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下午,李密便打扮成一個算命的術士,潛入黎陽倉內。
黎陽倉雖然名為倉,但其實是一座城,只是城中多是倉庫。黎陽倉算是一個防御重地,但這兩年管理也有些松弛。雖然城中的居民多是軍屬、匠戶,但算命的術士花點小錢也是能進入的。
李密一路來到元務本的府邸,便敲開了府門,言自己是前慈州記室元務光的舊友,求見元務本。
元務本有些吃驚,他雖與元務光同族,但元務光死了七八年了,怎麼還會有他的朋友求見。
雖然疑惑,不過元務本還是接見了對方。
元務本見到李密,大吃一驚。
同為關隴世家出身,他本人是認識李密的,因此有些吃驚地問道︰「玄邃,你不是在長安讀書,如何到此。且既為舊友,何必故意藏匿身份?」
李密「哈哈」大笑道︰「道生(元務本字,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兄,小弟已經出仕,在楚公麾下擔任兵曹參軍事,隨楚公在督糧黎陽。今日非是小弟藏頭露尾,只是來到這黎陽倉,見到了上官政,突然想到了負石(元務光字)兄,遂來拜訪一下道生兄。今日李密想問,道生兄還記得昔日元氏之辱。」
听到李密的話,元務本的臉色立刻難看起來。李密所說的便是昔日上官政為慈州刺史,在楊諒謀反,派遣大將綦良攻略慈州時,上官政一日到了元務光的家中,見到元務光的母親盧氏貌美,竟不顧倫常,悅而逼之。盧氏以死自誓。上官政為人凶悍,見此怒甚,竟以燭燒其身。此事雖然過去了十多年,但因為楊廣的偏袒,一直沒有還盧氏一個公道。而元氏家族也素來以其恥。
元務本听後不悅地說道︰「玄邃是來消遣我的嗎?」
李密笑道︰「道生兄莫惱,李密此來,非是消遣道生兄,實為救道生兄的。負石兄之事,道生兄沒忘,可他上官政也沒有忘,他不僅沒有忘,因為道生兄與負石兄的關系,他還想斬草除根。」
元務本一驚。
李密拿出一封信來,交給元務本。元務本打開一看,竟然是上官政寫給楊玄感的,上面寫道上官政請求楊玄感出面求黎陽倉剿匪,上官政則趁機派元務本出征,使其坑陷于賊手。
這時元務本突然想起白日里,上官政突然抱怨外面匪患眾多,已經到了不得不剿滅的地步。
元務本不由得便相信了。
元務本看著李密,便問道︰「既是上官政委托楚公來除掉我,那玄邃如何來見我,難道不怕楚公怪罪?」
李密說道︰「道生兄,我正是受楚公的委托前來見你,就是要救你一命。上官政心思歹毒,但楚公卻不願看到你這個英雄豪杰喪命于小人之手。」
元務本看著李密也不說話。
李密不由得輕笑一聲說道︰「道生兄,我也不瞞你,河北的匪患已經嚴重影響到漕運了,聖人幾次派人催促,對楚公甚是責備。可楚公也沒有辦法,他雖然身負督糧重任,但手上無兵,只得請求上官政派兵護糧。但上官政這個老家伙卻倚老賣老,整日里裝腔作勢,抓著兵權不放,面對楚公數次請求,一味敷衍,就是不出兵。對此楚公很不高興。
說句不好听的,糧食輸送不及時,影響了遼東軍事,天子怪罪的是楚公。天子的脾氣你也是知道的,上官政這是想讓楚公死啊。」
元務本眼前一亮,卻是相信了李密的說法,立刻問道︰「楚公要我做什麼?」
李密說道︰「楚公想奪了上官政的兵權,自己點兵護糧。」
元務本有些猶豫,問道︰「上官政畢竟是天子委任的一軍之主,若是奪其軍,天子那里怎麼辦?」
李密笑道︰「旁人自不可,但楚公卻不是旁人。只要保障了遼東糧食的運送,你覺得天子會因為此等小事而怪罪楚公。再說若是上官政死了,又死無對證,誰又知道是我們奪了其軍呢?我們可以推說其是在剿匪中冒進被殺的。若是上官政奸計得逞,他不是也想這麼解釋道生兄的死嘛。」
元務本聞之大喜,若是除掉了上官政,又能搭上楊玄感,豈不是兩全其美之事。因此元務本遂為李密所蠱惑,便同意了此事。
元務本覺得自己兵力單薄,未必能夠撼動上官政,便又聯絡好友虎牙郎將趙俊用與他一同對付上官政。
趙俊用之前一直對黎陽倉監的位置虎視眈眈,沒想到上官政從天而降,搶了他的位置。因此趙俊用素來是對上官政憤恨不已。今日元務本邀其出兵,他立刻一拍即合。
當日晚上,趙俊用邀請上官政心月復赴宴,宴席之上突然動手,將上官政的心月復將領全部殺死。然後趙俊用率領本部官兵圍上官政的府邸,又打開城門,放楊玄感入城。城中之兵毫無防備,立刻便被拿下。
此時上官政正在宅子里和姬妾玩樂,听到城中兵變,吃了一驚,趕緊調集兵馬出戰。他剛出大門口,正好遇到元務本。
元務本趕緊上報趙俊用突然造反,他是來倉監府護駕的。上官政滿是吃驚,也沒顧得上辨別真偽,便命元務本和他一起平亂。
上官政騎在馬上,身邊只有一眾親衛,他急往軍營而去。
此時元務本跟在其後,眼看上官政松懈了防備,突然命身後的弓箭手出手,射死了上官政。
上官政的一眾親衛此時也沒有來得及反應,便見上官政已經落馬倒斃。
這時李密手持偽造的聖旨,向眾人高呼「上官政謀反,天子命楚公誅殺上官政」。此時上官政身死,其一眾親信群龍無首,只得選擇放下兵器,向李密投降。
而此時元務本卻不放過這些人,他不僅下馬親自砍掉了上官政的腦袋,還立刻命部下將一眾人殺死。
在趙俊用和元務本二人的配合下,黎陽倉完好無損地落到了楊玄感的手中。
楊玄感帶著軍隊進入黎陽倉,然後接手了黎陽倉內的上萬大軍。楊玄感又清洗其軍,分別交給其弟楊玄挺、楊積善等人統領。
至此,楊玄感有了一支真正的可戰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