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若懷廣往南去了,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離開沒多久,一支唐軍狼狽地逃回了長沙,直言是李琛敗兵,拼命才突出重圍。
此時因為賀若懷廣帶唐軍主力救援,各處守軍都換成梁軍降兵。
這些梁軍降兵可不敢得罪唐軍老爺。雖然心中暗喜,但也不敢不給他們打開城門。
而在城門打開的那一瞬,在敗兵之中的張冠之忽然張弓搭箭,射死降兵領頭的將領,高呼著「殺賊」,沖入長沙城去。
隋軍負責長沙方向的是六十二軍的陳景宗。原本按照計劃,陳景宗部只需要將賀若懷廣誘出,然後尾追其後,和主力合擊其軍便可。
不過陳景宗眼看城中守軍不多,突發奇想,派張冠之奇襲長沙,沒想到竟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眼看隋軍入城,一眾梁軍降兵毫不抵抗,在大將楊君茂的帶領下,盡向隋軍投降。
素來受賀若懷廣輕視的楊君茂,這一次終于讓賀若懷廣的傲慢無禮付出了代價。若是賀若懷廣知曉,不知道會不會後悔自己當初的惡劣態度。
梁軍降兵這些日子受夠了唐軍的氣,很多人不僅投降,還拿起武器向唐軍殺去,有仇的報仇,有怨的報怨。
城中唐軍不過五百人,在內外夾攻下,很快覆滅。
而此時賀若懷廣尚不知道長沙城的情況,或者根本顧不上長沙城的安危了,他本人在離著長沙城不到四十里的昭山徑遭遇到隋軍的伏擊。
昭山徑這個地方,左側為銅錢坡,右側是昭山,中間一道窄路,而再往西是湘水,山河嶺道,擺的滿滿當當的,可謂是緊鑼密鼓之地。
歐彥將江州郡兵的主力放在了此處。
賀若懷廣急著救援李琛,哪顧得上管周圍的環境,于是進入此地,立刻被四面夾擊。
等到賀若懷廣發現遭遇埋伏,急往後撤,根本來不及。
此時陳景宗也率領六十二軍從後趕到,從北向南發起猛攻。
昭山徑北面是條小河,河上有橋,可通人。陳景宗提前在此埋伏了一營,早在賀若懷廣過去之後,便斷了此橋。
一道不寬的小河,就此成了唐軍不可逾越的天塹。
在隋軍的猛烈攻擊下,當日下午,唐軍全軍覆沒,賀若懷廣亦死于亂軍之中。
既破賀若懷廣,隋軍也不停歇,陳景宗即率六十二軍主力北上趕往長沙城。光張冠之一營,可沒有威懾這麼多降兵。
而歐彥則再次反身南下,向李琛發起最後的攻擊。
隋軍連續進行,數日之間,急行數百里,也就是江南的山民,練就了一副鐵腳板,換了別的部隊,還真不行。
歐彥返回六十一軍大營,此時李琛已經構築好工事,滿懷信心地等著賀若懷廣的救援。
歐彥當然不會去撞李琛的大營,雖然在他看來,那大營雖不堪一擊,但他是不會去付出那些無謂的傷亡。
為了擾亂唐軍的軍心,歐彥便讓人將賀若懷廣的腦袋送給了李琛。
賀若懷廣的腦袋如在三九天再給人頭上倒一盆冰水一般,直澆的人透心涼。李琛看著這腦袋,啞然失語,久久不能平靜。
賀若懷廣身死,長沙的情況,也就不用多想了。
沒了援軍,李琛再不敢留在此地堅守,他本就糧食不多,再守下去就得活活餓死。
正面突圍是不可能的,于是李琛決定泅渡湘水。
可李琛很快發現,在湘水的西岸,有大隊的隋軍騎兵出現。
很明顯這些騎兵就是阻止唐軍渡河的。
李琛立刻放棄了泅渡的想法,若是唐軍在泅渡過程中為隋軍包圍,其後果難以預料。
打,打不過;逃,逃不走。
李琛有些絕望了。
就在這時斥候來報,雖然東面是群山,但在東南群山和湘水緊挨之處,有一地叫栗才坡,地形狹窄,道路難行,但卻能通行,還沒有防御。
李琛大喜,在他看來,他不了解荊南地形,這北隋軍也是北人,自當是不會了解。再說這群山之地,有條小路,也是自然之理。
于是李琛下令半夜悄悄向東突圍,先跳出北隋軍的包圍圈,再作決定。
果然到了夜里,唐軍拔營,而對面的隋軍似乎並未發現,靜等著他們一路往東而去。
眼看到了栗才坡,始終沒有遇到隋軍,李琛的心稍稍放寬不少。只待過了此地,唐軍便能繞至隋軍身後,進入東面的群山月兌圍了。
不過著栗才坡真不好走,說是一個坡,就是山邊一塊窄地,並排走不了兩輛車。左側是險峻的山嶺,右側的湘水不斷地沖刷堤岸,堪稱絕壁之途。
李琛帶著唐軍緩緩走過此地。因為道路狹窄,這隊伍也被迫拉的極長。
三更半夜,不見星火,夜死寂的嚇人。
李琛在前面走過栗才坡,這時前面探路的斥候來報,前方有傾倒的大樹攔路。李琛一愣,下午時斥候跟他回報還是坦途,沒有什麼大樹啊?
李琛忙來到前面,果然發現道上隨意橫著幾棵大樹,將路攔住。
李琛顧不得思考其他,立刻讓人將樹挪開。
這時眾人發現最下面的一棵樹上刻著幾個字,只是天色昏暗,完全看不清寫的什麼。
李琛更是狐疑,也顧不得暴露,立刻讓人點了火折子查看。雖然火折子是微弱的孤光,可在深沉的夜里,卻那麼耀眼。
這時李琛借著光亮,終于看清了樹上的字。
「李琛死于此地!」
「啊!」
李琛剛才便覺得不對勁,總覺著此景好像是見過,卻又想不起來。看到這幾個字,他終于明白,今日之情景跟史書上馬陵之戰中龐涓中計的樣子一模一樣啊。
一樣的狹窄之道,一樣的攔路之樹,一樣的刻字。
李琛立刻就明白,隋軍早有埋伏,因此再也顧不得隱藏,立刻高聲下令撤退。
就在這時,山上忽然燈火通明,而在唐軍的前方,也突然有一束光亮,直對準了他們。
這時山頂巨石如雨,前面的箭矢如蝗,盡向唐軍襲來。
而站在最前面的李琛,立刻倒在了這場箭雨之中。
‧‧‧‧
此戰,李唐宗室,荊南軍統帥李琛陣亡,荊南軍主力,全軍覆沒。