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居心不良

大年的喜慶氣氛與定穎城西董宅格格不入,城中各處爆竹聲起,董宅卻是冷冷淒淒。

門前高搭靈棚,白幡飄舞,地上的紙錢被風刮起。宅內哀樂聲聲,廳堂內設靈堂祭祀,死者是縣衙的錄事史董林。

定穎縣令祖伺之與主簿任智串通,貪污賑災糧二千余石事發,為減輕自身罪責,祖伺之和任智把罪責推到董林身上。

董林是大儒董景道的後人,四年前被好友祖伺之征募任錄事史,賑災時曾多次勸阻祖伺之不要伸手,奈何祖伺之不听。

事發之後,祖伺之和任智哀懇董林相救,董林為報祖伺之知遇之恩,應下所有罪責,身入牢獄後絕食而死。

繼任的縣丞荀恂奉命抄沒董家家產僅得錢六百,粟米兩石,為之嘆息,親筆寫信給楊安玄為之嗚冤。

靈堂前,董林長子董淡看著盆中投入的紙錢化為灰燼,站起身道︰「二弟,弘農已被秦人佔據,便讓父親在定穎入土為安。為兄準備初六起程前往建康,到廷尉替父親鳴冤。」

董垣咬牙拭淚,道︰「大哥放心,家中自有小弟照看,大哥一定要還父親清白。」

靈堂外響起老僕董志的喊聲,「陽安白家、吳房徐家、宜春鮑家前來吊祭。」

董淡一愣,他不記得與這幾家有過交往,不過人家前來吊喪,當以禮相迎。

吊喪行哭禮,主人哭、客人以哭還禮。白重等人與董林不熟,自然哭訴不出什麼東西,只能干嚎一陣了事。

禮節盡到,白重嘆道︰「董公儒名天下皆知,此次含冤受屈而死,我等亦深為不平。不瞞賢佷,白家、徐家、鮑家打算到州府和廷尉告狀,賢佷與我等一起為董公討個公道。」

董淡搖搖頭道︰「先父尸骨未寒,僕不想多事。」

白、徐等人勸了數句,見董淡不為所動,只得告辭離開。

董垣詫異地道︰「大哥為何不答應這些人一起前去告狀,人多勢眾鳴冤豈不更為方便?」

董淡沉聲道︰「二弟不知,這幾家都有族人因貪腐被楊主簿懲處,想借著父親的名頭告狀。愚前往廷尉替父親申冤,告的是楊安玄不辨是非,濫用刑罰,是為酷吏,與這幾家不同。道不同,自不相為謀。」

白重幾人回到客棧,徐慶恨聲道︰「這個董淡真是迂腐,父親死了居然無動于衷,枉為人子。」

「董家不出頭算了,家主讓我們幾個前往歷陽和建康告狀,一定要保住二少爺和鮑老爺的性命。」白重憂心忡忡地道︰「愚帶一部分人前往歷陽,煩勞徐兄帶人前往建康,徐家振爺不是在門下省為官嗎,請他出面活動一下,一定要將楊安玄告倒,救出族人。」

徐慶心道,自家族兄徐振在門下省不過是八品的令史,哪上得了台面。不過三家約定同進退,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三家人在客棧羅列了一下準備狀告楊安玄的罪名︰不遵法紀、濫用刑罰、大興冤獄、民怨沸騰等等,湊了個十條整數,第二天便各奔前程。……

隆安二年的正月,許靖過得春風如意。作為跟隨楊安玄前來汝南的文吏,許靖被任為錄事史,掌管郡中往來文書。

許靖對自己追隨楊安玄前往洛陽的決定頗為得意,雖然當初的主要目的為了躲避債務,前往洛陽行險一搏沒想到收益良多。

短短一年多時間,從都水監書吏成了汝南郡錄事史,明眼人都知道,等楊安玄成為郡守,他的位置還要往前挪。

郡中官吏紛紛請他赴宴,拐彎抹角地想打听楊主簿的喜好。想從自己嘴中套話,沒好處可不行,許靖住處堆滿了同僚送來的臘味、糕點,當然還有錢和布帛。

楊主簿喜歡什麼,許靖還真不模透。這位年輕的楊將軍,未見他親近,不見其到妓樓戲耍,在京口巡江監時有空便泡在巡江營,要說喜歡便是練武了。

世人皆喜歡財色,錢財楊主簿同樣不缺。這段時日源源不斷運來的糧食,都是楊主簿向新野陰家和巴陵楊家賒購而來的。那些向糧商購糧的金子,外人不清楚錢從何處來,許靖卻知道是楊安玄自掏腰包。

十余萬石糧,近二千兩黃金,光想想許靖都覺得頭暈目眩,整個汝南郡怕都找不出幾家這樣的大戶來。

跟在楊安玄身邊日久,有些事他隱約听過,這位年輕的楊主簿手中的產業可不少。京口的淑蘭院,還有那生意火爆的「麵」館,要討好楊主簿,提點東西上門遠不如盡心辦差來得實在。

年少多金,位高權重,真是讓人羨慕啊,許靖背著手看著堆放在案頭的禮物,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像楊主簿那樣有錢有勢啊。這條粗腿可要緊緊抱住,自家的前程可全在這位主公身上。

新年以工代賑沒有停,許多流民從外郡涌來找活做。從年前二十八到現在,短短七天時間,光新息城以工代賑就耗用了一千五百石粟米,算起來有三千余人在做工,若是加上其他屬縣,五萬石糧食恐怕支撐不到月底。

外地前來售糧的商販少了許多,到哪里去籌糧,楊安玄正坐在內堂發愁,辛何進來稟道︰「楊主簿,再過兩日便是人日。往年慣例府衙會召集郡中文人士紳同游浮光山,登高探春,今年可要繼續。」

又到了人日,楊安玄有些恍神,前幾年自己還是參加者,一轉眼便成了組織人。

楊安玄問道︰「浮光山在何處?」

「城南八里。此山在淮河南岸,河水趨山勢三曲三折,淮水環抱,雲蒸霞蔚,青山倒映,浮光耀金,故名浮光。」辛何介紹道。

楊安玄醒悟過來,自己前世曾經到過此山,那時名叫濮公山。當地人介紹唐時有姓濮的道人隱居于此,采藥煉丹,懸壺濟世,後人為紀念他將此山改名為濮公山。

他路過的浮光山因采石被損毀,只余滿目瘡痍,史書中記載濮公山多澗谷,懸瀑溪流,雲霧蒼莽,古樹參天,景色十分優美,能目睹一千多年前未遭受破壞的濮公山美景,實是人生幸事。

楊安玄欣然道︰「人日登高之俗不可廢,煩你廣邀士紳大富,愚要與他們一起登高賦詩,共慶時節。」

辛何笑道︰「楊主簿的幾首登高詩可是廣為人知,今年登浮光山可要為汝南留下佳作。」

棘陽鳳凰山賦詩揚名一晃三年多過去,楊安玄在文壇已經創下匿大聲名,詞曲大家、詩賦雙絕。

官場楊安玄亦是青雲直上,從國子學生員到東宮侍讀、巡水監都監,率兵救援洛陽,賞功成為廣威將軍、汝南郡司馬兼主簿,世人對郗恢贈于他的定品評語再無懷疑。

不少士族以楊安玄為榜樣教訓自家子弟,楊安玄無意中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得知人日登高不光汝南郡的士紳、百姓會前往,便連義陽郡、安平郡等附近郡縣的百姓也會前來登高祈福,楊安玄覺得這是個好機會,自己不妨向士紳大戶募點捐.

善財難舍,除了南頓應家捐了四千五百石粟米外,安成周家的三百石也到了位,其余其他世家多則百石,少則十來石,十五個縣湊在一起子不過萬余石粟米,三萬余錢。

反倒是商賈慷慨解囊,捐贈的錢糧超過世家。新息城富商齊遠,捐糧二百石、錢兩萬,得到楊安玄嘉許後,帶動了城中一批富商捐糧捐錢。

汝南郡是交通樞紐,經商之人甚多,郡中富戶不少,新息縣里的店鋪比起棘陽可多出不少,天南海北的貨物都有。

朝庭設立集市,派官員管理,收取稅賦。建康城有四大市和秦淮河畔大大小小的百余集市,還有民間自發形成的草市,促進了南北物資交流,繁榮了經濟,也滿足普通百姓日常所需。

可是朝庭法制仍是重農抑商,商人受人輕賤。世家士族為了滿足自己奢華生活所需,便讓家中族人、僕從出來經商。

也有商人想辦法與士族搭上關系,士族為商人提供資源和保護,商人則為士族提供財帛和珍奇,各取所需。京口依水鎮的那家面館,楊安玄打听到是刁家所為。

楊安玄無力對抗朝庭抑商的政策,不可能打破數百年形成的枷鎖提升商人的地位。

三國時公孫瓚便因與商人結拜而遭到士族的排斥,最終造成他兵敗袁紹,而糜竺、糜芳兄弟卻因投資劉備成為蜀漢士族。

商人逐利,有了錢的商賈卻希望能正名,聘請大儒為子佷授學,響應官府號召賑災,修橋補路做善事等等。

自己若能想到辦法為他們揚名,肯定能從這些商戶的大力支持,楊安玄動起了心思,很快有了主意。

府衙的小吏拿了請帖前去遍邀城中商家。齊家最為新息城最有名的富商,老爺子齊遠算得上德高望重,頭一份請帖便送給了他。

兩個時辰後,城中的商賈紛紛攜來請貼來向齊老爺子討教。

齊遠捋著胡須道︰「楊主簿相請,去是肯定要去的,至于楊主簿是何心思,屆時自知,何必庸人自擾。」

為您提供大神宇十六的《揚鋒漢起》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一百八十六章居心不良免費閱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