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燕尚書郎張綱怏怏回到鴻臚寺,七日前他遞交了燕國國書,請求秦國派兵救援燕國,直到現在秦皇姚興還沒有接見他。
來到長安幾日,張綱亦打听到秦國現在狀況不佳,北有大夏襲攏,西有諸涼作亂,便連西秦國也死灰復燃。
秦國多次派兵征剿,無不失敗而回,損兵折將,遠不如前幾年強盛。秦皇有意不召見自己,看來是不想出兵救助燕國。
救兵如救火,想到廣固城中的老母家人,張綱憂心忡忡,實在不行,明日自己便去學申包胥哭秦庭,一定要見到秦皇姚興。
侍從匆匆入屋稟道︰「張尚書郎,韓尚書令來了。」
張綱驚喜地起身道︰「陛下派韓尚書令出使嗎?這下燕國有救了。」
韓範到來,姚興不能不見了。七月六日,秦皇姚興在太極殿召見燕國使者韓範、張綱。韓範呈交了慕容超的親筆國書,懇請秦國發兵相救。
姚興假裝瀏覽國書,心中苦笑不已,張綱求救他有意拖延,就是想等晉軍攻破廣固城,燕國被滅也就不用理會救援之事了。
韓範到來讓他不得不面對救燕之事,一來韓範是燕國尚書令,二來韓範與自己有私交,于公于私都必須給一個答復。
近幾年戰事一再失利,叔父姚碩德、姚緒又相繼去世,讓原本艱難的秦國雪上加霜。為彌補國用不足,姚興下旨增加關津渡口的商稅,並對鹽竹山木等征加稅收。明知這樣做是飲鳩解渴,將會激化國內矛盾,姚興卻不得不這樣做。
關于救燕,姚興私下問詢過姚崇、尹緯、楊佛嵩等人,眾人都認為救援燕國不太可能。從長安發兵前往廣固,從陸路要經過晉國的司兗之地,路途遙遠、關山阻隔,楊安玄不可能坐視不管。秦國強盛時數次派兵攻打洛陽都不能攻克,現在兵少將寡更不可能順利通過。
從水路救燕同樣要經過晉軍數處水寨,細作稟報司州水師三千人駐扎在孟津關一帶,虎牢關亦設有關卡,秦國水師薄弱,恐怕不是晉國水師的對手。
前去救燕無異于以肉喂虎,讓原本衰弱的國力越發艱難,可是置之不理,身為宗主國的聲譽將受影響,真是進退兩難。
尚書左僕射尹緯諫言道︰「秦晉兩國交好,燕是秦的藩屬,晉國派兵圍攻秦的屬國,實屬無理。陛下可遣使前去勸說,讓劉裕退兵。如若晉軍不肯撤退,再派軍救援不遲。」
姚興點頭道︰「尹卿是老成謀國之言,就讓尚書右丞孫玄為使,前去說服晉錄尚書事劉裕退兵。」
其實姚興心中清楚,如今晉強而秦弱,廣固城指日可下,劉裕怎麼可能退兵。派遣使者前去勸說,無非是為了搪塞韓範,這一來一回要用二十余天,說不定廣固城已經被晉軍所滅。
廣固城,劉裕接到朝廷封賞的旨意,懊惱得對眾人道︰「愚率軍離開京城,袁湛、吳隱之等人無法掌控朝局,若等平定燕國愚回朝之後再行封賞,楊孜敬怎麼可能為北青州刺史,哪有這麼多雍州將領受封授爵。」
「主公,楊安玄率軍南下,武原城司馬國璠、司馬叔璠兄弟抓住慕容昱獻城投降,要防著楊安玄斷我軍後路,此事方是燃眉之急。」劉穆之提醒道。
劉裕冷靜地道︰「朝廷旨意已下,已對燕國國土進行分劃,就算他佔據承縣、蘭陵、武原等地,還不是要交由徐州處置,不用擔心他斷路之舉,除非他想造反。」
劉敬宣嘆道︰「楊安玄智勇雙全,實乃主公的勁敵。」
司馬德文為安撫劉裕,拋出太尉之職。劉裕將詔書放下,想了想道︰「昔年謝公擊敗八十萬前秦兵馬猶未封太尉,愚尚未攻佔廣固覆滅燕國,這太尉之職實不敢居。穆之替愚上奏天子,辭太尉之封。」
檀韶興沖沖地闖了進來,笑道︰「方才廣固內城有一伙人跳出圍牆,歸順主公。」
劉裕面露喜色,自打他發布招降的命令之後,南燕官員相繼降晉,齊地最大的門閥封氏家主封融帶著六萬石糧食和千余牛羊前來犒軍,表示臣服。
封融是南燕前尚書左僕射封嵩之弟,封嵩被慕容超車裂而死,時任中郎將的封融逃往北魏。晉軍北伐,封融趁亂回到燕國,收攏部曲和山賊襲石塞城,然後投奔劉裕。
封氏在齊地威望極高,封融歸降帶動了整個齊地的降服,劉裕從中選拔賢才授以官職,齊郡、樂安郡百姓歸心,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百姓帶了兵器、身背糧食前來投軍。
檀韶笑吟吟地道︰「僕問明歸降之人,乃燕朝尚書垣尊及其弟京兆太守垣苗。」
這是迄今為止廣固城中投降的最大官員,劉穆之笑道︰「垣氏兄弟是燕皇的親信,他們都跳牆歸順主公,說明廣固城內兵無戰心。主公不妨厚加封賞,千金市骨。」
劉裕召見垣氏兄弟,授垣尊、垣苗皆為行參軍,隨軍作戰。
垣尊、垣苗兄弟跳牆降晉讓慕容超加緊了對城牆的控制,大臣將領巡城都要數人同行,互相監視。
劉裕加緊了對廣固內城的進攻,晉軍數次登上城牆,但都被燕軍趕了回來,雙方互有傷亡,僵持不下。
七月二十三日,秦國使者孫玄來到廣固外城,求見晉錄尚書事、揚州刺史劉裕,呈上姚興寫給劉裕的國書。
國書中姚興警告劉裕,燕國是秦國的藩國,晉國派兵攻打燕國便是冒犯秦國,秦國已經派出十萬鐵騎進駐潼關,若是晉國不退兵息戰,十萬鐵騎將佔領洛陽,一路長驅直入,攻打晉國。
劉裕掃看了一眼,便將秦國的國書擲在案上,冷聲對孫玄道︰「你回去告訴你們的國君,等愚平定燕國之後就率軍攻打長安,秦國縱有百萬鐵騎在愚眼中也不過是土雞瓦狗。」
孫玄氣得漲紅了臉,憤然道︰「劉錄尚書事如此答復,那就等著兩國兵戎相見吧。」
等孫玄氣呼呼地離開,一旁的劉穆之道︰「主公有意激怒秦使,是想借秦國之力來牽制楊安玄嗎?」
劉裕笑道︰「不錯,楊安玄趁亂打劫,愚早想報復一下。秦國送上門來,愚若能挑得秦國出兵,也好出口胸中悶氣。」
劉穆之搖搖頭,問道︰「主公認為秦國會出兵救燕嗎?」
劉裕捋須思索片刻,道︰」秦國若真心救燕,早就派兵前來,哪會先遣使者威嚇。秦國現在內憂不止,根本無力出兵,愚估計是燕國向秦國求救,姚興不得不做點姿態給燕人看。」
…………
瑯琊王得知司馬國璠兄弟重歸晉國,讓楊安玄盡快把兩位族叔送進京來。宗室力量薄弱,司馬德文想任用司馬國璠兄弟扶助皇室。
武原城,楊安玄派校尉王全義護送司馬國璠、司馬叔璠兄弟前往京城,燕軍降將慕容昱則派往司州魯宗之麾下听用。
秦國遣使者勸劉裕罷兵的消息報至,楊安玄嗤之以鼻,道︰「姚興色厲內荏,連這樣的表面文章也做出來了。」
參軍事許靖提醒道︰「劉豫章有意折辱秦使,是有意激怒秦國出兵,主公不可不防。」
楊安玄笑笑,他與劉裕猜測相同,認為秦國在隱患不斷的情況還來招惹晉國。
張鋒建言道︰「主公,你常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不管秦軍是否來襲,都要做好準備。」
楊安玄看了張鋒一眼,點頭道︰「你說得不錯,愚是有些大意了。安遠從洛陽帶走三千兵馬,水師又遠航東萊郡,洛陽確實空虛,要回師防御。」
思索了片刻後,楊安玄道︰「朝廷旨意已下,授楊孜敬北青州刺史,可讓九叔盡快前去赴任,坐鎮北青州,臨胊城中讓慶之守御便是。」
「待九叔到任之後,命楊安遠與司州水師返回洛陽,胡藩留任北青州司馬,劉衷率襄陽水師前往滎陽,任兗州司馬兼滎陽太守。」
張鋒道︰「這樣北青州兵馬大半被調走,恐怕難以控制局勢。」
楊安玄苦笑了一下,地盤擴張太快,手下兵馬不足的問題顯現出來了,自己崛起的時間過短,將來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
楊安玄密切關注著廣固戰況,自然知道劉裕以朝廷的名義安撫百姓,選用賢能,得到燕國的世家、官吏擁護,即使是東萊、廣成等郡的官吏、百姓恐怕也視其所率的兵馬為王師。若是劉裕率軍前往,說不定當地百姓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正如張鋒所擔心的,自己調走楊安遠以及水師,北青州兵力嚴重不足,萬一有變悔之晚矣。
北青州之地被後趙、前燕、前秦長期佔領,淝水之戰後被晉朝收復,不久之後又歸南燕慕容德所有,鮮卑、羌、氐、匈奴、羯以及漢族混居,漢人並不佔多數。
要想讓各族歸心,至少要五六年的時間深耕細耨、實施仁政。楊安玄細思後有意讓孔懿前去施政,不過現在還言之過早。
「張鋒,你從武原領三萬兵馬北上,過道東海郡前往城陽郡,到達城陽後再讓楊安遠他們回師洛陽。」楊安玄吩咐道。
武原城有四萬多兵馬,不過多是屯軍,張鋒有些擔心地道︰「僕帶了三萬兵馬,武原、蘭陵、承縣怎麼辦?」
「朝廷有旨把這些城池交予東海郡,愚當然要遵旨行事。」楊安玄道︰「剩下的兵馬愚會帶回新泰城。」
楊安玄看了一眼許靖,道︰「許仲安,便由你任泰山太守,調徐孝重前來任郡司馬。」
許靖狂喜,深躬至地,感激地道︰「僕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