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大刀

作者︰木子藍色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紹興。

「這就是一條府河分隔會稽、山陰兩縣,一城兩縣的紹興了,想不到韃子佔領杭州後,近在咫尺的紹興城居然還能如此繁華。」

府河水巷上,烏蓬船內,台州陳函輝的公子不由的感嘆。

「其實紹興早就已經是人心惶惶了,韃子委任原通判張愫為知府,狗賊下剃發令,逼迫甚嚴,稱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紹興士民激憤,于公等也早就在謀劃起兵。如今魯王即位,派兄台來紹聯絡指揮,真及時雨也。」

同樣生員裝束的卻是原分守寧紹台于潁之子,清軍佔領杭州後,迅速派了一支前鋒隨杭州投降明軍渡過錢塘江進入紹興,通判張愫推官陶達情山陰知縣彭萬里等紛紛投降,並赴杭州拜見虜帥。

歸來後便開始催征錢糧、征拉壯丁,又逼近百姓剃發。

「弟來紹前,魯王曾召見,說于公進士出身,歷任工部主事,以員外郎差督南中河道,開邳州以下黃河五十里,築堤百里,解多年水患,以功升郎中。再升順德知府,招撫流賊不遺途力,保一方安寧,再升西安知府,後因招撫流賊而被彈貶職‧‧‧‧‧」

陳錫寧來前也是做過功課的,對于潁的履歷記的很清楚,「崇禎末年起復為紹興知府,治越水利有功,升本省督糧道,有功,改分守寧紹台道。弘光蒙塵後,于公乃與左都御史劉公等一起擁立潞王在杭監國,馬士英護太後至杭,于公乃泣血上書請斬馬士英以安天下,然潞王被陳洪範等奸賊蒙騙降賊。」

于翰嘆氣。

「若當初潞王能听我父之請,斬殺馬士英、陳洪範這等奸賊,或許事也不至如此。」

于潁請斬馬士英,潞王不納,反而仍令馬士英為首輔,然後馬士英立即就讓于潁回紹興募兵為由,將他趕出杭州了。

于潁剛到紹興,結果杭州潞王就投降了。

于潁憤慨,清軍已至,只得退入雲門山中謀劃,他四處聯絡,想不到此時台州的魯王卻突然派人找上門來了。

雲門山中。

于潁在這里已經號召了不少跟隨者。

「監國詔令,于公接旨!」

滿頭花白的于潁激動的換上了紅色官袍,鄭重的跪拜接旨。

山中條件雖簡陋,卻也還堅持擺案焚香。

「‧‧‧晉于潁浙江按察使代行巡撫事,加右僉都御史!」

詔書由內閣大學士宋之普親自起草,對于潁的出身和功績,尤其是忠心都大加褒贊,最後給予了晉級。

由分巡寧紹台道晉升為浙江按察使,並代行巡撫事。

大明制度,朝廷是內閣、六部,地方則是省府縣,省是通稱,正式全稱是承宣布政使司,有三駕馬車,分別是布政司、按察司和都司,分管一省的民政、司法、軍事等。

雖說到明中後期後,巡撫、總督成為常派,但督撫仍不是正式官職。

在三司和府之間,大明還設立了許多道,道比較特殊,有分守道、分巡道、督糧道、兵備道等各種,但不像省和府州這種較固定的行政區劃,而是專一任務的專區。

比如分守道就是布政司派出的下屬機構,分巡道則是按察司派出機構,一般也都是巡視地方、監督民政稅收錢糧等,兵備道則還負責軍務操練糧餉等。

晉身正三品的按察使,這絕對是高升,更何況,魯監國還給了一個更大的權力,那就是代行巡撫事。

沒直接任命為巡撫,但代行巡撫事,實權給了,還加了右僉都御史這樣的憲餃,可以更名正言順的方便管理全省的官員。

于潁接下聖旨,大感欣慰。

潞王不願做監國,被硬架上監國之位後,僅五天就怕死投降了。

而魯王卻能拒絕韃虜招降,在這關鍵之時,臨危受命,主動站出來即位監國,並且沒有南巡,而是一邊積極的親自去聯絡浙東的駐軍,一面又派人去聯絡各地軍民舉事,這種勇氣和果決,讓這位履歷豐富的大臣覺得蒼天開眼了。

「殿下說,他很快就會北上來紹,在他來之前,紹興就全權委托給于公了。」

「殿下是何打算?要召兵來紹與韃虜交兵,甚至奪回杭州嗎?」

陳錫寧來前被耳提面命,他請于潁單獨談話。

「殿下說如今韃虜勢大,兵鋒正銳,此時非要說奪回杭州,收復兩京有些不切實際。當務之急,是要穩住陣腳,安定人心。眼下天氣炎熱,韃虜不耐氣候,眼下也並無意大軍繼續全面南下,所以殿下親自去各地見駐軍將領,招募兵馬,也請于公這里能夠聯絡義士,奪回府城。」

「到時沿錢塘江建立江防,不讓韃子過江,先劃江拒敵。」

自弘光被俘,潞王投降後,如今整個長江以南都是人心惶惶,無數官將投降,各地都是一片混亂,人心動蕩。

朱以海還是期望能夠先把這東南的人心穩定下來,至于說跟韃子打仗,肯定是要打的,但如何打也有講究,不可能直接就跑去杭州城下集結會師,強攻杭州。而是要趁清軍還沒機會,或說戰略誤判沒打算南下時,先把動蕩的各地安定下來,把那些投降派給或砍或抓。

大明的這面旗子必須得繼續立起來。

雖然現在有許多軟骨頭投降,但也還有許多如于潁這樣的大臣願意堅持抗清。

「殿下現在何處?」

「估計此時應當已經在寧波定海了。」

于潁叫來了自己的子佷、門生們,傳達監國旨意。

「如今我們有了監國的指揮,便有了主心骨了。現在殿下要力挽狂瀾,我們也不能再躲在這山中,是時候該出擊了。」

「于公,我們該怎麼做?」

「陳公子帶來了殿下的旨意,殿下讓我們在紹興各地起事,號召民眾,把韃子任命的偽官給擒斬,重新奪回各城,再次立起我大明的日月旗!」

「于公,算我劉大刀一個,我這就回城里鼓動。」

劉大刀本名劉翼明字光世,是山陰城里有名的豪杰,家境殷富,勇武絕倫,擅使一口大刀,因此人稱劉大刀。

于潁做紹興知府時,福王在南京稱帝,于潁運輸糧食去南京,劉大刀便自告奮勇與余姚的邵應斗、蕭山朱伯玉等好友一起護送,他平時交游甚廣,跟會稽武狀元劉穆、山陰游俠鄭遵謙是生死之交。

先前于潁退到雲門山中,就主動的聯絡劉大刀,劉大刀也十分爽快的表示願意跟隨反清復明。

此時更是第一個站出來。

「好,便請光世賢佷回城為內應,我們里應外合。」于潁等也早就在密謀起事,現在有魯王使者帶來旨意,便打算提前舉事。

劉大刀拱手,「我這便回會城,明日我在山陰城中,讓鄭遵謙在會稽城中,我們同時舉事,于公與劉大哥在城外準備接應。」

「劉兄,請讓小弟同行。」陳錫寧拜請。

于翰也請求一同入城謀劃。

「我劉大刀就喜歡這樣爽快的弟兄,好,同行。」

‧‧‧‧‧

次日一早,山陰城南水神祠前,劉大刀手持他那醒目大刀,額頭系著紅巾,慷慨激昂的當眾演說。

周圍引來一大群市民百姓。

鑼鼓聲聲,百姓們都被吸引過來。

縣衙捕頭提著鐵尺帶著幫閑過來,「怎麼回事,都聚在一起做什麼?」

眾人看到是縣衙的陳捕頭有些畏懼的退讓,這家伙本來就是恃強凌弱的城中惡霸,尤其是他的妹妹做了知縣彭萬里的妾後就,更是直接就從縣衙幫閑變成了捕快,彭萬里降清後,雖仍為知縣,卻馬上讓自己妾室兄長陳尹做了縣衙捕頭,好幫他維持局勢。

陳尹也就立馬招了一大幫狐朋狗友充實自己的隊伍,每天在城里趁機敲詐勒索各種索拿卡要,百姓敢怒不敢言。

人群之中。

劉大刀持大刀大聲喊道,「諸位鄉親,烈皇殉國、弘光蒙塵,潞王監國被迫獻城北降,一二年間,形勢陡然急轉直下。如今韃子侵略,金甌殘缺,百姓生靈涂炭,我大明的江山已是危在旦夕,我等若是再麻木不靈,恐怕難免亡國奴之命了,今日下令剃頭,明日就要強佔我們的房屋田地,甚至是搶奪我們的妻兒子女了!」

「諸位,國難如此,雖生猶死!」

劉大刀錘足頓胸,涕淚俱下。

周邊眾人都是心有戚戚。

這時早就在人群中的于翰大聲道,「劉大刀,你向有俠義,你帶大家起來吧!」

陳錫寧則喊道,「魯王在台州已經斬殺韃虜招降使者,為台州官紳軍民擁立監國了,正通詔天下,號召我等起義勤王,恢復中華。」

人群中有一些年輕人,聞言都拍掌叫道,「好,老子也早有此意,早想反了他娘的韃子、狗官們,只是苦于無人帶頭,現在有劉大刀倡首,更有魯王在台,那還等什麼!」

這時有年輕人指著正想悄悄後退的捕頭陳尹,「降虜狗官彭萬年的狗腿子陳無賴在這里,把他抓起來!」

「殺了這狗賊,反了!」

陳尹抱頭鼠竄,可劉大刀三兩步趕上,一刀揮出,直接就將他攔腰砍成兩段,鮮血飛濺,殺氣彌漫。

「反了!」

「舉事了,大家隨我殺進縣衙府衙,把那些降虜狗官和韃子們都砍了!」

于翰和陳錫寧這時也立即和同伴把早就暗藏好的旗幟、武器都拿了出來。

「驅除韃虜、中興大明!」

額頭系上紅巾,手持鋼刀,高舉義旗,帶領眾人殺向官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