自身塵緣屬性的解讀,等等,卻是不同的,也就造成四個星修者的一些對立。

閱讀了大量的「帛畫」,趙君宗也就對虞星有了一些了解,算算時間,抵達虞星快三個小時了,先去確定安置昊種孕育者的地點。

感知內「看」到的附近區域景況,讓趙君宗崩出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與夏星的寺廟造型上,頗有些不同。

但趙君宗還是「先入為主」的認為,「感知」內所「看」到的建築,就是「寺」,其實稱之為由「教堂」的「城池」才合適。

夏星傾向于科幻都市,衍星傾向于仙俠宗門,燧星傾向于洪荒部,殷星傾向于春秋戰國,而虞星則傾向于「奇幻」。

原始虞人吃掉方得以踏入超凡,由于方內蘊藏著「色御使譜」,在修煉時會產生「白、青、黑、赤、黃」五色之力。

由此形成最早的信仰,即色彩崇拜。

敬畏色彩,故而傾慕色彩,虞星人在膚色進化上,就形成白青黑赤黃五色。

又因敬畏而不敢直呼色之名,也就有了光、暗、虛、空、微,用以稱呼自身族群的膚色。

白光力,蘊含白金力、白風力。

青暗力,蘊含青木力、青雲力。

黑虛力,蘊含黑水力、黑雷力。

赤空力,蘊含赤火力、赤電力。

黃微力,蘊含黃土力、冰黃力。

趙君宗獲得的信息里,有記載認為,十仙之所以會誕生,與虞星的色彩崇拜有關,色彩實際就是色力。

十仙即是,金仙、木仙、水仙、火仙、土仙、風仙、雲仙、雷仙、電仙、冰仙。

由于在篡位之戰有所創傷,流落到虞星的方,都是殘缺不齊的,但多少都儲存著「信息」,這些「信息」都是由鍥字展現的。

原始虞星人自然不懂鍥文,但不妨礙他們自行解讀,卻也不是胡亂解讀,而是契合當時的背景。

崇拜也因此由單純的色彩,發展出線條、圖像等等,然後又被原始虞星人,根據自身發展的需求,賦予各種權威。

由于各自發展出的信仰存在差異,信仰戰爭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現,現今最強大的五個教派,就是晨曦、旭明、無盡、落幻、燭微。

差異其實只是教義上的不同,各自形成的創世紀典卻是大致相同。

都是光、暗、虛、空、微五乘帝祇,率領金木水火土、風雲雷電冰十位王祇,開天闢地,創造萬物,等等。

虞星也因此存在五位上帝,即晨曦上帝,旭明上帝,無盡上帝,落幻上帝及燭微上帝。

十位王祇由于各自教義不同,形成五十位不同形態,執掌不同權杖的天王。

最早五個上帝教,都描述是十個天王共同創建地上王國。

後來由于王國數量太多,但又需要「合」法性,五個上帝教就各自更改創世紀典,變成每個天王各創建一個王國。

王國更替是自然規律,但王國數量只能是50個,畢竟,創世紀典一再更改,教宗們也不好跟上帝們交待。

如此就要為新的王國,尋找其「合法」性的依據,由十位變成五十位的天王們,也就被賦予「海王」的本性。

新王國的國王,必然都是天王們的後代。

而大量的公國掌權者,自然也要「合法性」,不可避免的增加天王們的子孫數量,如此就慢慢形成了極其復雜的王裔紋章學。

國王誰不想當?教宗誰不想當?

國王數量只有50,教宗數量卻只有5,但五位上帝是不可能改的,悲催的天王們又被拉出來當「旗」。

十位天王總得有長幼吧?上帝長子成立一個教派,不過份吧?那上帝長子指定的人,當個教宗不過份吧?

如此,在晨曦、旭明、無盡、落幻、燭微的旗幟下,出現大量的天王教,每個天王教宗都宣稱,自己所信奉的是上帝之子。

五個上帝教的創建,實際上已經完成「信仰」上的統一,彼此之間都掌控著50個王國,大量的公國以及不計其數的小國。

虞星疆場如此遼闊,足夠五個上帝教上發展。

也因此,約三千年的時間,虞星沒有出現信仰戰爭,基本上都是王國戰爭,而本教統治下的王國,上帝都都是會進行調解的。

所以,虞星有過三千年較為和平的發展,也因為太過和平,才有了持續至今的教王之亂。

趙君宗之前就是趁廣目多羅王教,與撒耶魔多羅王教在打戰,潛入多羅王教所在的教堂,偷走大量的「帛畫」,從而得知虞星的一些情況。

廣目多羅王跟撒耶魔多羅王,其實就是金仙王,但兩教在各自王的形像上,是完全不同的,以及做為上帝長子的故事也是不同的。

主要還是兩教傳道的地盤存在重疊,雙方都要滅掉彼此,將三個公國之地全部佔據,再以此為根基進行發展,等發展到足夠強大,就會繼續開啟教王戰爭。

趙君宗用「感知」判斷兩教的實力,並將搜集到的班恩公國所有信息,上傳給大數據。

由大數據結合即將獲勝的廣目多羅王教,推斷班恩公國是否宜居。

雖然虞星並沒有大數據的信號塔,但趙君宗如今可以消耗偉力,與皇連接,再通過皇,實現與大數據的連接。

大數據結合趙君宗上傳的龐大信息數據,推算出在這場戰爭後,廣目多羅教會獲得10年左右的和平發展時間。

10年時間足夠六萬昊種孕育者成長,趙君宗一番偽裝後,以塵髓及晶髓開路,一番周折後,與廣目多羅教的教王「晨廣王約恩康德納」。

虞星人的名字都蠻長的,是因為要加入上帝、教名、地名等等。

「晨廣王約恩唐納德」就是「信仰晨曦上帝、廣目多羅教的教王、住在約恩的康德納」。

康德納才是這位教宗的姓名,他約一米九的身高,穿著紫紅描邊的教袍,頭戴瓖嵌大量寶石的王冠,國字臉、濃眉大耳,年約五十歲。

由于虞星達過遼闊,再加上教王之戰造成的各種破壞,致使遷徙的族群龐雜,康德納也就不會問,六萬信徒的具體來歷。

他願意劃出一塊地盤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接收了六萬信徒,而若是偽信徒,是能很快就識破的,他也就不擔心這一點。

約恩公國、班恩公國及旦恩公國,就是廣目多羅王教如今佔據的地盤,約恩公國是此教的基本盤,旦恩公國早在數年前被佔據。

攻破約恩城,擒獲撒耶魔多羅王教的高層,將其全部送上斷頭台,就確定此次「教王之戰」的勝利,接下來就是對撒耶多羅王信徒的清洗。

岸水鎮位于約恩城北端,三面環山,名為「岸河」的水道緊鄰著鎮子,由于鎮中人幾乎都參加的教王之戰,如今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

「信仰」的堅定,讓剩下的老弱婦孺得知戰敗消息後,全部投河自盡,岸水鎮也就空無一人,建築方面倒是沒有被破壞。

趙君宗說遷徙到岸水鎮需要一段時間,康德納也就沒有立即派出教師,教師就是俗稱的傳道士,但要肩負較多的職責,傳道只是其中一個職責。

盡管教王之戰造成大量宗教人員的死亡,但再弱小的教派,在教職人員選拔上都沒有放寬標準,所以,每一個教師都具有很強的能力。

即懂得的農耕,又懂得建造,還懂得教育,等等,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有教師,就能擺月兌愚昧,並有不差的發展。

教師即有仁慈的一面,也有殘酷的一面。

這種殘酷一般只涉及到信仰的虔誠,若是被教師判定為偽信徒,教師就會對偽信徒施以極刑。

而若是被教師認為是虔誠的,又具備修煉的資質,教師也不會藏私,會傾斜一定的資源,對其進行培養,等等。

趙君宗之所以沒有立即將六萬人遷徙,是需要搜集六萬的能力數據,在地藍星的沓中原始森林時,六萬人的身份信息等等,就已經通過大數據獲得。

但在上穹天幕府內的行為記錄,才是趙君宗選拔領導者的依據。

幕府在虛暗也就無法感受到「時間」流逝,但趙君宗卻是能計算出較為精確的時間,那六萬人已經在幕府生活了將近兩個月。

雖然搜集到的信息數據並不一定完善,趙君宗卻也不願繼續測試下去,將大數據推薦出來的人全部召集,讓他們選出代表。

六萬人原本是六個部落,但由于每次「越獄」失敗,都必然造成組織者的團滅,也就是被關進木籠,形成組織者的新老更替。

組織數量也因此比較多,每個部落都有六七個組織,加起來共45個組織。

兩個月的幕府生存,六個部落並沒有完成融合,倒是各自部落的組織進行了重組,在趙君宗召集時,六個部落也就只有六個組織。

代表人卻還是需要商議的,六個組織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首領,而是以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決定各個部落的事情。

六個首領的選舉很快結束,畢竟,當前並沒有太多的權力,也不知未來會如何,沒必要在此時產生爭端。

都是地藍星人,每人都有一塊虛表,在被忽悠成昊種孕育者後,虛表並沒有被沒收,也沒有在「越獄」中毀壞。

趙君宗以偉力為信號塔,形成一個局域網,將一些信息傳輸給六個代表。

六個代表花了些時間仔細閱讀後,也就知道自己等人的未來會在哪里,他們並沒有反對這種安排,也表示會遵照信息中的計劃行事。

六萬人就是六萬種思想,自然有人哭喊著要回家。

趙君宗對于這種請求是不予理會的,而六個代表在看完那些信息,也知道返回親朋好友身邊並不現實。

一旦昊種成熟,又沒有修煉獸形訣,就會變成失去理智的怪物,對親朋好友而言,自己等人就是「定」時「炸」彈。

反而去了那個叫虞星的星球,信仰廣目多羅王教,在昊種成熟時,就能獲得教師的傳授,度過異化為怪物的危機。

由于趙君宗一直強調「信仰」的虔誠,六個代表就很為難,他們在信息中閱讀了廣目多羅王教典,可以說跟他們的三觀完全不匹配。

最後自然求助趙君宗,但他們只知道安排一切的是雨天帶刀不帶閃,也正因為是雨閃,他們對于所有安排更容易接受。

畢竟,雨閃一直穿著警危司制度,這被外界解讀為,雨閃是極為重視「普能民眾」的。

而所謂的外界,就是那些修煉者機構,這些修者機構的宣傳,也就將雨天帶刀不帶閃的人設立了起來。

只要不是孤陋寡聞,都是知道雨天帶刀不帶閃的造型、人設,趙君宗也因此能在很短時間內,獲得六萬人的信任。

讓原本無明確信仰的諸夏人,棲息在一個對「信仰」不虔誠零容忍的世界,這確實是很困難的。

趙君宗想了想後,就用偉力制造六萬枚印記,將廣目多羅王教典刻入其中,但印記本身自帶皇的。

所以,六萬人看似信仰廣目多羅王教,卻也會感覺到皇的存在。

只是這種感覺很弱很弱,不會讓兵潮幕府境的教王感知到,教師們就更感知不到。

只要在檢測是否虔誠時,以意識呼喚塵緣中的印記,則就會將廣目多羅王教典覆蓋意識,也就能通過每次的檢測。

六萬人由于經常被組織「越獄」,紀律性及服從性都很高。

在清楚「回家」無望,或者說在沒有解除昊種成熟後的危機前,「回家」無望,六萬人也就投入到熟悉如何呼喚印記的培訓中。

六個組織在趙君宗見證下,成立夏多議會,選出議會長、議員等等,如此在遷徙到虞星後,就能有效的組織建設,更快、更好的融入當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