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制度確定

作者︰半章水墨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昭武元年八月十三,時至天下動蕩之際,駐扎在京城北郊大營的京軍,卻是在天子的一道旨意之下,徹底展開了更深層次的軍事改制,及名字上的試點改革。

從宮中武院閣這個總參謀部,至各營都指揮使司,再至千戶層級,皆設參謀部及軍機參謀。

職權亦是在這一次改制之中徹底定下來。

武淵閣總參謀部,負責軍隊戰略層面的戰略規劃,戰略準備以及直到最終,李修才定下的情報搜集。

下屬各層級參謀部,以及軍機參謀,則是負責具體的戰術推演,以及詳細的戰術準備預案,維持各部運轉效率及戰斗力的保持。

毫無疑問,僅僅從職權上來看,參謀部的設立,不可避免的一點,便是對各級將領的權利有了極大的制衡。

縱使如今參謀制度,還是處在雛形階段,但將領完全無需考慮任何人意見,一言而決的局面,似乎也得到了一定改變。

但,也僅僅是似乎,或者說可能。

自將京軍定為參謀制度試點部隊後,李修對京軍便是少有的極度關注,畢竟,事關軍心,就沒有小事。

可得到的反饋,卻是讓他有些苦笑不得。

事實上,參謀制度的出現,在軍中,引得的波動,也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

事實上,對參謀制度的出現,大多數將領,都不過就是將其當做一個軍師智囊團,不少將領,甚至還頗為喜聞樂見。

顯然,數千年的人心慣性,可不是區區一道旨意,一個制度,就能輕易扭轉的。

正如李修所想的那般,參謀制度,要從智囊的輔助地位,走向決策的主導地位,還需要用功績一點一點的扭轉人心。

只不過,這注定是極其漫長的事情,至少,參謀制度,在京軍的試點,要交出一個完美的答卷,才能徹底在整個大恆軍中推行。

事實上,自參謀制度確定之後,李修便沒了對參謀制度的重點關注,只有了對待朝廷任何機構平等關注。

其原因,自然不是他對參謀制度不寄予厚望,正是因為寄予厚望,李修才更不願拔苗助長。

任何一個制度完善,皆是因勢利導,自然生長健全,拔苗助長,非是長久之計,更何況,如今,立國之劫,已然洶涌襲來,事關大恆國運,已然由不得李修在一個制度上關注太多。

「江南水師難對叛軍水師造成壓制,海疆之亂,就不可能杜絕!」

「必須增強江南水師,可在湛江再設一水師大營,整合沿海舟船水師……」

「如今遼東局勢已穩,後金兵鋒轉向蒙古,唯有遼鎮尚且坐鎮遼東,遼東方面壓力減輕,能否再抽調部分登萊水師開赴江南,支援江南水師?」

……

「大同,宣化,延慶,皆是地勢平緩,可供大軍長驅直入之地,三地防御要加強,一旦林丹汗與代善徹底聯合,叩邊大恆,此戰,乃是大恆立國之戰,必須御敵于國門之外,打出大恆聲勢!」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江南調運的一批糧草,已經抵達了通州……」

武淵閣中,一位位總參謀部的軍機參謀,正圍在各個重地的沙盤之間,為整個大恆的兵事爭議討論著。

李修端坐在殿中桌案之後,翻閱著參謀部匯總的軍情奏章以及軍情定論,曾經一向淡然的神色,自立國之後,凝重之色,就沒有消散之時。

當初推行軍改,天下皆反,內憂外患。

如今大恆初立,同樣是如此,甚至,遠比當初更為嚴重!

畢竟,當初天下皆反,大都是民間的行為,以及少部分失意士紳文人勾結衛所所致。

真正的大明統治階級,尚且還保持著向心力。

而如今,不急忙是民間,原本的統治階級,亦是徹底參與到了這內患之中,巡撫,參將,指揮使,一個個大明統治階層中的領頭人物,其影響力,可想而知。

縱使在他經營多年的北方,縱使強兵之下難有大亂,但各種小亂,亦是層出不窮,至于江南,那就更不用說了。

光是福建水師的存在,就已然讓整個海疆不得安寧,更別說,還有趁火打劫的海寇,還有一大票以往被壓制的海商。

而內陸,在反恆復明的政治正確之下,更是沸反盈天,浙江,廣東,福建,數省之地,近乎糜爛!

而這,還只是內憂,外患更為嚴重,漠南的戰事雖依舊焦灼,但各方消息匯總之下,亦是可以隱隱看出其中的不尋常。

看似焦灼的戰事之中,代善與林丹汗,似乎達成了他最不願看到的默契,那就是,瓜分漠南!

這個特殊時期,突然改變戰略,達成默契,其意為何,無疑是顯而易見了。

完全可以預想得到,在不遠的將來,大恆北疆,必定會迎來一場大劫!

那,才是真正的立國之戰!

而且,北疆形勢如此險峻之下,在遼東,還有一個心月復大患,反恆復明這面大旗,都快讓袁崇煥玩出花了。

甚至,相比較江南與蒙古後金,李修更為在意的,是這曾經看上去不值一提的遼鎮!

蒙古後金,威脅再大,也只是單純的軍事層面上的,他以軍功起家,如今北疆又屯有重兵,他又豈會畏懼軍事層面的威脅。

但以遼鎮為源頭,引發的內憂,卻遠非軍事層面威脅可以比擬的,軍事,政治,皆夾雜其中,甚至,都能稱得上是敵在大恆內部!

這可不是一場戰爭的勝利,就能解決的。

這,才是真正的心月復大患!

「呼……」

李修輕撫一下額頭,眉宇間,已是難掩疲憊。

每一次,局勢稍稍緩和一些,便會有一場不可阻止的大變。

當初京軍改制,局勢好轉,可轉眼,就是他自己與崇禎遇刺!

當初橫掃漠北漠南,兵臨遼東,本來能夠好好的將草原梳理一番,避免短時間內的威脅,可轉眼就是崇禎駕崩,如此,戰爭勝利的成果,亦是沒有得到好的鞏固,直接導致了草原局勢的失控。

而輔國理政後,好不容易完成對後金的戰略包圍,可,財政崩潰的危機,又隨之顯露,不得已,又只能開啟改革。

如此,又直接導致了當初天下皆反的局勢。

那天下皆反,好不容易平定,剛剛看到穩定的曙光,可緊接著,又是這次不可挽回的篡國自立。

如此,穩定局勢告破,無窮的內憂外患,又再次襲來,

就好比一個惡性的循環一般,無休無止!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昭示著,違逆大勢而行的後果。

慶幸的是,這惡性循環,應該是最後一次了。

他已經立在了最巔峰,也不會再有其他不可逆的因素,再次開啟這無休無止的惡性循環了。

思緒至此,李修眉宇間的凝重,也不禁消散不少,輕揉了一下太陽穴,緩解了些許疲憊,李修才看向眼前殿中的忙碌之景。

一個個年輕且充滿活力的軍機參謀,或爭論得面紅耳赤,或奮筆疾書,或皺眉沉思,這種在朝政中樞根本不可能出現的活力十足之景,卻也讓李修心中,不免有些欣慰。

大恆繼明而立,弊病沉珂重重,正值銳意進取之時,不管新生的參謀制度,未來會演變成什麼樣,但至少目前,這銳意進取的活力,是正在軍改的大恆軍隊所需要的,也是大恆的統治體制,所需要的。

思緒于此,李修卻是突然看向了窗戶之外那清晰可見的文淵閣,嘴角卻是微微揚起。

參謀制度,雖說,是處理軍機事物,但這與內閣頗為相同的職能,顯然,會讓內閣有不小的危機感。

李修甚至都能想到那幾位閣臣憂慮,想問又不敢問的神態。

雖說他並沒有想要弄出清朝軍機處取代內閣,徹底完成皇權高度集中的產物,也並不會讓參謀部染指政事,但並不意味著,他對內閣,就沒有看法!

皇帝之存在,在這個時代,是必須的,這個時代,也不可能弄出什麼所謂的民主體制。

縱使未來民智開啟,沒有皇帝,縱使不在是王朝體制,是其他所謂的民主體制,其最終的本質,必定是強權!

這是必然的,數千年的文明傳承,強權,才是真正銘刻在每個人基因之中的本能!

強權是必然的,但皇權,或者說皇帝,卻不可能一直是英明的,總有昏君,總有庸才。

軍事方面,有總參謀部及五軍都督府,政事方面,內閣的存在,是必然也必須的。

內閣存在,總是天子昏庸,縱使天子為庸才,也能保持國家的穩定。

但,內閣存在必須歸必須,對如今的內閣,乃至如今的朝堂,李修自然是不滿意的。

強行逼著他們去做事,他們自然心不甘情不願,那就倒逼他們去做事。

正如當初文人不願為官一般,那他就找人替代他們。

如今,亦是如此,參謀部的存在,其背後蘊含的深意為何,想必那些閣臣,那些文臣,都能清楚看明白。

能夠高效有力的處理軍機大事,處理起政事,應該不難……

------題外話------

3000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