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平定荊南(上)

荊襄之役的主戰場在大江以北,以長林、江陵、漢陽等地為主,但這並不意味著荊南地區的爭奪便不激烈。在黃維揚逆江而上,攻打江夏諸郡的同時,大將歐彥也率軍從江州出發,攻打荊南地區。

甚至因為地理位置原因,歐彥還比黃維揚出發的早。

此時的荊南地區,也就是後世的湖南,尚未進行大規模的開發,極其偏僻荒涼。荊南、荊北,簡直是兩個世界。整個荊南九郡,三十九個縣,全部在籍人口加起來不過五萬多戶,不到竟陵、南郡一郡之人口。

這還只是大業五年的數據,現在人口更少。

當然實際人口或許會翻一倍不止,但這些人要麼屬于隱戶,被豪強大族所控制,要麼就是蠻民,並不受官府管理。

人少、地少,產出的糧食就少。

這也是為什麼董景珍堂堂一個大司馬,控制著大半個荊南但手中卻只有兩萬人馬。

李琛有董景珍背書,很順利地便進入長沙。而他入長沙之後,一直試圖招募新兵,分領各州,但根本做不到。

諸州只是名義上歸附大唐,甚至之前也是名義上跟隨董景珍,李琛別說派遣官吏,實際上連各州地盤都進不去。

各州、各縣和底下的豪強大族勾結,幾乎每一州、每一縣甚至到每一鄉里都成了獨立王國。

李琛各種封官許願,威逼利誘,最後也只控制了長沙和益陽二縣。長沙是荊南的中心城市,而益陽則是唐軍的歸途。

這兩地,他不得不控制。

李琛因為兵力不足,而各州縣又陽奉陰違,雖然名義投降,但根本不出力,便決心來一場武裝游行,從各州之中生搶兵權。

李琛計劃從潭州(長沙郡)往南,沿著衡州(衡山郡)、郴州(桂陽郡)、道州、永州(零陵郡)到邵州(邵陽)再返回潭州,每到一州,收攏兵權,掌控府庫和稅賦,該提拔的提拔,該換人的換人,利用軍隊的威懾力,火速掌握荊南六州。

等掌控了南六州,有了足夠的實力,便可騰出手來,再掌控西面諸州。

李琛的計劃倒是不錯。

畢竟豪強大族雖然有實力的,但就是牆頭草、紙老虎,看似張牙舞爪,實際膽子小的很。李琛這麼威懾一圈,還真可能將軍隊從這些人手中奪過來。

但歐彥卻沒給他時間。

歐彥從豫章出發,一路西進,幾乎毫無阻礙地到達了潭州。

歐彥所部包括神策衛六十一軍、六十二軍和江州郡兵,約有兩萬人馬,走宜春道,經萍鄉到達醴陵舊城。

醴陵為湘東要沖,西通宜春至江西,乃長沙郡之門戶。其縣雖在大業三年被廢除,但故城猶在。

歐彥西進之時,李琛的主要目標都放在了南面的衡州,並未對這個已經被降級的小城有過多的注意。

歐彥所部乃一路橫沖直撞,在唐軍反應過來之前,直逼長沙城下。

李琛南下荊南帶了六千唐軍。一千屯于益陽,他南下衡州又帶了三千,留在長沙郡的只有兩千唐軍。至于梁軍降兵倒是不少,有八千之多。

留守長沙城的唐軍大將乃是賀若懷廣,雖然是李琛的副手,但實際上他才是這支部隊的真正指揮者。

賀若懷廣,也叫賀若懷廓,乃是賀若弼的兒子。賀若弼被楊廣所殺,世子賀若懷亮也一同被賜死。而賀若懷廣則被免職,一直到李淵造反,才得以出仕。因此賀若懷廣對李家忠心耿耿,對大隋,則是恨之入骨了。

不過倒也正常,畢竟這天下恨大隋的不知道有多少。

歐彥很清楚,長沙乃荊南堅城,雄峙數百年,若要強攻,絕非短時間可以攻破。而且一旦與唐軍陷入城防拉鋸戰,很難說荊南的那些豪強大族不會插手其中。

所以要想速勝,非得將唐軍誘出長沙城不可。

不過要引唐軍來攻,並不容易。畢竟無論是李琛還是賀若懷廣,都不是傻子,怎麼可能放著堅城不守來和你野戰。

而且唐軍數量並不比隋軍多,以賀若懷廣這種穩妥的老將,百分之百跟你拼消耗。

正無計可施時,歐彥通過長沙城里的探子得知李琛和賀若懷廣分兵的消息,心中大喜。

隋軍最不怕的就是敵軍分兵,越是分兵便意味著空檔越多,越方便打運動戰。于是歐彥便心生一計,讓人作出攻打長沙的樣子,大張旗鼓地往長沙城進發。沿途弄得雞飛狗跳,一定要讓唐軍以為隋軍是傾巢而動。

歐彥雖是豐州系老將,但自大業初年便到了江南, 並未參與太多的北方戰爭,最後的大規模野戰經驗甚至要追溯到北伐。至于兩次江南平亂,則是對手戰力太弱,跟唐軍精銳沒法比。

所以歐彥選擇了最穩妥的,圍點打援的辦法。他手中兵多,又有一支騎兵,在城外戰場,無論是拼消耗還是拼戰斗力,都不懼唐軍。

果然歐彥一到,屯守長沙的賀若懷廣大為吃驚,立刻布置長沙城的防御,同時派人通知李琛,緊急回援長沙。長沙雖有兵萬人,但賀若懷廣相信的還是他那兩千老兵。而指望這兩千老兵,可不一定能守太久。

不得不說,當初李世民計劃吞並荊襄,將兩方實力合二為一,實在是有些一廂情願,最重要的便是他遺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南北對立數百年的情況下,相互根本看不上眼。這種情況下,即使雙方是友軍,不相互拆台都是好的,而讓雙方通力合作,根本不可能。

而且因為時代的原因,這個時期的南兵戰斗力確實不強。

畢竟自南陳覆滅之後,南方的軍事體系完全破碎,無論是軍官還是骨干力量多是北人,且各種大戰又沒有南人的事,數十年不經一戰,戰力能不差嗎?

現在李唐吞並蕭梁,對南兵不信任,又不敢用;而南兵也防著北兵將他們當作炮灰,根本不下力。

實際上南兵對于唐軍,有時候已經成了包袱,江陵之戰就是個典型。

這使得整個唐軍的戰力,反倒不如沒吞並梁軍之前,雙方合作時期的戰斗力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