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坤只是隨口一問,並沒打算紫雲回應,畢竟這琵琶精對他甚為冷淡,與他說過的話也不多。
但紫雲卻認真回答,「我本體乃是玉石琵琶,是軒轅黃帝所制,若不是被少昊討了去,怕是要陪葬于軒轅墳中。」
「此後我輾轉多位人王之手,誕生些許靈性。從帝嚳傳至後稷時,蒙昧中忽知我為何物,驚慌茫然,幸好遇到了石磯娘娘。」
原來是軒轅黃帝所制的玉石琵琶,經過多代人王,難怪金戈鐵馬殺伐之意如此濃烈。
听得「蒙昧中忽知我之為我,驚慌茫然」之語,喬坤一時竟覺得悲傷難言,其中悲苦,非個中人真難以體會。
紫雲不知喬坤所想,只說︰「石磯娘娘將我從後稷手中討去,教我修行,助我化形,收我為徒,為我取名紫雲童子。」
莫名喬坤想到石磯的童子,彩雲童子,如此想來取名紫雲童子確實是石磯的一貫風格。也不知道有沒有紅雲、黃雲童子什麼的?
明明是玉石琵琶,碧綠與白色相間,為何不叫碧雲?
但他轉念又想,碧雲童子已被哪吒一箭射死了。
他不由唏噓,又一次感覺哪吒當日真的錯了,那碧雲童子多半也未害過生靈,一箭被射死,何其無辜?
幫哪吒復活的正是自己,一時之間,他反倒覺得對眼前這位琵琶精,對石磯、小五又有虧欠。
喬坤將這些心思壓下,只說道︰「石磯娘娘的彩雲仙童,我也是相熟的。」
其實只見過幾次面,但彩雲童子一直感念他的救命之恩,對他十分熱情,也算是相熟吧。
听到喬坤談論彩雲童子,紫雲點頭,「若非從小五娘娘口中得知,是你救了我弟弟,我怎麼會與你說這麼許多?」
「原來彩雲仙童是你的弟弟?」喬坤吃驚,石磯說的彩雲童子的姐姐竟然是她。只是玉石琵琶又怎麼會有弟弟?
玉石成就的精靈都是吸收天地靈氣,集日月精華,怎麼可能有血脈上的聯系?
紫雲沒有解釋,喬坤也沒再糾結,或許是干姐弟也不一定。「既然你是石磯娘娘門下,為何不在白骨洞中修行,又來此處,與姬昌大人在一起?」
一人一妖,住在一起,十分可疑。
「我一直在白骨洞修行的,但九年前,石磯娘娘與我說,仙道逢一千五百年殺劫。她有命劫要過,無力庇護于我,而我有後稷因果未還,須得入世走過一遭,才得更進一步。」
「命劫是什麼?」喬坤有很多疑問,比如後稷因果什麼的,但他最關心的卻是石磯命劫一事,因為听到此處,他心有所感。
他心里止不住盤算,九年前他正在五夷山修煉,生活很普通,石磯的命劫和他應該沒有關系。但是直覺與感應卻告訴他,這和他有關。
紫雲抬頭望了他一眼,似乎是奇怪他為什麼問這些,但最後還是回道︰「娘娘與我提起過,此劫與她道心相關,乃是命中注定,無可避讓,無法抵擋,需得等一人,討一句話,方有一線生機。」
听到這話,喬坤只覺心跳都停頓了一分,他暗自調整,若不在意,「怎麼會有這樣的劫數?實在是奇怪。」
「這不奇怪。」紫雲十分認真,「既然關系道心,那怎麼樣都不奇怪。」
「是嗎?」喬坤心說,如此說也對。
他想起了《封神演義》原著中的王叔比干。
比干被狐狸精妲己陷害,失了七竅玲瓏心,人卻不死。
他路遇一婦人大叫賣無心菜,便去問,菜無心可活,人若是無心又如何?
婦人回答說,人若無心即死!比干當即便一命嗚呼。
與其說是那婦人害死比干,其實是比干認為自己該死了,這和修道之人道心崩潰是一個道理。
喬坤忍不住想起當日被困九龍神火罩中時,石磯對他,「若你說是我做錯了,那便讓這九龍神火將我煉了,魂飛魄散,若你說我沒錯,我便掀翻這九龍神火罩」。
其神色悲苦,顯然並不是開玩笑。而他告訴石磯一句話,「此事確實是太乙真人做得差了」。
于是石磯功力大進,多了一個小五分身,又斬開九龍神火罩,鎮壓太乙真人。
當日石磯過的便是這命劫?
石磯等的人是他?討的只是那一句話嗎?若她說了別的言語,便要道心崩潰?
可這毫無道理?
若不如此,石磯又為何要送他「神魔白骨法」、「地二煉火真訣」和「袖里乾坤符」這些珍貴的事物,又說他不欠因果呢?
紫雲繼續說︰「娘娘說能有這一線生機,已然不差。那人和她命數相連,冥冥中自有感應,離得近了,定然會出現在她面前。」
為什麼會這樣?他和石磯竟命數相連?
莫非他當日去上門賠罪,石磯將他收入「袖里乾坤符」中,其實都是注定的嗎?
難道他早就在一眾仙人的算計中?在石磯的算計之中?
可是這怎麼可能?封神中就不該有個他!
「一年前小五娘娘到此,顯然是石磯娘娘功行大進,想來那命劫已經過去。」紫雲說著,許是注意到喬坤神色,又問︰「你怎麼了?」
「沒事。」喬坤隨口應了一句,又偏轉話題,「你離開白骨洞為何找到姬昌大人?」
他現在越發相信石磯等的那個人就是他。
只是命究竟是什麼?命劫又是什麼?
他本不屬于這個世界,怎麼又是注定的呢?
紫雲繼續道︰「我下山尋後稷子孫,多方打探,方知其子孫正掌西岐,于是便在西岐住下,後來西伯侯被囚羑里,我便一直在此照料他。」
喬坤暫時將命劫放下,「為何大王要囚禁姬昌大人?」
紫雲只是搖頭︰「我也不知,只知道那日東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皆身死,而侯爺雖逃得性命,卻也被廢去一身修為,被囚羑里。」
「姬昌大人原也有修為的嗎?」喬坤問些其他事情來分散自己注意力。
「有的,侯爺原來武道修為很高。」紫雲想了想,很認真地用雙手比劃,「大概比你還強了這麼一大截。」
看著紫雲兩手比出大約一尺的長度,喬坤心下有些無奈,就算紫雲很用心地比劃,他也沒法看出來這是多少。
不過既然姬昌比他武道修為強,那應該也是武道傳說。
很有可能東、西、南、北四伯侯都是武道傳說。
當日四大伯侯大戰帝辛嗎?他腦補了些決戰紫禁之巔的畫面。
紫雲道︰「侯爺素有賢名,被解押到羑里之時,羑里百姓父老,牽羊擔酒,擁道相迎。」
「侯爺到此便大興教化,指導他們務農養蠶,拿些收成與看守的兵卒交換些事物。百姓過得雖苦了點,但總還能過下去。要知道他們以前……」紫雲說著羑里百姓的苦處。
喬坤心說,都有羊和酒,又能差到哪里去?
但听著紫雲介紹羑里百姓以前雖終日勞作,但仍食不果月復,衣不蔽體,尤其互相壓榨,各不相往來,致使老無所養,幼無所教,貧無所依,難無所助。
而姬昌卻在此地建了威信,立了規矩,一點點改變這一切,使得此地百姓活得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