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口舌之爭

得勝之師帶著偃師十萬百姓開進洛陽城,駐守的晉軍亦從金墉城回返洛陽城中。

逃離的百姓得知洛陽大捷,秦軍退走,紛紛回返家園,洛陽城變得生機勃勃。

整個洛陽城中歡聲笑語,殺豬宰羊慶賀大捷,便連那些失去親人的百姓在歡樂的氣氛中也淡去了些許傷悲。

雖然秦軍退走,辛恭靖和楊安玄卻不敢放松防御,派出偵騎打探秦軍動靜。

洛陽城仍只開宣陽門出入,其他城門緊閉,趁著偃師百姓在洛陽,征召民伕修繕城牆、加固防御。

太守夏侯宗之向襄陽、朝庭報捷,心中歡喜無限,有此大勝應該能從洛陽調離了。

裴博和嚴安卻惶惶不安,尋機找到楊安玄,詢問率眾回偃師之事。

楊安玄笑著寬慰道︰「裴公、嚴公,此次大破秦軍,嚴、裴兩家立下大功,愚已經派人向朝庭稟報,不用幾日朝庭的封賞就會到來。兩公且寬心多留幾日,等待封賞到來。」

裴博和嚴安听嚴恪提過,楊安玄向朝庭的奏報沒有說兩族歸順秦人,只說偃師百姓被秦軍裹脅,嚴、裴兩族在關鍵時刻幫助大軍殺敵立功,這樣一來嚴、裴兩家不但無過反而有功了。

嚴安謝道︰「多謝楊將軍體恤,若有差遣,盡管吩咐。小兒嚴恪深羨將軍武勇,想率三百部曲追隨將軍左右,還望將軍應允。」

嚴恪胸懷大義,正氣凜然,楊安玄十分喜歡他,笑道︰「嚴兄若願從軍,愚求之不得,嚴兄定會建功立業、光大門楣。」

裴博接口道︰「老夫次子裴強,亦願率二百部曲投軍,請楊將軍收留。」

一下子多出五百麾下,楊安玄站起身對著嚴、裴二人一躬到地,開心地道︰「嚴、裴兩家深明大義,愚深表感激。嚴恪、裴強都是驍勇之將,愚求之不得。愚暫命兩人在軍中任軍侯,就統領自家部曲,等朝庭封賞下達後,再行調整。」

五日後,一隊人馬打著秦國的旗號出現在宣陽門外,守衛的晉軍嚴陣以待。秦國事先派人通知過夏侯宗之,會派出使者前來商談換回齊公姚崇事宜,夏侯宗之率官吏前來迎接。

秦國主使尹緯,年過五旬,身材魁梧,夏侯宗之與他相對揖禮,心中暗道,這個秦人好生高大,愚只有他的肩膀高。他不知尹緯雖事秦主,卻是漢人。

作為勝方,夏侯宗之不肯輸了氣勢,竭力挺胸道︰「愚久聞尹校尉的大名,秦天子讓尹校尉前來商談,足見對齊公的重視。本官已急奏郗刺史,郗刺史會轉奏朝庭,朝庭不日便會派使者前來商談。」

尹緯對晉朝的繁文末節很清楚,笑道︰「無妨,尹某早慕洛陽風物,正好借機在城中多住幾日,等候貴朝派使前來。」

驛館秀林苑,夏侯宗之設宴款待尹緯,楊安玄、辛恭靖等人應邀出席,姚崇也被請了來。

姚崇押到洛陽城,夏侯宗之在官廨中騰出一個院落,派了數名老軍伺候他的起居,除了行動不得自由外吃用並沒有受委屈。

尹緯看到姚崇,連忙帶著隨行官吏起身施禮。姚崇已知皇兄會派人來贖回自己,見到來使是尹緯,心中大定,笑道︰「尹公不必多禮,你能來本公甚慰。」

略作寒喧,尹緯請姚崇在自己的上首坐下,對著夏侯宗之謝道︰「多謝夏侯大人厚待齊公,他日若來秦國做客,尹某定會好生招待。」

雖是好話,听在耳中卻不舒服,夏侯宗之不知如何應答。下首的辛恭靖勃然怒斥道︰「尹校尉,你本是漢人,為何委身于羌賊,你在秦國才是客身。」

尹緯面不改色地道︰「賢臣擇主而事,吾朝天子乃英武仁德之主,愚倒想勸辛將軍棄暗投明,在大秦方有用武之地。」

楊安玄舉杯笑道︰「戰場上得不到的,口舌上焉能得到。尹校尉是聰明人,何必做無用的口舌之爭,今日能結識尹公,實是幸事,愚敬尹公一杯。」

尹緯眼神一亮,道︰「楊將軍所言甚有道理,兩國相爭憑得是實力,不過尹某此來是接齊公回國,倒是免不了費些口舌。」

楊安玄舉杯飲盡,微笑不語。

…………

建康,洛陽大捷的消息讓朝野皆為之歡騰,夏侯宗之、辛恭靖,特別是楊安玄的名字通過妓樓酒肆漸為百姓所知。

東堂,會稽王司馬道子喜氣洋洋,朝庭已經太久沒有得勝的消息了。

他力主派楊安玄統軍前去救援洛陽,楊安玄不負所托,不光救下洛陽,還大敗秦軍,擒住了秦軍主將齊公姚崇,大漲朝庭聲威,令司馬道子驚喜不已。

笑吟吟地听著朝臣議論該如何慶功封賞,司馬道子心中想著是否讓楊安玄到中軍統兵,有楊安玄這樣的驍將在,晚間睡得也安心些。

「父王,當務之急是派特使前往洛陽城主持與秦人的談判。」侍中司馬元顯大聲道。

新任御史中丞江績附和道︰「要與秦人簽訂協議各守疆域,讓秦人退還侵佔我朝的國土。」

車胤暗暗搖頭,這位江仲元為人剛正,卻不知變通,在荊州任南郡相不肯附和殷仲堪起兵,被楊佺期取代。

江績本是驃騎府的主簿,算起來是司馬道子的舊屬,此次江績不附逆賊,司馬道子決定詔其入京替代粲任御史中丞,削弱家在朝堂上的權勢。

江績到任之後,直言奏劾,包括侍中司馬元顯,尚書令王珣都被他彈劾,朝堂為之震動。

司馬道子暗中派人勸其循序漸進,反被痛斥,司馬道子感覺騎虎難下,有些後悔將這個倔老頭召回朝中。

車胤與江績意氣相投,兩人閑暇時常在一起喝酒下棋,評論朝政、針砭人物。車胤對弟子楊安玄評價甚高,江績因楊佺期之故對楊家人沒有好感,兩人沒少因此爭執。

簽訂協議若是有用這世間哪有紛爭,車胤奏道︰「此次和談,朝庭有偽秦齊公在手,可以向秦國索要些好處。被秦所佔的國土,若能歸還自是最好,如若不能將姚崇換些馬匹回來亦不錯。」

司馬道子點頭笑道︰「車公所議有理,就派外兵侍郎董懷為使,前往洛陽與秦人和談。王尚書令,洛陽功臣該如何封賞,你與吏部、五兵部擬定後報孤。」

回到王府,司馬道子興致勃勃地命人設酒上戲,趙牙新近排演了新戲《完璧歸趙》和《將相和》。

袁濤受楊安玄啟發,搜羅古代有名的故事編撰,迎合會稽王的心思,這兩部戲便是他的新作。

殿中開唱《完璧歸趙》,司馬道子邊喝酒邊搖頭晃腦地跟唱幾聲,好不快意。

一個時辰後,司馬元顯從朝堂回返,先來王府給父王請安,順便把王珣等人商議的封賞結果報給司馬道子。

見父親斜倚錦榻一臉陶醉的樣子,司馬元顯沒有驚擾,悄聲在側席落坐,陪著司馬道子一起看戲,不一會也看得出神了。

看到趙牙所扮的藺相如不辱使命,將和氏璧帶回趙國,司馬道子出聲嘆道︰「藺相如實乃國之干臣,若得此人輔佐孤,孤何懼秦人哉。來人,賜酒。」

侍女端了酒來到趙牙身前,趙牙對著司馬道子揖禮,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司馬元顯笑道︰「此次洛陽大捷便是父王運籌帷幄,夏侯宗之、辛恭靖、楊安玄等人竭忠報效,方有大勝。父王英明,像藺相如、廉頗等良臣名將會相繼出現,佑我大晉江山社稷。」

司馬道子哈哈大笑,道︰「元顯,朝中封賞可曾議定?」

「按照功勞簿,立功之人按制封賞;河南太守夏侯宗之鎮守洛陽不失,調任襄陽太守,河南太守由辛恭靖接替;偃師裴、嚴兩家賜匾,嘉其忠義,族中子弟擇優入仕。」

司馬道子問道︰「楊安玄如何賞賜?」

司馬元顯皺起眉頭道︰「王尚書令認為楊安玄剛升遷為伏波將軍,不宜遷升太速,賞些財帛便是;車胤以為當按功行賞,楊安玄升為五品,其他人各說一詞,爭論不定,托愚請父王定奪。」

司馬道子坐直身子,揮手讓戲班退下,卻讓趙牙留下,在一旁陪著飲酒。

喝過兩杯酒後,司馬道子道︰「楊安玄文武雙全,為父有意調他回京,在五兵部任侍郎,兼在中軍領兵,將來亦可輔佐于你,你意下如何?」

司馬元顯笑道︰「父王將衛將軍府和徐州刺史府屬僚撥給孩兒,孩兒府中文臣武將眾多,倒不缺人手。眼下外鎮紛紛擁兵自重,依孩兒看還不如委任楊安玄為太守,這樣既能酬其功,讓其為募兵操練,一旦有變,可命其率兵前來效力。」

司馬道子沉吟片刻,問道︰「安置在何處?」

司馬元顯搖頭道︰「孩兒也是靈光一現,剛剛才想到。」

其實司馬元顯昨夜宿在王異處,兩人聊起洛陽大捷,王異看似無意地提及,楊安玄既然如此能干,何不讓他就鎮守洛陽,可保朝庭無北面之憂。

洛陽身處東晉北境,與秦、魏接壤,戰事無年不起,東晉兵力不足,兵員素質不高,楊佺期任河南太守時大半時間都在征戰中渡過。夏侯宗之接任之後,無日不驚,才會借助此次大捷,向朝庭提出內遷。

朝議時五兵尚書提出辛恭靖接任河南太守,得到王珣、車胤等人的贊同,司馬元顯不好提出異議。

趙牙插口道︰「愚听袁濤說,汝南太守周安年老體病難以理事,不如讓楊安玄接任汝南郡太守。」

司馬元顯笑道︰「趙太守此議甚妙。汝南郡在洛陽和建康之間,地處要沖,南北皆可顧及,此地甚好。」

汝南郡是豫州所轄,豫州刺史庾楷是司馬道子的心月復,將楊安玄置于豫州,增強了自家實力。

司馬道子心中滿意,道︰「楊安玄年紀尚輕,驟然提升為郡太守不妥,論功升遷為廣威將軍,到汝南任郡司馬兼主簿,歷練兩年再說。汝南郡的原主簿和司馬讓吏部重新安排便是。」

廣威將軍是五品,一般是太守兼任,雖然楊安玄沒有直接任為太守,但廣威將軍之職提前授予實際是安其心。

能壓一壓楊安玄司馬元顯是樂見的,司馬元顯問道︰「父王,那三千北府軍該如何處置?」

司馬道子撫須微笑,對于自己從北府軍分走三千兵馬的謀劃有些自得,這三千人馬自然不能再回返北府軍中。

略一沉吟,司馬道子道︰「洛陽是國之故都,就讓這三千人歸于辛恭靖麾下,鎮守洛陽吧。」

分北府軍的謀劃借助楊安玄之手得以完美實施,看來楊安玄有枚有用的棋子,將其置于汝南,往北可支援洛陽、青、袞、徐、翼等州,南下則能鉗制京口支援建康,僅憑汝南郡原本的千名郡兵顯然不足。

司馬道子若有所思地道︰「讓楊安玄前往汝南時從洛陽帶走一千兵馬作為護衛,到達汝南郡後,對原郡兵進行擇選,可募齊三千兵馬,糧餉由豫州撥付。」

司馬元顯心想,父王對楊安玄真是看重,不過這楊安玄倒有幾分本事,加以籠絡確有必要。

想到這里,司馬元顯笑道︰「父王,洛陽大捷楊安玄功勞不小,索性任他為副使,輔佐董懷與秦人談判,待談判之後再讓他前往汝南任職,也讓王尚書令不好置喙。」

「善!」司馬道子撫須快慰。

7017k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