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周黎安話語落下。
只有庫克莫懵懵懂懂,因他听不懂均衡神語。
而雪女與大長老或震驚,或沉思。
「大明已有這般實力,殖民海外?」
殖民一詞是周黎安教給雪女的,大長老還不知其意。
周黎安道︰「是也不是。」
「大明設宣慰司,更多是因要為下西洋提供支持,設立中轉補給基地,並未過分掠奪當地資源利益而填補自己。」
「甚至于,大明還會對當地有所賞賜。大明艦隊在南洋的威懾力,促進了航海貿易的平穩發展。」
「大明當然有實力殖民,只是他們沒有這麼做。」
「為什麼?」雪女道。
「為什麼?!」周黎安饒有興趣看著她,笑道︰「司諾,你也想殖民海外嗎?」
雪女義正言辭︰「吾……少爺,我怎會想去殖民?我只想讓均衡的榮耀灑滿大地,才能令我們沿途所見貧苦城寨,得見喜樂。」
「信仰均衡不是殖民,是賜福與恩典,是……那真神予以凡人的福報。」
這話一出。
福報?!
周黎安撫掌大笑︰「哈哈哈哈哈。」
偏是這一笑,搞得雪女、大長老更為蒙圈了。
難道不是嗎?
周黎安當然不會透露心聲,而雪女所言也沒錯。
均衡神國的擴張,本身就不是殖民。
法則奧義提升生活質量,強大武力消弭戰爭,人人都得喜樂安寧,怎麼能說是殖民呢?
他話鋒一轉道︰「大明不去做,是因為他們看不上這片土地,也看不見得到這片土地的價值。」
雪女道︰「土地越多,資源也就越多,內藏礦源、林木、水系,都是工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麼你也說了,這是工業發展的基礎所需,世人不見真知,又怎麼知曉什麼工業?」
「對他們而言,土地越多,麻煩也就越多。」
「大明繁榮強盛,何須理會海外蠻夷?」
「更主要的一點,大明不缺土地!」
歐洲就是因為缺少土地資源,對此存在需求,才會想辦法化解需求。
至此,大長老也听懂了吾主與巫的對談,唯有感慨︰「世人愚昧,而轉眼不見均衡!」
「少爺,快些令均衡的榮耀灑遍世間吧。」
經一陣暢談。
幾人也就順勢無視了路人的眼光,盡顯從容。
此去巨港越來越近,周遭路人或有不軌貪欲之心,也唯有畏縮在「規則」之下。
走到黃昏。
一座繁榮鄉鎮出現眼前,是去巨港的必經之地。
鎮外建設牌坊,盡是「華里華氣」;
放眼街巷商鋪,也都懸掛漢文字體招牌。
若非大街小巷多是皮膚暗黃的土著,真以為已經來到大明。
這種感覺很微妙。
就不似在後世國外見到唐人街;
更像是在近代見到了魔都租界。
牌樓口設有崗哨,值守衛兵也是明軍打扮,清一色的軍服,頭戴笠帽,穿著整齊所帶來的秩序,莫名給人一種威嚴。
反觀土著人,就多是赤膊赤足,衣衫不整。
是當下時空「現代」與「原始」的強烈對比。
當四人馬車駛來。
那門哨就被驚動,先是聚集低語,就有一為首將官率隊走來,開口便是漢語——
「敢問貴客所去何地?」
雪女已得囑咐,早前還戴上了面紗;
公子侍女,怎能輕易示人?
周黎安沒有直接回應,而是迂回道︰「我听聞大明永樂皇帝陛下,所派欽差已經自西洋得返?」
「可有此事?」
眾人一听,表情都變得精彩,似是對大明艦隊的仰慕,又有種與有榮焉的微妙——
「那貴客可是來晚了,半月前,欽差大人已經向東駛離。」
周黎安一听都蒙了︰「向東?歸返大明不應向北,怎還能橫著走?」
那人道︰「具體我等也不知,听聞是帶西洋諸國貴使見個新奇,找能制‘ 火油櫃’的黑泥。」
周黎安表面不動聲色,心下則快速運轉。
火油櫃他不知是何物,但牽扯到火油二字,再听「黑泥」一詞,大概與石油掛鉤。
從巨港向東偏南,就是印尼、東帝汶所在,印尼石油、天然氣儲存在後世是能補給澳洲的。
想到這里,他道︰「欽差大人可還會歸返?」
「這我就更不知了,若探听消息,還得到巨港城。」
見他點題,周黎安就順勢道︰「將要入夜,你鎮中可有住處?」
為首那人嘿嘿笑著,就不再說話。
周黎安裝模作樣一抹懷,就取出六七銀幣︰「請幾位兵爺喝酒打牙祭的,若能尋得上房,還有犒勞。」
僅話落瞬間。
一眾人都露出笑容,為首那人接過,一邊低頭用手指扒拉銀幣,一邊喊道︰「快,叫阮老五收拾客房庭院,打掃馬廄,不可怠慢了貴客,和貴客車馬!」
有人轉身狂奔,有人則上前牽引馬車。
一邊踏入門樓,那人才又道︰「不知公子名諱?您這銀幣我可前所未見……」
「哎,對了,我是巨港‘鎮海軍梁大人’麾下兵頭‘阿輝’,負責輪防「外戍鎮」。「
「嘿嘿,公子也莫怪,我這人是大老粗,頭一次見您這麼大的貴客,難免情不自已。」
他顯得熱情,實則也是對周黎安的好奇。
那銀幣一看就不是南洋之物,質地精純,恐是來自海外。
南洋以金、銀為硬通貨,大明通寶次之;
至于沿襲朱元章的大明寶鈔,一無是處。
行走海上的人萬一見水,豈不是全毀了?更何況寶鈔那東西從宋元就已臭名昭著了。
南洋行商還能不知寶鈔是什麼成分?
所以,就算是異邦銀幣,也引得阿輝重視。
更主要的是……
異邦銀幣代表著商路航線。
這貴公子一來,張口就問大明艦隊西洋之行,雖說此時蘇門答臘周遭人盡皆知,但能準確道出大致歸期的……
來頭必不簡單。
倒地是說這些南洋華人機敏,如今已有了信息渠道的概念。
當然,兵頭阿輝大概沒想那麼多,但多听幾件奇聞,也能在酒桌上哄得大人們開心。
周黎安道︰「我姓周;」
「至于這銀幣由來,我也不知;是我家行商海外,那些大食人所給!」
「喲,大食啊,周公子還去過大食?」
「呵呵。」周黎安笑而不語。
然後就見兵頭 抽兩下嘴巴子,「哎,看我這張油嘴,就把不住門,我這大老粗,哪里能打听公子的事啊?」
這一幕,引得雪女一陣好笑。
無論是她,還是大長老,都第一次見得這種風土人情,覺得格外有趣。
周黎安又問︰「我初到此地,只提前知曉大明艦隊路過,其余事一頭霧水,你可否為我介紹一番那巨港的情況?」
「那公子可就問對人了。」
一路上,兵頭嘴皮子不停。
就先從鎮海軍梁大人說起,本是前任華人領袖梁道明的遠親外佷。
梁道明被招安歸大明後,自然就投效了「施家」。
數年前,還曾協助大明艦隊誅殺海盜陳祖義,立下功勞。
如今為施家紅人,極被施夫人看重。
而後又說起巨港宣慰司。
宣慰司常駐軍5000以上,皆為精兵強將,先鑄外城柵圍,又在內部建起重城,附以神機箭與火炮台,威懾八方。
其中兵器儲藏無數,多是數年前從陳祖義手中奪取。
更是每次下西洋行商販賣所得的儲蓄寶庫,無人敢于進犯。
眼看一處客棧門前,有幾個兵卒招手,周黎安也就開門見山了︰「我若想見見施家人,有沒有門路?」
兵頭又嘿嘿發笑,但這次就直截了當了︰「周公子,上到滿剌加(馬六甲),下到那爪哇王國,誰不想拜見宣慰使大人?」
「但想要找對門路,就不是誰都可以的了。」
「且就算找對了門,見與不見,也是老大人說的算。」
他遙遙一拱手,傲然勁就上來了。
不過下一秒,他就恢復常態︰「不瞞周公子,我在梁大人面前還是能討得幾分好的,就是怕周公子的誠意無法打動他。」
「而這誠意,還不只是錢的問題。」
周黎安笑了笑,微微頷首︰「行,我知道了,容我歇息一夜,若明日還能見到‘官爺’,我們再談。」
「哎喲喲,公子可不敢叫什麼官爺,若公子看得起,叫我阿輝就是。」
「行,那就這樣。」
周黎安又模出一把各色銀幣,塞到他手。
那兵頭也不再糾纏,張羅著將馬車引入門,又找來一個小老頭,安頓道︰「阮老五,可要招待好周公子了,若有差池,別怪我找你算賬啊。」
「哪能啊,輝爺也別走了,就是飯點,在我客棧里喝幾杯酒水嘛。」
周黎安本以為他會答應,沒想到擺手就走︰「老子沒喝過酒?」
「可別在周公子面前寒磣我,走了!周公子也好生歇息。」
一行人匆匆去了。
周黎安看那背影,覺得有趣。
等阮老五將他們引入後院,來到上房,又介紹設施,便去準備晚飯。
到院門一關,憋了許久的雪女再難隱忍︰「公子,那什麼宣慰使就這麼難見?」
「方才那兵頭到底什麼意思?一會說有門路,一會說要錢財,最後又說不是錢財的問題。」
周黎安不答,反道︰「你們三人大可梳理分析一下……」
「待均衡入世,我均衡子民,也要與他們打交道。」
「這兵頭不過是最底層的小人物,真正的大人物比他更復雜。」
「大明如是,舊土歐洲諸國亦如是。」
听得吾主下了考題,雪女稍稍安定下來,先將方才對話與大長老梳理了一遍,二人又給庫克莫翻譯起來……
不久後,飯菜送來,邊吃邊商討。
周黎安全程沒有開口,只讓他們開動腦筋。
均衡的社會屬性太單純了,就算城邦聯盟也遠不知什麼是真正的世間險惡。
此行就是為打開眼界,待回神國,拿出幾個桉例分析。
待得飯後,三人還是沒有答桉。
庫克莫雖然聰慧,但沒能接受第一手信息,也很難判斷。
最後,周黎安才揭曉謎底︰「疏通門路當然要錢財,而這只是第一道關卡。」
「看是否話能被傳達到梁大人耳邊。」
「梁大人听了,也會開價,這是第二道關。」
「至于第三道關,就是那正主施家人了。」
「施家不缺錢,準確說是不缺小錢,除非我能拿出什麼生財之道,給他們帶來金山銀山,才能得到會面的機會。」
三人一品,大致明白了。
大長老道︰「此為虛假啊。」
雪女冷笑︰「吾主想見他,是那人的榮耀!」
「嗯?」周黎安瞥去一眼。
雪女連忙變作委屈討好得模樣︰「我是說少爺……」
「嗯。」
……
與此同時。
外戍鎮兵營。
聯排平房內,多是笑罵喧嘩聲,又有賭牌的吶喊,吵雜不堪。
唯獨一間屋內,幾個兵卒吃著酒肉,相對平靜。
為首那人正是阿輝。
他沒有大名,早年跟爺爺漂泊而來,爺爺死後就在街上廝混,後來施家征兵才端上了鐵飯碗。
又因他廝混經歷,打磨的機靈,才一步步爬上兵頭的位置。
「去,把門關上。」
手下兵卒一听這話,相視一眼,便知曉老大要談正事了。
待得房門一關,就有人道——
「輝爺,那四人可是大肥羊,兩頭寶駒我都看了,絕對是上等好馬,就是比宣慰司的軍馬還健碩,目光炯炯有神……」
這話還未落下。
輝爺反手抽在他後腦勺上︰「肥你阿母個羊!」
「能大搖大擺從北邊駕馬車走到巨港的,有幾個善茬?」
「北邊亂事已平,但那些蠻子一個一個茹毛飲血,毫不講道義規矩。」
「明面上他是四人,還有老幼婢女。」
「可動動你的豬腦子想,這樣的搭配,出了鎮能走出幾里地?」
眾人听後大驚︰「鎮外還有人滯留?」
輝爺點頭又搖頭︰「肯定有,但或許又早就混入城中。」
「不過這世道誰敢惹我們宣慰司?」
「他必不可能來者不善,自尋死路,更應是拜碼頭,或討一個財路。」
眾人恍然︰「他要見施家?」
「廢話!」
「輝爺,那你可以從中賺一筆啊,你可是梁大人的義子,找梁大人牽線搭橋,必能成事。」
輝爺都懶得張口理他們了。
他們以為干爹是那麼好相與的?
每個月為什麼輪崗?就是為了斂財。
上貢數目不足,下次也別想帶隊過來了!
更別提找梁大人牽線見宣慰使了。
他覺得此事很難辦成。
可一抹懷中,掏出十好幾個銀幣,又深深皺眉︰「你們看看,這銀幣誰見過?」
眾人一擁而上,拿著銀幣驚呼。
「這是寶幣啊,質地光亮,一看就不凡。」
「前所未見,前所未見!」
「可能來自海外!」
周黎安這些銀幣,皆為馬林迪祭祀大典上所收。
各路富豪商賈都將最好的金銀奉上,哪還敢拿什麼殘次品?
這是神明貢品來的。
阿輝沉思許久,最終一拍桌子︰「娘的,富貴險中求!」
「明日你幾人隨我一起,陪周公子去巨港!」
「若真能跟貴人搭上線,或讓梁大人滿意,咱哥幾個都能升官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