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的兒子,吳國的公子恆死在郢都,還是被大火活活燒死的?」
陛台之上,慶忌緩緩的將竹簡卷起來,攥在手中,語氣不咸不淡的道。
這個時候的慶忌,實際上是極為可怕。
盡管外表看起來還是跟以前一般,不怒自威,可是熟悉慶忌的人都知道,這是慶忌即將發怒的征兆。
他是在強忍著內心的悲痛,強忍著內心的怒火!
在這個世界上,能讓慶忌真正動怒的事情並不多。
即便是孫武、伯、伍子胥這些為慶忌效命多年的股肱之臣,見到慶忌真正發怒的次數,也是寥寥無幾。
裝的不算!
「甚麼?」
听到如此噩耗的吳國群臣,都禁不住瞪大眼楮,滿臉不可思議的模樣。
吳國的嫡長子吳恆,竟然死在郢都,還是被大火燒死的?
作為楚國使者的屈固,忍不住滿頭大汗,連忙解釋道︰「吳王息怒!」
「關于恆公子之死,乃是一場誤會,一場意外,是我楚國的無心之失也。」
「恆公子庇護逃亡的申包胥、子西,因而遭到亂軍圍攻,死于非命。對此,白公深表歉意,已經將涉事者嚴懲,一律貶為奴隸,為首的將領更是被斬首。」
「吳王若是還不解氣,一干涉事者,可交由吳國處置,任憑處置!」
頓了頓,屈固又忙不迭的說道︰「吳王,我楚國願為此賠禮謝罪。」
「若吳王可以原諒這次我楚國的過失,則我楚國東面的潛邑、六邑、英氏等十座與吳國接壤的城邑,當全部割讓給吳國!」
屈固這樣言之鑿鑿的說法,其實是有所隱瞞的。
涉事的士兵並沒有受到什麼責罰,為首的將領熊宜僚還好端端的。
只不過,一旦慶忌真的過于計較,恐怕白公勝少不了要拿出幾百個士兵,來平息慶忌的怒火。
「混賬!」
慶忌還沒有說話,吳國的廷尉伯,就忍不住站了起身,指著屈固破口大罵道︰「我堂堂的吳國公子,萬金之軀,怎可枉死?」
「汝楚國的內亂,何以禍及恆公子?」
「笑話!這莫非是汝楚人,是白公勝刻意為之?」
「大王,請立即出兵討伐楚國,為恆公子復仇!」
「對!報仇雪恨!」
「不破郢都誓不還!」
孫武、伯、伍子胥等群臣幾乎每個人都站起來,聲討楚國的這種罪行,請求慶忌出兵伐楚。
原本慶忌就是想出兵伐楚的,早已做足了準備,現在公子恆之死,不是正好給了吳國一個堂堂正正的名義嗎?
吳國伐楚,出師有名!
對于吳國而言,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得到楚國的十座城邑,的確是一件美事。
但,這若是用公子恆的死,一個八九歲大的孩子的死換來的,血氣方剛的吳人,如何能忍受?
再者說,吳國的胃口很大,區區十座城邑,還滿足不了吳國的胃口!
見到吳國的公卿大夫,都是這種義憤填膺,恨不能生吃了自己的模樣,屈固被得肝膽俱裂,臉色一陣慘白。
「吳王,冤冤相報何時了?此番恆公子之死,著實非我楚國所願也,為吳楚兩國之好,請吳王三思,切莫因小失大……」
屈固朝著陛台之上的慶忌一個勁兒的磕頭道。
聞言,慶忌的臉上無喜無悲,只是將手中幾乎要捏碎的竹簡,放到御案上,然後緩聲道︰「吾兒的遺體何在?」
「回稟大王,恆公子的遺體已被裝斂,正在送往金陵的途中,再有數日便到。」
屈固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他這一次是夜以繼日的趕路,走陸路,又轉水路,都跑死了兩匹馬,實在是不便于帶上吳恆的遺體。
「寡人知道了。屈固,汝先退下。」
「諾。吳王,外臣告退!」
看到慶忌放了自己一馬,屈固頓時如蒙大赦,再次行禮之後,便忙不迭的離開奉天殿。
群臣都紛紛勸諫,請求慶忌出兵伐楚,但,慶忌並沒有做出回應。
「出兵伐楚之事,暫且擱置不談。」
慶忌眯著眼楮道︰「二三子,汝等在奉天殿,有一個算一個,不許將吳恆的死訊傳揚出去,尤其是……」
「不可讓王後知曉!」
「諾。」
慶忌還是擔心王後季接受不了這種打擊。
吳恆是慶忌與季蔻所生的兒子,當年吳恆入質于楚國,還是季蔻主動請纓。
現在吳恆竟然慘死于郢都,試問季蔻如何能承受?
慶忌得知這個事情的時候,都忍不住精神恍惚,有一種頭痛欲裂的感覺。
更何況是愛子心切的季蔻?
固然,慶忌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名正言順的出兵伐楚。
但是在慶忌看來,現在時機還沒有成熟。
雖然吳國的大軍早已經枕戈待旦,時刻準備著討伐楚國,蔡、徐、鐘吾等吳國的幾個附庸國的兵馬,也跟著聚集于金陵。
只不過,對于吳國而言,最合適的時機還沒有到!
正所謂兄弟閭于牆,外御其侮!
這種時候吳國率領聯軍伐楚,可能會讓楚人真的放下芥蒂,暫時聯手對抗勞師遠征的吳軍。
這不是慶忌願意看到的。
所以,在慶忌看來,吳國最合適出兵伐楚的時機,是在完全陷于內戰的時候。
也就是等著沈諸梁等楚國封君集結起來,跟犯上作亂的白公勝進行大戰的時候,吳軍才能最大限度的取得驕人的戰績。
對于兒子吳恆的死,慶忌內心也很悲痛。
但,他必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能讓自己完全喪失理智。
因為小不忍則亂大謀!
必要的隱忍,對于慶忌這種君王而言,有時候很是關鍵。
一國之君不同于普通人。
普通人知道自己的兒子被他人殺死,還死得很慘,可能會沖冠一怒,讓仇家血濺五步。
但是,慶忌卻必須要克制自己的這種沖動。
楚國不同于那些小國,吳國要麼不打,要打就一定要一棍子打死,最差也要將楚國打得半死不活!
這一次的白公勝之亂,對于吳國而言,就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要是慶忌沒有把握住,錯過了這次的時機,只怕日後吳國再想找到這種機會,沒有那般容易!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