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一日,汝南大軍到達偃師城境內,官道之上逃難的百姓絡繹不絕。
嚴恪和裴強率人前來迎接,楊安玄問及洛陽和偃師情況,嚴恪介紹道︰「秦軍圍困洛陽已近四十日,辛太守據金墉而守,秦軍一時難以攻破。但秦軍此次大軍壓境,若無外援愚恐洛陽早晚會被秦軍攻破。」
楊安玄眉頭緊鎖,也不知寇謙之能否打動魏國使者,讓魏軍及時西進救援。不過求人不如求己,解救洛陽主要還得靠自己。
「一路之上,愚見逃難的百姓不斷,嚴、裴兩家的情況如何?」
嚴恪澀聲道︰「秦軍再來,偃師百姓聞訊紛紛逃走,嚴家所聚的百姓逃走將近三成。」
裴強接口道︰「裴家的情形與嚴家差不多。家父因前年之事,深感愧疚,所以對逃難的百姓並未約束,甚至資助錢糧。」
人心煥散,這仗怎麼打?楊安玄心中沉甸甸的,原本以為能從偃師招聚萬余青壯,如今看來要折半。
裴強稟道︰「家父听聞楊太守率軍援洛,請楊太守前去塢堡商議。」
大軍前往平柏谷,駐扎在裴家塢外。裴博率領舉族老少出塢相迎,送來豬羊糧草犒軍。兩年時間不見,裴博蒼老了許多,連走路都要拄杖而行。
第二天,楊安玄帶了趙田等人前往裴家塢議事,偃師縣令嚴凱、嚴家塢主嚴安以及附近十幾個塢堡的堡主齊聚在裴家廳堂之中。
楊安玄目光從眾人臉上掃過,惶恐、畏懼之色溢于言表,唉聲嘆氣之聲不絕于耳。
裴博身為東主,顫巍巍起身,道︰「諸位,秦師再度東來,洛陽危在旦夕,我等與洛陽不過一日之隔,前年之禍猶在眼前。前次我等賴楊太守相救逃得生天,此次洛陽被圍,楊太守再度率軍來援,且听听楊太守有何吩咐。」
楊安玄起身,對著眾人一揖,開口道︰「諸位,永嘉之亂胡人逞凶,大肆搶掠殺戮,以漢人為‘兩腳羊’,此等慘事豈能坐視再度發生。」
「嗡嗡」的議論聲響起,不少人變顏變色,有人道︰「僕早就說過,唯有南逃方能避禍。」
「南逃成為流民,拋棄祖業,成為孤魂,還不如拼死一搏。」
楊安玄從眾人的議論中听到此話,接口道︰「不錯,若是南下成為流民,多數人要寄人籬下,成為佃農,子孫後代受人奴役,還不如與秦人一戰。」
「秦軍有五萬之眾,我等怎是對手,枉送了性命。」有人膽怯地道。
楊安玄朗聲道︰「秦軍雖眾,卻是勞師遠征,補給困難。辛太守固守金墉,秦軍五萬大軍奈何不得八千兵馬。愚看裴、嚴塢堡,堅固異常,便是秦軍大舉來攻也難破塢,與其南逃不如據塢自守,等待援軍。」
「哪來的援軍,雍州自顧不暇,朝庭內斗不止,哪會派援軍前來。」
有人置疑,也有人反駁道︰「楊太守不是率汝南大軍前來救援嗎?」
楊安玄高聲道︰「據愚所知,雍州楊刺史向魏國求救,魏國兵馬不日便會西進。而且,譙王向朝庭奏本,請發北府軍北上增援。」
假消息放出,眾人果然振奮了些,臉上現在笑容。
偃師縣令嚴凱道︰「楊太守,你奉譙王之命前來救援洛陽,我等願奉你將令行事。」
裴博和嚴安對視一眼,起身拱手道︰「裴、嚴兩家願奉楊將軍號令。」
雖然裴、嚴兩家聲勢不如以前,但兩家的實力仍在,他們一表態,其他小塢堡也紛紛起身表示願听從楊安玄調遣。
楊安玄讓裴家掛起事先準備好的地圖,道︰「要據塢自守,單靠一家對抗秦軍力薄,所以要守望相助。」
這句話立時引得小塢堡的一片贊同聲。
楊安玄指著地圖道︰「偃師一帶塢堡多達十數個,大小不一,愚有意將小塢堡遷入裴、嚴兩家塢堡之中,增強塢堡實力。」
大敵當前,如果分散兵力無異自尋死路,這些塢堡論堅固程度誰也比不過裴、嚴兩家。
身處多戰之地,兩家在平柏谷經營過百年,塢堡修築在易守難攻的高處,背倚高山,不乏水源,比城池還要堅固。
塢內容納了四千余戶人家,現在是戰時,安置萬戶人家不成問題,而且塢中積累的糧食補給足夠數年之用。
「諸位請看,裴家塢、嚴家塢與偃師城為成三角形分布」,楊安玄手中竹枝在牛皮地圖上指點著,道︰「兩家塢堡與偃師城相距不過二十余里地,彼此之間亦離著不遠,一旦秦軍來攻,不用一個時辰便可救援。」
眾人紛紛圍攏到地圖前,嚴安問道︰「楊將軍之意是聚集眾人于這三處抵御秦軍嗎?」
「不錯,五指握拳方有大力。」楊安玄道︰「三地皆設烽火台,一旦有變燃起烽火示警,其兩各處則派兵前去救援。」
小塢遷入大塢有很多問題要協調,吃喝拉撒住,指揮安排等等,眾人吵做一團。
夏糧剛剛入庫,糧食不缺,楊安玄讓嚴縣令、裴博、嚴安等人負責協調,所耗用度登記造冊,等戰後再統一清算。
裴、嚴兩家威望足夠,族人眾多,楊安玄代表朝庭承諾戰後補償,眾人才勉強同意。
楊安玄派趙田和嚴恪指揮嚴家塢,陰績和裴強防守裴家堡,各給二百步卒,讓他們守御為主,剩下的六百輕騎和四百步卒被楊安玄帶到了偃師城。
秦軍離開偃師城時將縣城焚毀,嚴凱接任偃師縣令後進行重建,加固了城牆,防御能力較以前增加。
偃師城附近有六家小塢堡遷入偃師城,有受過訓練部曲一千余人,青壯三千多,加上偃師城內有三千余戶,楊安玄感覺就算秦軍大舉來攻也能守御一段時間。
…………
偃師異動很快被偵騎報到了姚崇處,得知楊安玄率汝南郡軍援救洛陽,姚崇從席間跳起,哈哈笑道︰「小兒楊安玄自投羅網,本公正要一雪前恥。」
鎮東將軍楊佛嵩沉聲道︰「齊公莫急,等打探清楚後再起兵不遲。」
姚崇一揮手,大聲道︰「剛才偵騎說得清楚,汝南兵馬不過千余人,本公絕不能等,一舉蕩平楊安玄小兒還有那些偃師賤民。」
見姚崇雙目發赤,臉上肌肉跳動,狀似瘋狂,楊佛嵩疾聲道︰「齊公,冷靜些,你若是這樣前去,恐怕不但報不了仇,反而給楊安玄可趁之機。」
姚崇惱聲道︰「上次是偃師賤民作亂,本公不察才讓小兒得機,此次本公絕不會犯同樣的錯。」
姚崇目中射出凶光,楊佛嵩知道他動了殺心,勸道︰「得天下必欲得民心,齊公不可枉殺百姓誤了萬歲的大業。」
姚崇冷哼一聲,道︰「歸順朝庭的才是百姓,抵御大軍的是亂民,絕不可姑息。」
楊佛嵩暗嘆一聲,道︰「齊公前往偃師不過倉促,要做好攻堅準備,攻城器械、軍糧都要準備充足,不知齊心準備帶多少人馬前去?」
姚崇發泄了一通,冷靜了些,重新坐回席中,道︰「攻打金墉不能停下,本公帶五千輕騎、二千重騎還有五千步軍即可。」
「攻打金墉用不了輕騎,齊公帶八千輕騎、二千重騎還有一萬步卒前去,三萬夫役運送物資,盡快拿下偃師。」楊佛嵩建議道。
姚崇點點頭,道︰「洛陽就煩勞楊將軍費心了。快則十天,慢則半月,本公便會得勝歸來。」
八月十六日,姚崇率大軍浩浩蕩蕩向偃師方向進發。
金墉城,辛恭靖已經得知楊安玄率汝南郡軍來援的消息,既是感激又是擔心,畢竟汝南郡軍僅有一千余人,于大局無補。
站在城頭,看到秦軍向東開拔,辛恭靖暗暗為楊安玄擔心,秦師分兵,金墉城的壓力減輕了,但願偃師城能守住。
姚崇催促大軍急行,第二天午時便兵臨偃師城下。
偃師城城門緊閉,城牆上楊安玄看著秦軍在城西五里安營扎寨,營寨連綿數里,馬嘶聲響成一片。
楊安玄心情沉重,秦軍來得好快,準備工作尚未完成,尚有部分百姓滯留在外,恐怕凶多吉少了。
縣令嚴凱看到秦軍聲勢浩大,臉色有些發白,道︰「楊將軍,要不要趁秦軍立足未穩,咱們沖殺一陣?」
楊安玄搖搖頭,道︰「秦軍有數萬,實力相差過于懸殊。愚估計秦軍統將早有準備,說不定設下圈套等咱們出城,還是穩妥為上。」
…………
八月十六日,襄陽刺史府,楊佺期會見了魏國使者張濟。
楊佺期問道︰「魏國攻打中山城,不知出動了多少將士?」
張濟回答道︰「四十余萬。」
楊佺期吸了口涼氣,就算張濟的話夸大,減個半數也有二十余萬,晉國舉國兵力也不如。
「以魏國的強大,羌秦何足道哉。」楊佺期道︰「我朝與魏國向來交好(代王是晉朝冊封),世代交好,還請張從事奏明魏皇,派兵援救洛陽。」
張濟不解地問道︰「貴國為何不自救,反而向我國借兵?」
楊佺期嘆道︰「你我兩國交好,在道義上不應隱瞞。張從事,襄陽兵力薄弱,糧食也不充足,能不能解救洛陽全倚仗魏國。如果貴國能保全洛陽,愚必有厚報,如果洛陽不住,與其讓羌人得到,還不如讓貴國所有。」
張濟心中狂震,沒想到看似強大的晉朝已經虛弱到連自己的故都都無力救援的地步。
想起在嵩山時寇仙長所說的六字真言,「洛存秦衰魏盛」,張濟決定立刻返回平城。
讓華陰公主和嵇拔繼續留在襄陽游玩,張濟帶了兩名隨從,攜帶了寇謙之所撰的經書,急急回返。
頂點地址︰
移動端︰ 感謝您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